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共395题
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结构③是______,结构④是______,大大增大了叶绿体内膜面积的是图甲结构中的______(填数字),而线粒体是通过形成______来增大内膜面积.
(2)图乙结构除含有捕获光能的光合色素外,还有催化光合作用______阶段的酶.
(3)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应依据______的原理提取绿叶中色素,采用______法分离色素.如果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正确答案
解:(1)图甲结构③是基粒,结构④是叶绿体基质,大大增大了叶绿体内膜面积的是图甲结构中的③类囊体薄膜,而线粒体是通过形成嵴来增大内膜面积.
(2)图乙结构除含有捕获光能的光合色素外,还有催化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酶.
(3)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应依据绿叶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的原理提取绿叶中色素,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如果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可能是研磨不充分、研磨时加了过多的无水乙醇、滤纸条未干燥处理、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
故答案为:
(1)基粒 叶绿体基质 ③嵴
(2)光反应
(3)绿叶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纸层析
研磨不充分 研磨时加了过多的无水乙醇 滤纸条未干燥处理 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
解析
解:(1)图甲结构③是基粒,结构④是叶绿体基质,大大增大了叶绿体内膜面积的是图甲结构中的③类囊体薄膜,而线粒体是通过形成嵴来增大内膜面积.
(2)图乙结构除含有捕获光能的光合色素外,还有催化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酶.
(3)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应依据绿叶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的原理提取绿叶中色素,采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如果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原因可能是研磨不充分、研磨时加了过多的无水乙醇、滤纸条未干燥处理、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
故答案为:
(1)基粒 叶绿体基质 ③嵴
(2)光反应
(3)绿叶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纸层析
研磨不充分 研磨时加了过多的无水乙醇 滤纸条未干燥处理 未重复画滤液细线等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对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谱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叶绿体色素有四种,经纸层析法得到的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将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叶片,进行红光照射测定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而色素带缺叶黄素这个条带,位于第2条.
故选:C.
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里具有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叶片呈绿色的原因就是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故选:C.
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节间特别长,侧枝不发育,叶子很小,呈黄色或者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叶绿素的形成和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的原因是不同的:从黄化恢复正常状态与______有密切关系,而叶绿素的形成则与______有密切关系.
(4)由此进一步推出,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表格可以知道:变量是强光和弱光以及光照的时间,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对叶绿素合成及黄化植物恢复过程的影响.
(2)叶绿素的颜色是绿色,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是黄色,而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说明不能合成叶绿素.
(3)根据表格中的结果:弱光下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强光下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
时差不多,可以看出从黄化恢复正常状态与光照强度有关,而而叶绿素的形成则与光照时间有关(时间短了无法形成叶绿素).
(4)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强光下,黄化形态可以恢复,但不能合成叶绿素,即此时植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
故答案为:
(1)研究光对叶绿素合成及黄化植物恢复过程的影响
(2)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但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或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但类胡萝卜素不分解)
(3)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
(4)无关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强光下,黄化形态可以恢复,但不能合成叶绿素,即此时植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解:(1)根据表格可以知道:变量是强光和弱光以及光照的时间,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对叶绿素合成及黄化植物恢复过程的影响.
(2)叶绿素的颜色是绿色,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是黄色,而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说明不能合成叶绿素.
(3)根据表格中的结果:弱光下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强光下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
时差不多,可以看出从黄化恢复正常状态与光照强度有关,而而叶绿素的形成则与光照时间有关(时间短了无法形成叶绿素).
(4)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强光下,黄化形态可以恢复,但不能合成叶绿素,即此时植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
故答案为:
(1)研究光对叶绿素合成及黄化植物恢复过程的影响
(2)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但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或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但类胡萝卜素不分解)
(3)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
(4)无关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强光下,黄化形态可以恢复,但不能合成叶绿素,即此时植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叶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光条件下,叶片发黄可能是由于缺镁,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造成的,A错误;
B、叶绿素在酸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B错误;
C、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只能催化纤维素水解,而不能催化叶绿素分解,C错误;
D、根据色素分离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叶黄素比叶绿素更易溶于层析液,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