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个数的5 倍。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2)A有两个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A与一定氢气反应生成B,B分子的结构可视为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甲基和另外两个结构相同的基团。

① 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② A不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 取代反应 b 消去反应 c 酯化反应 d 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

(1)C5H10O2

(2)羟基、羰基

(3)① ;② 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有机含氧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A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3)A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银或铜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B进一步氧化可生成C。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A与C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D,若276g A和

180g C 反应能生成159g D,计算该反应的产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1)C2H6O

(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3)CH3CHO

(4)生成有香味的物质为酯,即C为CH3COOH,D为CH3COOCH2CH3。由计算知CH3CH2OH过量。

设该反应的理论产量为x,则

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60g    88g

       180g    x

60:180=88:x

x=264g

该反应的产率=(159/264)×100=60.2%

答:该反应的产率为60.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醇。反应原理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实验步骤:

(1)在250 mL锥形瓶中,加入9 gKOH和9mL水,配成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0.5 g新蒸馏的苯甲醛,塞紧瓶塞,用力振荡,使之变成糊状物,放置24 h。

①苯甲醛要求新蒸馏的,否则会使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产量相对减少。

②用力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分离苯甲醇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30 mL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 30 mL乙醚萃取苯甲醇(注意留好水层)。30 mL乙醚分三次萃取的效果比一次萃取的效果____(填“好”或“差”)。

②将醚层依次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各5 mL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干燥后的乙醚溶液转移到100 mL蒸馏烧瓶中,投入沸石,连接好普通蒸馏装置,加热蒸馏并回收乙醚,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沙浴加热 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③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_________ ℃的馏分。

(3)制备苯甲酸在乙醚萃取过的水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酸化至pH=3.5左右。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洗涤、干燥。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苯甲醇;②使苯甲醛和氢氧化钾溶液充分混合,提高产率

(2)①好;②A;③205.0

(3)先断开漏斗与安全瓶的连接,再关闭水龙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著名科学家王选院士总结出“科技创新之道”:“……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他 自己)30岁以前具备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具体实践,长期在第一线拼命干活……”实验室可 利用甲醇、空气和Cu制备甲醛,关于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

上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试回答:

(1)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管的x是 ___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2)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3)C中应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 。

(4)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试剂前都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若添加药品后,如何检验乙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 。

(5)两种装置中都需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 (填A、B、C),加热的方式分别为____,实验完成时,都应先停止对__________ (填A、B、C)加热,再__________ 。实验完成时先打开D处气球的铁夹, 再撤去酒精灯,打开铁夹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简述工作原理____________。

(6)你认为用哪套装置较好?__________ (填甲、乙),理由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空气(或氧气) ;2CH3OH+O22HCHO+2H2O

(2)CuO ;CH3OH-CuOHCHO+H2O+Cu

(3)H2O

(4)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管口伸入水中,手握试管底部,若C管水中有气泡,松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且短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A、B ;A水浴、B酒精灯加热; B ;撤出C中导管; 防止倒吸气球内空气进入反应装置,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

(6)甲; 制得的HCHO溶液浓度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F 6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发生转化。

又知烃A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1.16g/L,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D__________。 E_________,F_________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反应。C+E→F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

正确答案

(1)B:CH2=CH2;D:CH3CHO;E:CH3COOH;F:CH3COOC2H5

(2)CH2=CH2+H2O→CH3CH2OH

(3)氧化;酯化(取代)

下一知识点 : 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醛的通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