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1为单克隆抗体生产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的过程中用到的动物克隆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步骤引发了小鼠的______免疫反应,从而可获得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但B细胞分裂能力差;获取小鼠新鲜的骨髓瘤组织,在37℃下用______处理30-40min形成离散细胞,在5%______培养箱中培养,5%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培养基是模拟了小鼠的______成分配制的,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

(3)图中②过程利用细胞膜______的特点诱导融合,两两融合形成的细胞有多种,所以需要利用______培养基经______次筛选,获得______的杂交瘤细胞.

(4)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从______中提取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

(5)科学家发现一种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进而通过图2途径也可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______细胞.

正确答案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体液

胰蛋白酶

CO2

调节pH

内环境

防止杂菌污染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

2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定抗体

细胞培养液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淋巴

解析

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杂交瘤细胞,要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2)图中①步骤是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梅处理获取细胞悬浮液,并在5%CO2 培养箱中培养,以维持PH值.培养基的性质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似.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3)图中②过程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融合形成的多种细胞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先后筛选2次才能获得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定抗体.

(4)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从细胞培养液 中提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5)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必须具备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由图可知,给细胞Ⅱ导入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能产生单克隆抗体,可知细胞Ⅱ本身具备产生抗体的能力,故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体液   胰蛋白酶   CO2   调节pH  内环境  防止杂菌污染

(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   2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定抗体

(4)细胞培养液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5)B淋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1997年英国的罗斯林公司成功地克隆出“多利”以后,“克隆“一词风靡全球.在一般人眼里,克隆就是复制动物,其实,克隆的含义要比此广得多.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一个糖尿病病人一年的胰岛素用量要从40至50头猪体内提取,现将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并随大肠杆菌的繁殖快速扩增,然后在大肠杆菌内合成大量的胰岛素,大大降低了医治糖尿病的成本.

材料二  单克隆抗体在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初获得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是:老鼠的骨髓瘤细胞+已受免疫的淋巴细胞.将杂交细胞接种在培养瓶或注射到动物体内.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

材料三  器官移植是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但许多病人却因为得不到适合自己的供体器官错过了最佳医疗期.胚胎干细胞(可保存在干细胞库里)经诱导可以形成多种器官.

(1)材料一中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的运载体为______;如果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______

(2)材料二中运用了______技术,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育种的______问题.

(3)材料三中用自身的胚胎于细胞诱导形成器官,不仅能缓解供体器官的短缺,还具有另一优点即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材料一中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质粒作为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

(2)材料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育种的远缘杂交不亲和或不育问题.

(3)材料三中用自身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器官,不仅能缓解供体器官的短缺,还具有另一优点即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故答案为:

(1)质粒  显微注射法

(2)细胞融合     远源杂交不亲和或不育

(3)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动物细胞,通常用______酶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

(2)若该图是生产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从小鼠体内获取的______细胞.符合要求的D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

(3)若A、B是植物细胞,D要再生出______才标志着细胞融合完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若A、B是动物细胞,通常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灭活的病毒诱导.

(2)若该图是生产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从小鼠体内获取的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符合要求的D细胞具有的特点是既能分泌抗甲流病毒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若A、B是植物细胞,D要再生出细胞壁才标志着细胞融合完成.

故答案为:

(1)胰蛋白       灭活的病毒诱导

(2)经免疫的B(淋巴)       既能分泌抗甲流病毒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细胞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因素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特性.

(2)如果该技术运用于单抗的制备,则甲、乙代表的细胞分别是______,丙、丁细胞可能具有______的特点.

(3)在单抗的制备中,既要运用细胞融合技术,还要运用______技术.

(4)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如果所有的细胞融合为两两相融,则培养液中细胞的类型共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因素常用的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和电激.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性.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浆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骨髓瘤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因此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结合这两个细胞的特点,获得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的特点).

(3)在单抗的制备中,首先要运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融合细胞,还要运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培养.

(4)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如果所有的细胞融合为两两相融,则培养液中细胞的类型有浆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以及两种未发生融合的细胞,共5种.

故答案为:

(1)聚乙二醇(PEG)     灭活的病毒      电激     流动性

(2)浆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    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3)动物细胞培养 

(4)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工程在医疗卫生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______技术制备的杂交瘤细胞,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与体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理化性质单一、______、可大量制备等优点.

(2)干扰素、胰岛素等物质可以通过工程菌来大量生产.该技术中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要用同种______切割,以产生相同的______

(3)在完成体外受精的过程中,对已取得的精子要进行______处理,为了获取更多的卵细胞,一般要对雌性个体注射______,使其超数排卵.

(4)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获取自身健康的皮肤,用于皮肤移植.在此过程中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酶,可防止细胞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杂交瘤细胞,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与体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理化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纯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

(2)转基因技术中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要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3)在完成体外受精的过程中,对已取得的精子要进行获能处理,为了获取更多的卵细胞,一般要对雌性个体注射促性腺激素.

(4)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入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稳定,在培养液中加入胰蛋白酶,使动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防止细胞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融合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纯度高

(2)限制性内切酶             黏性末端

(3)获能                   促性腺激素

(4)维持培养液的pH稳定       胰蛋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培育优质奶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______.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______.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

(2)重组细胞①和②中,______(填“①”或“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

(3)若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若进行此项操作,则早期胚胎一般发育到______时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1是制备抗X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要想获得分泌抗X抗原的抗体的B细胞,需要对小鼠注射相应的抗原即X抗原.融合后经筛选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具备双亲细胞的遗传特性,此类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两类细胞融合需要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需要细胞培养技术,所以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重组细胞 ①实现了基因的重组.

(3)由于它们来自 同一个受精卵,所以若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相同.若进行此项操作,则早期胚胎一般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时期.

故答案为:

(1)抗原X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①

(3)相同  它们来自 同一个受精卵  桑椹胚或囊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的生物因素是______,细胞融合后还需要用______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2)经过③过程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D细胞,过程3包括____________等.

(3)培养D细胞时培养液的配方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除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之外,还要含有______,培养过程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目的是______

(4)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在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让其融合后培养的D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中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的生物因素是灭活病毒,细胞融合后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2)经过③过程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D细胞,可见过程③包括克隆化培养、(专一性)抗体检测等.

(3)培养D细胞时要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血浆,培养过程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而杂交瘤细胞D既有骨髓瘤细胞无限制增殖的能力,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故答案为:

 (1)灭活的病毒 选择培养基

(2)克隆化培养 (专一性)抗体检测

(3)动物血清、血浆 维持培养液的pH

(4)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在体外大量繁殖    产生特异性抗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有什么区别?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共有2次筛选,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这两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不同:第一次筛选的原理是细胞中DNA合成有2种途径,方法是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第二次筛选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是抗体阳性检测.

故答案为:

两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不同:第一次筛选的原理是细胞中DNA合成有2种途径,方法是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第二次筛选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是抗体阳性检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所采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乙用青蛙的血清来配制小鼠细胞的培养液

C丙用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D丁用体外培养法制备单克隆抗体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A、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可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正确;

B、配制小鼠细胞的培养液应该加入小鼠的血清,B错误;

C、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诊断、电刺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C正确;

D、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包括体外培养法和体内培养法,D正确.

故选:ACD.

下一知识点 : 胚胎工程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动物细胞工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