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肚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7 分

29.为探索治疗机体对于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直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 (    ),传至末梢,释放 (    )作用于突触 (    )上的受体,信息传至视中枢,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鼠在光信号和给药之间建立联系,当给药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以下将这种大鼠称为D鼠。

(2)研究发现,D鼠相关脑群内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A活性对药物依赖的影响,在两组D鼠相关脑区注射酶A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D鼠 (    )

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D鼠 (    ),则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药物的依赖。

(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A的mRNA互相结合的,含22个核苷酸的RNA,它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mRNA降解,将这种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关脑区,引起酶A含量明显下降,D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段小RNA用(    )【填写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M】溶解,注射到D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RNA的最佳设计为:与试验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苷酸的(    )【多选,只填序号】

a.种类相同

b.种类不同

c.数目相同

d.数目不同

e.序列完全相同

f.序列完全不同

若此对照组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 (    )等因素对实验组结果无影响。

正确答案

(1)兴奋     神经递质       后膜

(2) 按压给药杆的次数      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明显少

(3)溶剂M    a c f     溶剂M、不能和编码酶A的mRNA形成互补结合的小RNA

解析

(1)当神经细胞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兴奋,在细胞内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传导,当达到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的连接处(突触小体),会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或者抑制。

(2)通过对题干材料的分析可以知道:小鼠对药物的依赖指标是给药的次数或用量,而对其给药又是通过其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来决定的,所以其对药物越是依赖则小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则越多。若抑制剂组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小于对照组D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则说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该药物的依赖。

(3)实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单一变量,所以给实验鼠注射“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则其对照组应只注射“溶剂M”;若探讨对小RNA的设计,则其对照组应是所含的“核苷酸的种类和数目”都应该相同,唯一不同的应该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 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 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 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Qβ 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

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C一条Qβ 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

DQβ 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31.I.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      )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是(      )。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      ) 。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研究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      )或(      ),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

II.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1)由过程①获得的A为(      ) 。

(2)在核移植之前,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目的是(      )。受体应选用(      )期卵母细胞。

(3)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羊对植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这是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采用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理论上可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这是因为(      )。

正确答案

 I.(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       6       1/3

(2)显性     隐性

(3)提前终止      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4)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

II.

(1)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

(2)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     MII中

(3)免疫排斥反应

(4)整合含有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