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国统一大业
- 共552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1)据材料一,归纳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人员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08年3月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法定成案门槛,遭到否决。关心台湾与两岸前途的人都应同意,此番公投未过关的意义不比马英九以空前高票当选总统、终结八年绿色恶政来得小。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台湾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了,不但可以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性,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厦门的后花园”了。
(4)对比材料一、四,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由主张武力解放台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
(3)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国际反华势力。
(4)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材料三: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航程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减少战争发生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
(1)据材料一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材料一、三,回答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趋势: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
(2)表现: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
(3)史实: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障碍:岛内主要是“台独”势力;国际上主要是国际反华势力。
(4)变化: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意义: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也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民族的团结、祖国完全统一成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我们要)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温家宝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话
材料二 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身着中山装参加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庆判断。
当《中央日报》记者提问莫特殊含义时,蒋介石表示:“中山装是民国政府公务人员的正式着装。中正(注:蒋介石)身为国府(国民政府)主席,今天是代表政府迎候毛先生陪都,自然要穿中山装以显庄重。”毛泽东则大气的说原因很简单,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都是中山先生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都穿中山装,那是在自然不过了。”
一一先给新中国60华诞的电影巨制《建国大业》
材料三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上海表示(下图):“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像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而且我非常希望我们继续看到两岸不断地改善关系。”
奥巴马在上海和中国青年的对话(2009/11/16)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作的奋斗,分析这一新型民族关系的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重庆谈判中毛泽东、蒋介石分别赋予中山装的特殊含义,分析毛泽东说“同宗同源,存续相依”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今天具有的重大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所指的主体内容,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次对话对台湾问题产生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奋斗:①1949年制定《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1947年至今,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县(旗);④国家采取西部大开发等措施,扶植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主要作用: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②实现了民族平等;③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2)特殊含义:①中山装在蒋介石眼中是身份的象征,可以凸显自己的特殊地位;②中山装在毛泽东手中则成为维护国共合作,避免内战、争取和平的一把利箭;同时表明毛泽东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重大价值:①抗日战争时期价值:孙中山在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中发挥了纽带作用;②今天价值:孙中山依然可以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主体内容: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个中国的政策。积极影响:对阻止台湾分裂势力的图谋,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面对国民党势力以台湾为“反共基地”,积极策划“军事反攻”,妄想“雪耻复国”的图谋,中共准备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但是由于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方向转向东北战场,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抗美援朝的作战任务所取代。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美国坚持“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中共基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除了坚持“解放台湾”的基本方针外,很难有其他选择。
——引自《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的演变》
材料2:
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两岸不知有多少 颗忧伤的心,日日夜夜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新华网《海峡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
(1)根据材料1,分析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陆提出“解放台湾”基本方针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中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最早是在何时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8年底海
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国民党当局企图以台湾为基地,准备反攻大陆、“雪耻复国”;美国坚持“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仇视中共及新生的人民政权。
(2)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邮、通商、通航和探亲旅游。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峡两岸人民的需要和共同努力;国共两党的大力推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总理的一席话?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互补。
(2)①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②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
(3)①理解:表达总理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②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航、通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原因: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2 )现状:台湾与大陆分离。原因: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方式:“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3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外国势力的干涉,统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请围绕这一盛事,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新中国建立。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近代中国所要解决的两大任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30周年,共和国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春天”。这一年,共和国政府采取的两大举措,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至今还在发挥重大影响。“两大举措”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经历了由沉沦到复兴的曲折过程。其中,1949年,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请判断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在该政策指导下,50年代我国对世界外交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2)“两大举措”: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从沿海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城市再到内地;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并倡导海峡两岸实行三通。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努力。……在新中国建立后,老一辈的革命家们又结合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材料二 2010年3月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众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中新社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试举出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主政治”方面的努力的史实。(两例即可)(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制定出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4分)
(2)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3分)
正确答案
(1)延安时期,“三三制”原则;1945年重庆谈判;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等;(2分)
(2)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体系化等;(2分)目的:维护人民利益
(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3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理解。
第(1)问,这是史论结合的题目,要结合史实来论证观点。
第(2)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主要从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的经验和教训来回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