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糖蛋白,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

(2)图中细胞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获得的免疫B淋巴细胞,每个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快速大量增殖,但不会产生抗体.

(3)把经诱导融合而形成的细胞3放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③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______抗体.

正确答案

解:(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凝集原的特异糖蛋白,从免疫学角度称为抗原.

(2)免疫B淋巴细胞能产生单一的抗A抗体,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繁殖.

(3)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克隆(细胞水平上的克隆).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抗A单克隆抗体. 

故答案为:

(1)抗原 

(2)单一的抗A抗体(或单一的特异性抗体) 

(3)克隆

(4)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A单克隆(抗A)

解析

解:(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凝集原的特异糖蛋白,从免疫学角度称为抗原.

(2)免疫B淋巴细胞能产生单一的抗A抗体,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繁殖.

(3)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克隆(细胞水平上的克隆).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抗A单克隆抗体. 

故答案为:

(1)抗原 

(2)单一的抗A抗体(或单一的特异性抗体) 

(3)克隆

(4)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A单克隆(抗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问题:

(1)从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______

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特点,经过多次筛选,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得到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______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______,可大量制备.

正确答案

解:(1)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大量繁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专一抗体的特点.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杂交瘤    大量繁殖   分泌专一抗体

(2)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3)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解析

解:(1)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大量繁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专一抗体的特点.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杂交瘤    大量繁殖   分泌专一抗体

(2)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3)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潍坊期末)鼠源单克隆抗体用于疾病的治疗时.易发生不良反应,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不良反应小、效果更好的单克隆抗体.请回答:

(1)鼠源单克隆抗体是将经过免疫的小鼠_____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______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生产的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______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______等天然成分,将其置于95%空气加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

(3)基因拼接用到的工具有____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单克隆抗体是将经过免疫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生产的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将其置于95%空气加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基因拼接用到的工具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B淋巴  能产生特定抗体

(2)灭活的病毒  流动性   动物血清  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限制酶  DNA连接酶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解析

解:(1)单克隆抗体是将经过免疫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生产的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将其置于95%空气加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基因拼接用到的工具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B淋巴  能产生特定抗体

(2)灭活的病毒  流动性   动物血清  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限制酶  DNA连接酶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问题:

(1)从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______

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特点,经过多次筛选,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得到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______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______,可大量制备.

正确答案

解:(1)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大量繁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专一抗体的特点.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杂交瘤    大量繁殖   分泌专一抗体

(2)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3)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解析

解:(1)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大量繁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专一抗体的特点.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杂交瘤    大量繁殖   分泌专一抗体

(2)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3)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制备分泌抗X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______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______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______

(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______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6)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步骤⑤⑥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首先应给小鼠注射抗原,①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已免疫的B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2)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灭活病毒.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为合成培养基,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还应该加入动物血清或者血浆.

(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分散开,可用胰蛋白酶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

(5)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步骤④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步骤⑤⑥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故答案为:

(1)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

(2)体外无限增殖   分泌特定抗体

(3)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灭活病毒

(4)动物血清

(5)胰蛋白酶

(6)杂交瘤细胞   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解析

解:(1)首先应给小鼠注射抗原,①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已免疫的B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2)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灭活病毒.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为合成培养基,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还应该加入动物血清或者血浆.

(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分散开,可用胰蛋白酶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

(5)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步骤④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步骤⑤⑥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故答案为:

(1)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

(2)体外无限增殖   分泌特定抗体

(3)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灭活病毒

(4)动物血清

(5)胰蛋白酶

(6)杂交瘤细胞   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采用单克隆技术制备三聚氰胺特异性抗体,可用于检测乳制品中可能存在的微量三聚氰胺.然而由于三聚氰胺分子量过小,不足以激活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因此在制备抗体前必须对三聚氰胺分子进行有效“扩容”(如图1).据图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除蛋白质以外,下列物质中也适合使三聚氰胺分子“扩容”为抗原分子的是______(多选).

A.果糖     B.多糖      C.磷脂       D.脂溶性维生素

(2)为获得产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用“扩容”了的三聚氰胺复合物免疫小鼠的过程,称为______(自然/人工)免疫.

(3)上述“扩容”了的三聚氰胺复合物进入小鼠体内后,会被小鼠多种免疫细胞的______所识别.

(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所基于的免疫学基本原理是______

A.骨髓瘤细胞生长分裂旺盛

B.每个B淋巴细胞只具备产一种抗体的能力 C.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只剩下产一种抗体的能力

D.在本案中只有三聚氰胺分子能刺激B淋巴细胞形成产单一抗体的能力

(5)如图2数据显示,上述制备的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特征.

A.高产量   B.高分子量  C.高特异性   D.高稳定性.

正确答案

解:(1)抗原具有大分子性,要想使三聚氰胺“扩容”为抗原分子,所选物质的分子量必须足够大.

A、果糖为单糖,分子量非常小,A错误;

B、多糖是大分子物质,符合题意,B正确;

C、磷脂分子量较大,也能满足要求,C正确;

D、维生素为有机小分子,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BC.

(2)用“扩容”了三聚氰胺复合物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免疫能力的过程属于人工免疫.

(3)抗原进化小鼠体内,会被淋巴细胞膜外表面的受体蛋白识别.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遵循的免疫学原理是每个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产生一种抗体,因此大量培养骨髓瘤细胞可以得到单克隆抗体.

(5)分析题图可知,单克隆抗体可以与三聚氰胺发生结合,而与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结合力非常低,说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

故答案为:

(1)BC  

(2)人工  

(3)受体    

(4)B     

(5)C

解析

解:(1)抗原具有大分子性,要想使三聚氰胺“扩容”为抗原分子,所选物质的分子量必须足够大.

A、果糖为单糖,分子量非常小,A错误;

B、多糖是大分子物质,符合题意,B正确;

C、磷脂分子量较大,也能满足要求,C正确;

D、维生素为有机小分子,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BC.

(2)用“扩容”了三聚氰胺复合物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免疫能力的过程属于人工免疫.

(3)抗原进化小鼠体内,会被淋巴细胞膜外表面的受体蛋白识别.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遵循的免疫学原理是每个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产生一种抗体,因此大量培养骨髓瘤细胞可以得到单克隆抗体.

(5)分析题图可知,单克隆抗体可以与三聚氰胺发生结合,而与三聚氰酸、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结合力非常低,说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

故答案为:

(1)BC  

(2)人工  

(3)受体    

(4)B     

(5)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DNA合成的S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入聚乙二醇促进融合,获得杂种细胞(一般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请回答:

(1)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外,还有______种融合细胞.

(2)设计方法是(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分析回答:

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入______再收集增殖的细胞.

原理:加入该物质后,使______途径阻断,仅有该合成途径的______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利用淋巴细胞中的______途径合成DNA而增殖

(3)将分离出的杂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继续培养,获得A、B、C三个细胞株.各细胞株内含有的人染色体如下表(“+”有,“-”无).测定各细胞株中人体所具有五种酶的活性.结果是:①B株有a酶活性;②A、B、C株均有b酶活性;③A、B株有c酶活性;④C株有d酶活性;⑤A、B、C株均无e酶活性.如果人的基因作用不受鼠基因影响,则支配c、d和e酶合成的基因依次位于人的第_______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人淋巴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有三种融合细胞,即淋巴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杂交瘤细胞.

(2)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除去其他细胞,可向培养液中加入氨基蝶呤,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该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瘤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

(3)由于B株具有a酶活性,所以支配a酶合成的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由于A、B、C株均有b酶活性,所以支配a酶合成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由于A、B株具有c酶活性,所以支配c酶合成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由于C株有d酶活性,所以支配d酶合成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由于A、B、C株均无e酶活性,所以支配e酶合成的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2 

(2)氨基蝶呤     D     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瘤细胞     S

(3)2  7  8

解析

解:(1)人淋巴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有三种融合细胞,即淋巴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杂交瘤细胞.

(2)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除去其他细胞,可向培养液中加入氨基蝶呤,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该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瘤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

(3)由于B株具有a酶活性,所以支配a酶合成的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由于A、B、C株均有b酶活性,所以支配a酶合成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由于A、B株具有c酶活性,所以支配c酶合成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由于C株有d酶活性,所以支配d酶合成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由于A、B、C株均无e酶活性,所以支配e酶合成的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2 

(2)氨基蝶呤     D     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瘤细胞     S

(3)2  7  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问题:

(1)从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______

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特点,经过多次筛选,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得到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______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______,可大量制备.

正确答案

解:(1)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大量繁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专一抗体的特点.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杂交瘤    大量繁殖   分泌专一抗体

(2)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3)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解析

解:(1)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大量繁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专一抗体的特点.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杂交瘤    大量繁殖   分泌专一抗体

(2)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3)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是______细胞,Y是______细胞.

(2)若不经过①过程,可从早期胚胎或______直接获得胚胎干细胞,此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

(3)③在筛选培养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_才能得到完整的Z细胞,④过程筛选的目的是获得______

(4)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将骨髓瘤细胞与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所以X为骨髓瘤细胞,Y是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Z是杂交瘤细胞.

(2)胚胎干细胞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直接获得,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③诱导细胞融合在筛选培养过程中必须经过选择培养基才能得到完整的Z细胞,④过程筛选的目的是获得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骨髓瘤         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

(2)原始性腺       发育的全能性

(3)选择培养基      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解析

解:(1)将骨髓瘤细胞与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所以X为骨髓瘤细胞,Y是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Z是杂交瘤细胞.

(2)胚胎干细胞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直接获得,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③诱导细胞融合在筛选培养过程中必须经过选择培养基才能得到完整的Z细胞,④过程筛选的目的是获得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骨髓瘤         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

(2)原始性腺       发育的全能性

(3)选择培养基      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下一知识点 : 胚胎工程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动物细胞工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