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细胞工程
- 共195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三聚氰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下图为采用单克隆技术制备三聚氰胺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试题的分析,聚氰胺分子“扩容“的目的是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A正确;
B、三聚氰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不会被动物的免疫细胞的受体所识别,B错误;
C、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和抗生素,C正确;
D、经培养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双亲的特性,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D正确.
故选:B.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制果酒时瓶口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后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因为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故A正确;
B、因为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所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温水洗涤效果比用冷水洗涤效果好,故B正确;
C、凝胶色谱法的依据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故C正确;
D、制备单克隆抗体所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包括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但未涉及胚胎移植技术,故D错误.
故选D.
禽流感疫情有逐渐蔓延的趋势,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人感染的病例.现在,科学家们已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
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如图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______体内相应的______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或______.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______培养基筛选出______(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3)目前注射禽流感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的一种措施.我们已经知道,决定禽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增殖变化的物质是______,而决定其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位于______.据此分析制备禽流感疫苗的主要思路:______.
(4)理论上,以上措施并不能使人类彻底摆脱禽流感,试分析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从被特定抗原感染的机体中获得相应的浆细胞.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有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
(2)若只考虑两两细胞融合,则融合的细胞有三种:B细胞之间融合、骨髓瘤细胞之间融合及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融合,所需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该培养基中只有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存活,即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制备禽流感疫苗时,可以将灭活的禽流感注射到动物体内,从血清中提取抗体即可.
(4)由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且记忆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有限,因此人类不能彻底摆脱禽流感.
故答案为:
(1)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 效应B 聚乙二醇(PEG) 灭活的病毒
(2)3 选择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杂交瘤细胞
(3)病毒的RNA 病毒的衣壳上 将禽流感病毒灭活或减毒后注入鸟类或哺乳动物体内,从这些动物血清中提取(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禽流感病毒的衣壳蛋白)
(4)禽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或对禽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的抗体、(记忆细胞)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有限
核苷酸合成有两个途径,物质A可以阻断其中的全合成途径(如图).正常细胞内含有补救合成途径所必需的转化酶和激酶,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选用的骨髓瘤细胞中缺乏转化酶.现用加入H、A、T三种物质的“HAT培养基”来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关于筛选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免疫的B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全合成途径被A阻断,但通过补救合成途径在HAT培养基上能增殖,A错误;
B、骨髓瘤细胞及其互相融合细胞因无法进行上述两个途径而在HAT培养基上不能增殖,B正确;
C、杂交瘤细胞因为可以进行补救合成,所以能在HAT培养基上大量增殖,C错误;
D、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并不都能产生高纯度的目标抗体,D错误.
故选:B.
如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
(1)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______.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______,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______.
(4)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备______特点.
(5)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_____中的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
(6)图2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图2),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______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______对碱基的两种片段.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n表示异常基因)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之一,其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2)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无机盐,但要注意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和营养充沛,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或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
(4)杂交瘤细胞具备骨髓瘤细胞在体外能大量增殖的特点,又具备B淋巴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5)淋巴细胞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6)由图示及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可知,正常人的会被切成3个片段,因为正常人的该基因上有限制酶E和限制酶B的切割位点,患者的限制酶E的酶切位点消失,只有限制酶B的酶切位点,所以该基因被切除两段,长度为则被切割成长度为:290+170=460和220.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可知该人体内的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正常的,一个是突变的(异常基因),因此该人的基因型是P+Pn.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2)筛选杂交瘤细胞 种类和数量(浓度)
(3)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或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
(4)在体外大量增殖和分泌特异性抗体
(5)骨髓 造血干
(6)3 460、220 P+Pn
(1)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
②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③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2)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回答:
①获得b并将b连接到a上形成c,常用到的酶有______.
②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大量培养该抗病新品种,请简述此技术的基本流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包括获取免疫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诱导细胞融合和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并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体外或体内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取大量单克隆抗体.因此按单克隆制备过程的顺序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连接,如图可示.
②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③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①b连接到a上形成c的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此过程需要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b和质粒a,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它们形成重组质粒.
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离体的抗病基因的茶花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故答案为:
(1)①
②在体外大量繁殖 产生特异性抗体
③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2)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②获得抗病基因的茶花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得到转基因金茶花
(2015春•曲阜市校级期中)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选项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⑤④⑥,A正确;
B、④为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过程,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克隆,B正确;
C、③过程获得的细胞不都能无限增殖,如浆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因此还需要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C错误;
D、③到⑤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是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利用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C.
如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则已经用______酶除去了细胞壁,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其培养成植株.
(2)若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来自经______处理后的小鼠.诱导A、B细胞融合的手段与第(1)小题相比,特有的是______.形成的C细胞需要进行2次筛选:第一次用______培养基进行培养,以选出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对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以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去除植物细胞壁应该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2)若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骨髓瘤细胞,则B为浆细胞,其来自经注射特定抗原处理后的小鼠.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对于植物细胞可采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对于动物细胞还可以采用生物法(灭活的病毒).形成的C细胞需要进行2次筛选:第一次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以选出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或专一抗体检验阳性)以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故答案为: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原生质体 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2)注射特定抗原 灭活的病毒 选择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或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产和使用抗体方面开创了新纪元,如图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技术是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______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图10中细胞A体外培养不具有分裂能力,但能分泌______,细胞B体外培养能够______.
(3)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4)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要筛选出______细胞.在细胞培养过程
中,为了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常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激素).
(5)培养2周后,即测定培养细胞的特征,筛选出______的细胞置于不同孔内(如图所示)培养.此操作前要将培养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______.
(6)要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可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培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首先要利用动物细胞融合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要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融合的细胞进行筛选,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培养.
(2)图中细胞A为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该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但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细胞B为骨髓瘤细胞,该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3)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震动、电刺激)、化学法(PEG)、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4)HAT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由于细胞融合的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因此需要用HAT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胰岛素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的作用,因此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向培养液中加入胰岛素.
(5)培养2周后,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骨髓瘤细胞细胞置于不同孔内培养.此操作前要将培养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保证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的目的.
(6)要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可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进行体内培养,也可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体外培养.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融合
(2)分泌特异性抗体 无限增殖
(3)PEG(灭活的病毒、电刺激)
(4)杂交瘤 胰岛素
(5)特异性分泌抗X蛋白抗体的 保证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
(6)体外或体内(体外和体内、体外、体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