- 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 共739题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
【实验探究】
(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SO2↑+2H2O,其中浓H2 S04所起的作用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有0.2mol碳的完全反应,则消耗H2S04的质量是 g,标况下产生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
(2)A装置中品红溶液颜色 (填“褪色”或“不褪色”),证明含有 气体。
(3)实验过程中,装置C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讨论】
(4)有同学对B装置能否除尽SO2气体有疑义。你认为应该在B、C装置之间连接右图中 装置,以确认SO2是否除尽。
【联系实际】
(5)煤和石油的燃烧过程中都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二氧化硫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_____,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_______。(每空格只填一个选项)
A.酸雨 B.破坏臭氧层 C.温室效应
正确答案
(14分)
(1)氧化剂(1分) 39.2 (2分) 8.96(2分)
(2)褪色(1分) SO2(或二氧化硫)(2分)
(3)石灰水变浑浊(2分)
(4)a (2分)
(5)A C (每空1分,共2分)
试题分析:(1)浓H2 SO4中硫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0.2mol碳的完全反应,则消耗H2S04的质量是0.4mol×98g/mol=39.2g;标况下产生SO2的体积为0.4mol×22.4L/mol=8.96 L,答案:氧化剂(1分) 39.2 (2分) 8.96(2分)
(2)A装置中品红溶液颜色褪色,说明有SO2中生成。答案:褪色(1分), SO2(或二氧化硫)(2分)
(3)B将SO2除去后,装置C将观察到的现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答案:石灰水变浑浊(2分)
(4)应该在B、C装置之间连接a装置,用来证明SO2已经除尽,答案:a (2分)
(5)SO2主要是形成酸雨,CO2主要是形成温室效应,答案:A C (每空1分,共2分)
(11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Na2O2与SO2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2)部分同学依据和
的反应,用类比的方法推理
与
反应的固体产物为__________。另一部分同学依据
的强还原性和
的强氧化性,猜想产物中含有
。为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存在
,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判断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
(3)向溶液中缓慢通入
气体,请分析通入
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溶质组成的关系,填写下表空格。
请在下图中画出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随缓慢通入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作图时请在起点、拐点和终点注明坐标)
正确答案
(1)干燥(1分)
(2)(1分);不合理(1分),
可将
氧化为
或过量的
可将
氧化为
(1分)
(3)和
(2分);(0.5,1.0)(2分)
(1)由于SO2中含有水蒸气,而水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所以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SO2。
(2)过氧化钠和CO2的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氧气,据此类推SO2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固体生成物应该是Na2SO3。由于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BaSO3氧化生成BaSO4,其次过量的过氧化钠也能把Na2SO3氧化生成Na2SO4,因此是不合理的。
(3)氢氧化钠和SO2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NaOH+SO2=NaHSO3。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如果S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溶液中的溶质就是NaOH和Na2SO3;如果SO2恰好是0.5mol,则溶质只有Na2SO3;如果SO2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而小于1.0mol,则溶质是Na2SO3和NaHSO3;如果SO2恰好是1mol,则溶质只有NaHSO3。由于氢氧化钠和SO2都是1mol,所以氢氧化钠是40g,最多生成亚硫酸钠是63g,亚磷酸氢钠是104g,图像见答案。
由下列仪器组成的一套制取SO2并验证它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图中铁架台、铁夹等省略,装置③中E管气体向上流出)②④⑤装置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以下物质中选用:氯水、浓H2SO4、溴水、硝酸、品红溶液、烧碱溶液、石灰水。
试回答:
(1)连接仪器时,导气管连接顺序从左到右J接_____、_____接_____、H接D、______接I、______接______。
(2)装置②用以检验SO2的还原性,所盛试剂最好是______,装置④中所盛试剂最好是______,装置⑤中所盛试剂最好是_______,目的是
(3)仪器连接好后,怎样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简述操作要点 。
(4)书写①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书写③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C、 B、 G、 E、 F、 A (2分)
(2)溴水(1分) 品红(1分) 氢氧化钠(1分) 吸收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尾气,避免污染空气(1分)
(3)关闭活塞K,向长颈漏斗中加水,直到长颈漏斗中液面高度高于试管中液面高度,若过一段时间水柱不下降,就证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1分)
(4)FeS+H2SO4=H2S↑+FeSO4 SO2+2H2S=3S↓+2H2O
试题分析:(1)由题目中所给部分接口顺序知⑥为二氧化硫发生装置,所以装置顺序为⑥②④③①⑤,接口顺序为J接C、B接G、H接D、E接I、F接A,
(2)装置②用以检验SO2的还原性,所盛试剂最好是溴水,所以装置④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漂泊性,所盛试剂为品红,装置⑤用来进行尾气吸收,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尾气,避免污染空气
(3)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利用“液封”的原理。关闭活塞K,向长颈漏斗中加水,直到长颈漏斗中液面高度高于试管中液面高度,若过一段时间水柱不下降,就证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
(4)①装置用来产生硫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
③装置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1)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黄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业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 (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 。
②为使硫黄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 。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计),该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_。
③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 (可多选)。
A.耗氧量减少
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
C.产生的废气减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2)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 (可多选)。
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
(3)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①热交换器 使浓H2SO4与SO3充分接触
②6∶5 0.41% 用氨水吸收 ③A
(2)BCD
(3)SO2+CaO=CaSO3 2CaSO3+O2=2CaSO4
(1)①热交换器可促进热量的充分利用;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吸收效率。②燃烧室中的反应为S+O2SO2,假设SO2的体积为x,则流量计1中通入氧气的体积为1.5x,接触室中的反应为2SO2+O2
2SO3,则流量计2中通入氧气的体积为1.25x;流量计1中通入空气的体积为7.5x,流量计2中通入空气的体积为6.25x,故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7.5x∶6.25x=6∶5。燃烧室剩余空气6.5x,接触室剩余空气6.25x-
x=5.775x,剩余SO2 0.05x,故b管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0.41%;SO2可以用碱液(如氨水)吸收。③硫铁矿中铁的氧化需要消耗O2,A项正确;原料选择与SO2的转化率无关,B项错误;用硫铁矿为原料产生的废渣较多,但废气量相同,C项错误;用SO2制取SO3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催化剂,D项错误。(2)橡胶硫化所用到的为单质硫,A项错误;烷基苯磺酸钠中含有磺酸基,制取过程中需要发生磺化反应,B项正确;铅蓄电池中需要用到硫酸和硫酸铅,C项正确;过磷酸钙的制取过程中需要浓硫酸和磷矿石,D项正确。(3)SO2为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性氧化物CaO反应生成CaSO3,而CaSO3易被氧化为CaSO4。
(16分)面粉增白剂主要包括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和过氧化钙两种物质。其中过氧化钙(CaO2)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常用于种子消毒、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鱼池增氧等,还可以作为高温氧化剂。已知:过氧化钙与CO2反应有气体生成,而将SO2通入过氧化钙粉末中也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CO2、SO2与过氧化钙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
实验一: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下:
(1)试剂A可以选用________,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__。
(2)装置E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请在方框中画出装置图。
(3)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钙质量增加了m1 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 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SO2未被氧化、部分被氧化、完全被氧化的V——m1关系式。
未被氧化:____________,部分被氧化:____________,
完全被氧化:____________。
若SO2完全被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
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只有________,证明SO2未被氧化;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________,证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4)设计实验,证明假设3是正确的,简要回答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5)实验过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浓硫酸 吸收未反应的SO2 (各一分)
(2)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3)V=7m1/30 0<V<7m1/30 V=0 CaO2+SO2===CaSO4(5分)
假设1:Na2SO3 假设2:Na2SO4 假设3:固体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证明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3分)
(4)取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少量水溶解,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原固体中既有亚硫酸钠也有硫酸钠,即Na2O2将SO2部分氧化(2分)
(5)若CaO2有剩余,固体加水溶解时,过氧化钠能将SO32-氧化成SO,检验出SO时不能说明其是过氧化钠与SO2反应生成的(2分)
(1)根据装置可知,A是制取SO2的。但由于生成的SO2中含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钙反应,所以装置B中的试剂应该是浓硫酸,用来干燥SO2;由于SO2和过氧化钙的反应中,SO2是过量的,所以为了防止SO2对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干扰,则装置D中应该盛放碱石灰,用来吸收未反应的SO2。
(2)由于氧气难溶于水,所以应该用排水法来测量氧气的体积,因此装置图是(见答案)。
(3)如果SO2没有被氧化,则反应式是2CaO2+2SO2=2CaSO3+O2,所以生成的氧气体积是V=;如果是完全被氧化,则生成气体是0,即反应的方程式为CaO2+SO2===CaSO4;因此如果是部分被氧化,则生成的氧气是0<V<7m1/30;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如果生成的固体中只有亚硫酸钠,则SO2未被氧化;如果生成的固体只有硫酸钠,则全部被氧化;如果既有亚硫酸钠,也有硫酸钠,则SO2是部分被氧化。
(4)要证明假设3正确,则可以利用亚硫酸钠和硫酸钠的性质差异,即取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少量水溶解,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原固体中既有亚硫酸钠也有硫酸钠,即Na2O2将SO2部分氧化。
(5)由于过氧化钙具有氧化性,因此如果过氧化钙有剩余,固体加水溶解时,过氧化钙能将SO32-氧化成SO,检验出SO时不能说明其是过氧化钙与SO2反应生成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