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细胞工程
- 共195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是______细胞,Y是______细胞.
(2)若不经过①过程,可从早期胚胎或______直接获得胚胎干细胞,此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
(3)③在筛选培养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_才能得到完整的Z细胞,④过程筛选的目的是获得______.
(4)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将骨髓瘤细胞与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所以X为骨髓瘤细胞,Y是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Z是杂交瘤细胞.
(2)胚胎干细胞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直接获得,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③诱导细胞融合在筛选培养过程中必须经过选择培养基才能得到完整的Z细胞,④过程筛选的目的是获得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骨髓瘤 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
(2)原始性腺 发育的全能性
(3)选择培养基 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体内的______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
(2)若细胞A含2X条染色体,细胞B含有2Y条染色体,则杂种细胞C染色体数为______,
(3)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种类型的C细胞,筛选出来的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特点是______
(4)D细胞的体外培养时,将其置于含______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
(5)在对禽流感病毒进行研究时,需对这种病毒进行培养.在培养时(能/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从被特定抗原感染的机体中获得相应的浆细胞.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有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
(2)若细胞A含2X条染色体,细胞B含有2Y条染色体,则杂种细胞C染色体数为2X+2Y.
(3)若只考虑两两细胞融合,则融合的细胞有三种:B细胞之间融合、骨髓瘤细胞之间融合及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融合,所需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该培养基中只有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存活,即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必须通入O2和CO2(95%空气和5%二氧化碳),通入CO2的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培养病毒,因为 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中才能繁殖.
故答案为:
(1)B淋巴细胞((效应B) 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
(2)2X+2Y
(3)3 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95%空气和5%二氧化碳
(5)不能 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中才能繁殖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种类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A错误;
B、在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中,可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胰蛋白酶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用于分离细胞的,B错误;
C、细胞融合就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彼此识别的结果,C错误;
D、④过程表示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D.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的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先给小鼠注射HCG,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测的抗HCG的抗体,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______免疫,再从小鼠的______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______细胞融合.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培养过程中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______.获得的杂种细胞有______种(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应用_______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______的杂交瘤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给小鼠注射HCG,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测的抗HCG的抗体,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体液免疫反应,再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使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灭活的病毒.
(2)培养杂种细胞时,根据细胞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配制培养基,此外经常会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血浆.培养过程中细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时,获得的杂种细胞有3种:AA型细胞、BB型细胞、AB型细胞(A为B淋巴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经多次筛选,就能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故答案为:
(1)体液免疫 脾脏 骨髓瘤
(2)动物血清、血浆 pH 3 抗原-抗体杂交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如图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1)若A、B均为动物细胞,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______处理.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
(3)若该过程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则该过程所选择的A细胞和B细胞分别为小鼠的______和______细胞,生产过程中需要两次主要的筛选过程,第一次是选出杂交瘤细胞,选择的方法是______,第二次是选出能产生特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方法是______.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请解释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
(2)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目的是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3)若该过程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则该过程所选择的A细胞和B细胞分别为小鼠的B淋巴细胞(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生产过程中需要两次主要的筛选过程,第一次是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采用专一抗体检验呈阳性的方法选出能产生特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
故答案为:
(1)灭活的病毒
(2)细胞壁 纤维素 原生质体
(3)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专一抗体检验呈阳性
(4)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给小鼠进行免疫的目的是获得浆细胞,A错误;
B、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需要两次筛选才能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中,B错误;
C、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最后能获得完整个体,而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获得杂交细胞,C错误;
D、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利用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D正确.
故选:D.
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单克隆抗体是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A错误;
B、单独的效应B淋巴细胞有产生抗体的能力,但没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此在体外培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的,B错误;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有浆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三种,C错误;
D、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D正确.
故选:D.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3)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可知,第四次注射后X、Y、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6000以上,小鼠Y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效价最高,最适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由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因此体系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细胞.
(3)杂交瘤细胞中有1个细胞核.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和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融合后,染色体可达100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临时加倍为200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因此经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不能存活.
故答案为:
(1)四 Y Y小鼠的抗体效价最高
(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1 200
(4)不能无限增殖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A正确;
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纯度高、产量大、灵敏度高,B正确;
C、体内诱生法制备的单克隆抗体需要注入到小鼠的体内,最后从小鼠的腹腔中提取腹水,此方法比较麻烦,而且抗体的量也较少.因此对于工业上需求较多的抗体而言,通常是采用体外培养法,C错误;
D、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D错误.
故选:A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