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振华公司在对20×8年1月1日至4月20日发生的上述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后,应调减原已编制的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万元。

A.152.650
B.181.250
C.256.275
D.284.7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1.振华公司对20×8年1月8日发生的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账款93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0贷:原材料800000借:存货跌价准备80000贷:资产减值损失80000借:所得税费用264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6400
2.对于2月20日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的会计事项存在会计差错,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振华公司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收入10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0贷:应收账款11700000借:委托代销商品80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成本8000000借:应收账款5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销售费用500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80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800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64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640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435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6435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658250盈余公积1842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842500本事项应调增的"存货"项目的金额=800-80=720(万元)。对于2月20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发现对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存在会计差错,属于日后调整事项。振华公司20×7年底确认的合同收入=702/(1+17%)×50%=300(万元),合同成本=120(万元);根据审计意见,应确认的合同收入=702/(1+17%)×25%=150(万元),合同成本=(120+360)×25%=120(万元)。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收入1500000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15000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95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4950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4500盈余公积1005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5000关于本事项,振华公司原处理中,计入"存货"项目的金额="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10.6/(1+17%)=120+[702×50%/(1+17%)-120]-180=120(万元),所以调减"存货"项目的金额时,最多调减120万元。而根据上面分录可知,"工程施工"科目调减金额是150万元,大于最高限度120,所以应调减120万元。超过部分30万元应作为"预收账款"项目反映。综合上述两个调整事项,应调增的"存货"项目的金额=720-120=600(万元)。
3.应调减的"应交税费"项目金额=170+64.35+49.5=283.85(万元)。
4."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的金额为26.4万元。
5.应调减的原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165.825+90.45=256.275(万元)。
6.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截至20×7年底,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940-(1940-20)/20×11/12=1852(万元),由于会计与税法规定相同,所以会计政策变更前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调整为公允价值模式后,账面价值为2500万元,计税基础仍然为1852万元,所以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1852)×33%=213.84(万元)。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5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88贷:投资性房地产1940递延所得税负债213.84盈余公积43.416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90.74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均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 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1014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1140万元。由于乙公司连年亏损,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偿付应于2007年12月31日前支付的应付账款。经双方协商,于2008年1月2日进行债务重组,乙公司用于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如下:
项目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系对丙公司股票投资) 800 790(2006年12 月5日取得时的成本 为700万元)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5000 3000
库存商品 2000 1500
甲公司减免扣除上述资产抵偿债务后剩余债务的60%,其余债务延期2年,每年按2%收取利息,利息于年末按年收取,实际利率为2%。债务到期日为2009年12月31日。
(2) 甲公司取得的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08年6月30日其公允价值为795万元,2008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700万元(跌幅较大),2009年1月10日,甲公司将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外出售,收到款项710万元存入银行。
(3) 甲公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5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税法摊销的年限及方法与会计规定相同。
(4) 2008年10月20日,甲公司将上述土地对外出租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合同规定每季度租金为100万元,于每季度末收取。
(5) 2008年12月31日,收到第一笔租金100万元,同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 6100万元。
(6) 甲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仍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假定:
(1) 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增值税以外其他税费的影响。
(2) 甲公司和乙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
分别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剩余债务期末计提利息及到期清偿债务的会计分录(假定按年计提利息)。

正确答案

①甲公司
200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6
贷:财务费用 16
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6
贷:财务费用 16
借:银行存款 800
贷:应收账款-债务重组 800
②乙公司
2008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16
贷:银行存款 16
2009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16
贷:银行存款 16
借: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12年9月20日该企业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对外出租,该办公楼建造成本为2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0
B.25
C.100
D.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2012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2600-100)÷25×3/12=25(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当期将一栋出租期满的办公楼予以出售。该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其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累计净增加额为300万元,出售所得价款为1400万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甲公司对该项出售交易应确认的收入为( )万元。

A.400
B.1 100
C.1 400
D.1 7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及其相关指南的规定,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出售时,按照出售所得价款确认为收入,同时将原公允价值累计净增加额确认为收入。本题的计算为:1400+300=1700(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A.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由8%改为5%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D.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由10年变更为7年

正确答案

A, B, D

解析

[解析]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选项C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嘉华公司系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嘉华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3个月以内账龄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0.5%。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嘉华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嘉华公司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0年2月28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09 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嘉华公司2009 年度财务报告于2010年3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
201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嘉华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1月14日,嘉华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2009 年10月4日从其购入的一批商品,以及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当日,嘉华公司向乙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商品的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 万元,增值税为34 万元,销售成本为185万元。假定嘉华公司销售该批商品时,销售价格是公允的,也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至2010年1 月14 日,该批商品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
(2)嘉华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供销合同,合同规定嘉华公司在2009 年7 月供应给甲公司一批物资,由于嘉华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甲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2009 年12月,甲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嘉华公司赔偿经济损失200 万元,该诉讼案在12 月31 日尚未判决,嘉华公司已确认预计负债100 万元。2010 年2 月8 日,经法院一审判决,嘉华公司需要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140 万元,嘉华公司不再上诉,并且赔偿款已经支付。按照税法规定,上述诉讼所确认的损失在实际发生时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2 月26 日,嘉华公司获知丙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预计应收丙公司账款250 万元(含增值税)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嘉华公司在2009 年12 月31 日已被告知丙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因而按应收丙公司账款余额的50%计提了坏账准备。
(4)3 月8 日,董事会决定自2010 年1 月1 日起将公司位于城区的一幢已出租建筑物的核算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建筑物系2009 年1 月20 日投入使用并对外出租,入账时初始成本为1 94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 年,预计净残值为20 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与税法规定相同;年租金为180 万元,按月收取;2010 年1 月1 日该建筑物的市场售价为2 500 万元。假定企业对该建筑物按年计提折旧。
(5)3月15日,嘉华公司发现未对一项建造合同确认收入和成本。该合同是2009年6月1日嘉华公司与东大公司签订的一项固定造价建造合同,承建东大公司的一幢办公楼,预计2010年12月31日完工;合同总金额为1200万元,预计总成本为1000万元。2009年11月20日,因合同变更而追加合同工程款1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不变)。截止2009年12月31日,嘉华公司实际发生合同成本400万元。假定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针对事项(4),嘉华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A.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B.增加2010年递延所得税负债162万元 
C.计量模式变更后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金额为2500万元 
D.增加2010年初未分配利润583.2万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事项(4)具体核算如下:
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截至2009年底,成本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940-(1940-20)/20×11/12=1852(万元),由于会计与税法规定相同,所以会计政策变更前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在调整为公允价值模式后,账面价值为2500 万元,计税基础仍然为1852万元,所以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1852)×25%=162(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8
贷:投资性房地产 194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62
盈余公积 48.6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37.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
(1)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2000万元。该商誉系2009年12月8日甲公司从丙公司处购买丁公司100%股权并吸收合并丁公司时形成的,其初始计量金额为3000万元,丙公司根据税法规定已经交纳与转让丁公司100%股权相关的所得税及其他税费。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丁公司产生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时,允许税前扣除。
(2)2010年9月5日,甲公司以12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至12月3 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其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税,在处置时一并计算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开始对A设备计提折旧。A设备的成本为4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根据税法规定,A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6年。假定甲公司A设备的折旧方法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
(4)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股权,与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甲公司2009年2月8日购入,其初始投资成本为30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200万元。2010年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收益300万元。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股权。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等于其初始投资成本。
(5)甲公司于2010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12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假定该无形资产于2010年7月20日达到预定用途,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税法的摊销年限、摊销方法与会计相同。假定该项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6)甲公司的C建筑物于2008年12月30日投入使用并直接出租,成本为6800万元。甲公司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0年12月31日,已出租C建筑物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100万元,其中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已出租C建筑物以历史成本按税法规定扣除折旧后作为其计税基础,税法折旧年限为20年,净残值为零,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7)其他相关资料:
①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6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
②甲公司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6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存在其他差异。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⑤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
计算甲公司2010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应交所得税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由于本年实现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总额,故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在本年应转回;商誉减值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0万元(2000×25%);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7.5万元(150×25%);上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均影响所得税费用,故2010年因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确认的所得税费用=650-500-37.5=112.5(万元)。
注: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本公积100万元( 400×25%),不影响所得税费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78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445万元(1780×25%),扣除期初余额后,2010年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500+6800÷20)×25%=210(万元)。
2010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112.5+210=322.5(万元)。
201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6000-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600+商誉减值准备2000+固定资产多提折旧150-投资收益300-研发支出纳税调整金额46[(20+60+120÷5÷12×6)×50%]-投资性房地产调整金额840 (500+6800÷20)=4364(万元)。
2010年度应交所得税=4364×25%=1091(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413.5(1091+322.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310 (100+21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91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企业20×7年1月1日外购一幢建筑物。该建筑物的售价为5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建筑物用于出租,年租金为20万元,每年年初收取租金。该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7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520万元。20×8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510万元。20×9年1月1日,甲企业以500万元出售该建筑物,则处置损益是( )万元。

A.10
B.-10
C.40
D.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处置损益=出售价格500-售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510=-10(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会对下列财务报表项目产生影响的是(  )。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未分配利润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房地产公司于2009年12月10日与乙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将其一栋建筑物整体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12月31日,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50万元。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8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甲房地产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定甲房地产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010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750万元。
2011年1月1日由于当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成熟,甲房地产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甲房地产公司决定对该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假设转换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1750万元。下列关于甲房地产公司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投资性房地产对甲房地产公司2010年度损益的影响额为-50万元
B.投资性房地产对甲房地产公司2010年度损益的影响额为50万元
C.因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影响损益的金额为-50万元
D.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选项A,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010年度损益的影响额=其他业务收入150-其他业务成本100(2000÷20)-资产减值损失100=-50(万元)。
选项C、D,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留存收益。

百度题库 > 中级会计师 > 中级会计实务 >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