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细胞工程
- 共195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和______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 相当于______,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______的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免疫.
(3)在B 淋巴细胞内DNA合成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所阻断.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S途径.
①利用DNA 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HAT 培养基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添加的______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
②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5)哺乳动物在怀孕初期由于______,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收集到胚胎后还要对胚胎进行______,如果不直接向受体移植,还要放入______中保存.
正确答案
解:(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使小鼠产生免疫产生能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3)①利用DNA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氨基嘌呤可以阻断合成DNA;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可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可知在配制的HAT培养基中添加氨基嘌呤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
②杂交瘤细胞具有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它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5)哺乳动物在怀孕初期由于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收集到胚胎后还要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如果不直接向受体移植,还要放入-196℃液氮中保存.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抗原 抗体 体液
(3)①氨基嘌呤 ②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
(5)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 质量检查-196℃液氮
解析
解:(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使小鼠产生免疫产生能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3)①利用DNA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氨基嘌呤可以阻断合成DNA;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可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可知在配制的HAT培养基中添加氨基嘌呤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
②杂交瘤细胞具有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它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5)哺乳动物在怀孕初期由于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收集到胚胎后还要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如果不直接向受体移植,还要放入-196℃液氮中保存.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抗原 抗体 体液
(3)①氨基嘌呤 ②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
(5)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 质量检查-196℃液氮
自1997年英国的罗斯林公司成功地克隆出“多利”以后,“克隆“一词风靡全球.在一般人眼里,克隆就是复制动物,其实,克隆的含义要比此广得多.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一个糖尿病病人一年的胰岛素用量要从40至50头猪体内提取,现将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并随大肠杆菌的繁殖快速扩增,然后在大肠杆菌内合成大量的胰岛素,大大降低了医治糖尿病的成本.
材料二 单克隆抗体在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初获得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是:老鼠的骨髓瘤细胞+已受免疫的淋巴细胞.将杂交细胞接种在培养瓶或注射到动物体内.分离纯化单克隆抗体.
材料三 器官移植是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但许多病人却因为得不到适合自己的供体器官错过了最佳医疗期.胚胎干细胞(可保存在干细胞库里)经诱导可以形成多种器官.
(1)材料一中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的运载体为______;如果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______.
(2)材料二中运用了______技术,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育种的______问题.
(3)材料三中用自身的胚胎于细胞诱导形成器官,不仅能缓解供体器官的短缺,还具有另一优点即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材料一中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质粒作为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
(2)材料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育种的远缘杂交不亲和或不育问题.
(3)材料三中用自身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器官,不仅能缓解供体器官的短缺,还具有另一优点即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故答案为:
(1)质粒 显微注射法
(2)细胞融合 远源杂交不亲和或不育
(3)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解析
解:(1)材料一中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质粒作为运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
(2)材料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育种的远缘杂交不亲和或不育问题.
(3)材料三中用自身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器官,不仅能缓解供体器官的短缺,还具有另一优点即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故答案为:
(1)质粒 显微注射法
(2)细胞融合 远源杂交不亲和或不育
(3)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在图中HAT培养上,未有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______才能生长.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
(4)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特点.最后将经过检测、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在小鼠腹腔内增殖,从______或______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了.
(5)在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时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2)据图分析,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上无法生长,所以骨髓瘤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也不能在该培养基上存活;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能在HAT培养基上正常生活,但不能增殖,所以经过培养后,HAT培养基上没有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能在HAT培养基上正常生活,并无限增殖.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杂交瘤细胞具备骨髓瘤细胞能大量增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特点.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在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5)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2)杂交瘤细胞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体外大量增殖,分泌特异性抗体 培养液 小鼠腹水
(5)主动运输
解析
解:(1)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时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2)据图分析,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上无法生长,所以骨髓瘤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也不能在该培养基上存活;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能在HAT培养基上正常生活,但不能增殖,所以经过培养后,HAT培养基上没有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能在HAT培养基上正常生活,并无限增殖.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杂交瘤细胞具备骨髓瘤细胞能大量增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特点.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在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5)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2)杂交瘤细胞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4)体外大量增殖,分泌特异性抗体 培养液 小鼠腹水
(5)主动运输
如图是有关细胞融合实验的示意图,请根据不同的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1)如果甲、乙细胞是叶肉细胞,那么在融合之前,应选用______,将细胞壁去掉.在融合过程中,通过化学诱导方法所用的试是______.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某程序,融合成的丙细胞经免疫分析,可筛选出具特定功能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不仅可以______而且能够产生______,从而在医学诊断中,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3)假如番茄甲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马铃薯乙细胞的基因型是CCccDDDD,则融合形成的丙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4)如甲细胞为甲牛的供核细胞,乙细胞为乙牛的去核卵细胞,两种细胞融合成丙细胞后,再培育出一头小牛,则该小牛的大多数性状与______牛相似.
正确答案
解:(1)由于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利用酶的专一性,在植物细胞融合之前,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去掉.在融合过程中,常用的促融剂是聚乙二醇.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将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由于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骨髓瘤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因此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集合了两个细胞的遗传特点,即既能通过无性繁殖方式无限繁殖,而且能够产生特异抗体.
(3)番茄甲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即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马铃薯乙细胞的基因型是CCccDDDD,可见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此,甲和乙融合形成的丙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含有6个染色体组.
(4)根据题意可知,丙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甲牛,细胞质来自于乙牛,因此培育出的小牛大多数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甲牛相似.
故答案为: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聚乙二醇
(2)无限增殖 特异性抗体
(3)6
(4)甲
解析
解:(1)由于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利用酶的专一性,在植物细胞融合之前,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壁去掉.在融合过程中,常用的促融剂是聚乙二醇.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将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由于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骨髓瘤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因此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集合了两个细胞的遗传特点,即既能通过无性繁殖方式无限繁殖,而且能够产生特异抗体.
(3)番茄甲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即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马铃薯乙细胞的基因型是CCccDDDD,可见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此,甲和乙融合形成的丙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含有6个染色体组.
(4)根据题意可知,丙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甲牛,细胞质来自于乙牛,因此培育出的小牛大多数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甲牛相似.
故答案为: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聚乙二醇
(2)无限增殖 特异性抗体
(3)6
(4)甲
科学家从某些能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许多动物的细胞进行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融剂是______,诱融后需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
(2)有人提出,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直接导入B细胞亦能获得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图甲所示.
①制备重组质粒.
②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胞“Ⅱ”,Ⅱ所指的细胞是______,然后进行“检测”,其目的是______.Ⅲ所指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
(3)也有人提出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图乙所示.
①构建重组细胞时,只选用了细胞甲的细胞质是因为______.
②选取______的细胞核进行移植.
③重组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应为细胞增殖提供______等营养物质,通过细胞培养获得的细胞群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诱融剂是PEG促进动物细胞融合,诱融后需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分析图甲,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直接导入B细胞,能获得单克隆抗体.
①制备的重组质粒中含有的目的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
②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胞Ⅱ,即效应B细胞,接着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否表达.重组细胞Ⅲ是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效应B细胞.
(3)分析图乙,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①构建重组细胞时,用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因为细胞质中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
②选取效应B细胞的细胞核进行移植.
③重组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动物血清等营养物质,杂种细胞能无限繁殖,获得的细胞群称为细胞系.
故答案为:
(1)PEG(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效应B细胞 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否表达(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显示出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即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效应B细胞
(3)①细胞甲的细胞质中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
②效应B细胞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动物血清
③细胞系
解析
解:(1)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诱融剂是PEG促进动物细胞融合,诱融后需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分析图甲,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直接导入B细胞,能获得单克隆抗体.
①制备的重组质粒中含有的目的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
②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胞Ⅱ,即效应B细胞,接着采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否表达.重组细胞Ⅲ是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效应B细胞.
(3)分析图乙,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①构建重组细胞时,用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因为细胞质中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
②选取效应B细胞的细胞核进行移植.
③重组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动物血清等营养物质,杂种细胞能无限繁殖,获得的细胞群称为细胞系.
故答案为:
(1)PEG(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效应B细胞 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否表达(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显示出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即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效应B细胞
(3)①细胞甲的细胞质中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
②效应B细胞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动物血清
③细胞系
2003年5月以来,美国中西部有三个州接连爆发神秘疾病,19名病人突然出现发烧,咳嗽和皮疹等症状.美国当局初步判定是一种西半球罕贝病毒--“猴痘“作怪.为此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生产猴天花抗体的实验方案(如图,①为先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取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______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用______作诱导剂.所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能表现出______的特性.
(2)图中的步骤③到步骤④应该实现的目的是______.
(3)猴天花抗体最终可从______和______中提取.
(4)通过上述方式生产的抗体,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在生物学上被称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②为细胞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所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能表现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2)图中的步骤③到步骤④应该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猴天花抗体最终可从细胞培养液和小鼠腹水中提取.
(4)通过上述方式生产的抗体,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在生物学上被称之为单克隆抗体.
故答案为:
(1)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细胞培养液 小鼠腹水
(4)单克隆抗体
解析
解:(1)图中②为细胞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所形成的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能表现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2)图中的步骤③到步骤④应该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猴天花抗体最终可从细胞培养液和小鼠腹水中提取.
(4)通过上述方式生产的抗体,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在生物学上被称之为单克隆抗体.
故答案为:
(1)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细胞培养液 小鼠腹水
(4)单克隆抗体
请依据如图回答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的问题.
(1)基因工程硕果累累.若该图表示转基因抗虫棉培育的某些步骤,C表示基因表达载体,则将C导入受体细胞D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要将D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抗虫植株E,需采用______技术,这一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______.
(2)目前,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有500余种.若该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生产的某些过程,A表示小鼠的骨髓瘤细胞,B表示B淋巴细胞.促使A、B细胞融合形成C细胞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和电刺激等.
(3)试管婴儿技术为许多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若该图表示利用试管婴儿技术产生试管婴儿的某些过程,A表示卵细胞,则采集的B经处理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生成C;然后把C移入适宜的培养液中进行,当试管胚胎发育到8~16个细胞时即可进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要将D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抗虫植株E,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一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动物细胞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刺激等.
(3)试管婴儿在试管胚胎发育到8~16个细胞时即可进行胚胎移植.
故答案为:
(1)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组织培养 全能性
(2)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3)胚胎移植
解析
解:(1)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要将D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抗虫植株E,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一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动物细胞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刺激等.
(3)试管婴儿在试管胚胎发育到8~16个细胞时即可进行胚胎移植.
故答案为:
(1)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组织培养 全能性
(2)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3)胚胎移植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动物细胞,通常用______酶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
(2)若该图是生产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从小鼠体内获取的______细胞.符合要求的D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
(3)若A、B是植物细胞,D要再生出______才标志着细胞融合完成.
正确答案
解:(1)若A、B是动物细胞,通常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灭活的病毒诱导.
(2)若该图是生产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从小鼠体内获取的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符合要求的D细胞具有的特点是既能分泌抗甲流病毒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若A、B是植物细胞,D要再生出细胞壁才标志着细胞融合完成.
故答案为:
(1)胰蛋白 灭活的病毒诱导
(2)经免疫的B(淋巴) 既能分泌抗甲流病毒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细胞壁
解析
解:(1)若A、B是动物细胞,通常用胰蛋白酶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灭活的病毒诱导.
(2)若该图是生产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从小鼠体内获取的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符合要求的D细胞具有的特点是既能分泌抗甲流病毒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若A、B是植物细胞,D要再生出细胞壁才标志着细胞融合完成.
故答案为:
(1)胰蛋白 灭活的病毒诱导
(2)经免疫的B(淋巴) 既能分泌抗甲流病毒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细胞壁
下面是与现代生物科技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 和______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 相当于______,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______的淋巴细胞. 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3)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正确答案
解:(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诱导过程有:正常小鼠免疫处理、动物细胞的融合、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培养、专一抗体检验阳性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的提纯.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注射抗原,使小鼠产生分泌抗HCG抗体相应的效应B淋巴细胞.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3)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是抗原,可以与抗HC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抗原 抗体 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
解析
解:(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诱导过程有:正常小鼠免疫处理、动物细胞的融合、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培养、专一抗体检验阳性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的提纯.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注射抗原,使小鼠产生分泌抗HCG抗体相应的效应B淋巴细胞.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3)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是抗原,可以与抗HC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抗原 抗体 能无限增殖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