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细胞工程
- 共1959题
下图1表示抗体的基本结构,VL是轻链可变区,VH是重链可变区。不同抗体可变区不同。杂交瘤技术的出现使抗体的制备进入了单克隆时代,而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为单抗的制备开辟了全新领域。下图2人源性噬菌体抗体生产过程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主要利用了杂交瘤细胞______特性。
(2)过程①使用了RT-PCR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常规PCR技术相比较,RT一PCR增加了__________过程。RT-PCR过程中,研究者为了仅使人体抗体基因得到扩增,应以______作为引物。
(3)为了使④过程成功率更高,应该使用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4)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生产过程分析,含抗体基因片段最终需要整合到中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逆转录 人抗体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序列
(3)Ca2+
(4)噬菌体的DNA
人类在预防与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要用到______酶,完全水解该过程的模板和产物得到的物质有____种。
(2)过程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___________。
(3)过程③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在该过程可用而植物体细胞杂交不能使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由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_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5)过程③若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则发生融合的是________,其制备通常要用________酶,试列举两种检测其活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逆转录 8
(2)目的基因(A基因)与运载体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4)A蛋白 核酸(基因)序列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5)原生质体 纤维素酶和果胶 观察细胞质流动 细胞的渗透失水或吸水(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科学家从某些能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许多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
(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有两次筛选,第1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第2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酶A是指_________,酶B是指_________。
②.对已导入重组质粒的Ⅱ进行“检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题目中Ⅱ所指的细胞是_________,Ⅲ所指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也有人提出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试用相关的图示及文字表示该过程:
正确答案
(1)灭活的病毒
(2)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②.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进行了表达(或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显示出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 效应B细胞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
科学家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__________融合,形成______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的_____________并可大量制备。
(2)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诱导融合。
(3)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属于_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范畴。
正确答案
(1)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 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
(2)灭活的病毒
(3)浆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4)蛋白质
胃癌是我国发生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下图。
(1)甲代表_________细胞。
(2)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______等(写出一种)。
(3)为筛选出丙,需将乙放入含有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培养,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通过检测细胞是否产生所需的专一抗体,筛选出丙,该过程中所选用的抗原是___________。
(4)在甲、丙及骨髓瘤细胞中,只有丙经培养后,可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淋巴(或浆、效应B)
(2)灭活的病毒、离心、振动、电激等 (写出一种即可)
(3)维持培养液的pH;人的胃癌细胞
(4)只有细胞丙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下图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上图表示植物细胞融合的过程,欲将丁细胞培育成植株,可选用____________技术,这一培养过程主要经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阶段。
(2)若上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过程①区别于植物细胞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丁细胞称为_________。此过程中对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必要的营养外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
(3)若上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甲细胞为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则乙细胞为____________。在分离乙细胞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获得的丙细胞有_____种,过程②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筛选得到的丁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上述制备过程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 再分化
(2)灭活的病毒 杂交细胞 血清和血浆
(3)B淋巴细胞 将抗原注射入小鼠体内 3 特定的选择性 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繁殖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的过程。下图为细胞融合的一般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为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处理,除去了_________;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至少写两个)。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___________,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从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_,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分泌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_种(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壁;电激、振动、离心(至少写两个);植物组织培养
(2)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低,细胞增殖能力强,容易培养;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
(3)特异性抗原;骨髓瘤细胞(或肿瘤细胞);克隆(细胞培养);专一的抗体(单克隆抗体)
(4) 3;杂交瘤细胞;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结合图解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操作至少要进行_________次细胞筛选。
(2)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______________。
(3)生产上一般不能通过直接培养图A中的细胞的方法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图F中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5)若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则获取目的基因的mRNA最理想的细胞是____,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为_______,该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 二次
(2)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灭活的病毒
(3)该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增殖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化学性质单一 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5)浆细胞(效应B细胞) 反转录法 逆转录酶
下图是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②为___________过程,常用____________诱导剂。该细胞继承了______________ 。
(3)得到杂交瘤细胞后,可以进行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其中体外培养除需要满足无菌、无毒环境,适宜的营养外,还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取。
(5)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能 小鼠没有注射抗原,不能从小鼠体内获得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单一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 灭活的仙台病毒 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适宜的温度和PH 气体环境
(4)培养液 小鼠腹水中
(5)制备单克隆抗体
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要经过________细胞的处理后形成抗原-MHC复合体,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2)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__________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根据上图写出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的两种主要方法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吞噬(或巨噬)
(2)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 既能产生特异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特异性强,纯度高(或专一性强、灵敏度高) 体外培养法和动物体内培养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