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的水
- 共2299题
(11分)读北大西洋洋流系统图,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若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自然条件,乘帆船从A到B又返回A,据此完成(1)~(4)题。
(1)请在图中加上箭头表示航行方向。(2分)
(2)航行中,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B回到A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甲为__________渔场,乙为__________海峡。甲渔场有____________________交汇。(3分)
(4)如果B处有一油轮发生泄漏,甲、乙两处受污染较严重的是__________。(1分)
正确答案
(1)顺时针 (2)东北信风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3)纽芬兰直布罗陀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 (4)甲
略
读印度洋西北部海域上升流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判断图示区域所示季节为 季,依据是 。(4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A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夏该地此时盛行西南季风(或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成因:夏季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离开海岸流向东北,深层冷海水上升补充,形成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形成荒漠景观。
由图示信息判断,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为北半球夏季。图中A洋流为索马里寒流,它是世界上惟一一条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寒流,其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影响,表层海水离开海岸流向东北,从而导致深层冷海水上泛,使该洋流具有了寒流的性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从而使沿岸形成了荒漠景观。
下图是“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温状况,洋流④属于_______流对沿岸地 区的气候起了____________作用。
(2)请用符号“△”在图中表示日本北海道渔场的位置。从洋流分布的角度考虑,形成该渔场的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批货轮从中国的上海驶向美国的旧金山,其合理航线经过的洋流依次是
[ ]
A、⑥②⑤
B、②③④
C、⑥⑦④
D、⑥①⑤
正确答案
(1)寒;降温减湿
(2)标在②⑥之间;寒流和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B
下图中横线表示纬线,曲线表示表层海水等温线
(1)根据纬线判断该海区在______(南、北)半球。
(2)经过A 处的洋流按性质分是______流。
(3)根据纬度和温度判断,若该海区在太平洋中相应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若该海区在大西洋中相应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
(2)寒
(3)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
(4)降温减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
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
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1.在中低纬度环流中,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受其影响西岸温度较高为上升流,东岸温度较低为下沉气流,整个环流形势为顺时针方向。
2.如果东岸异常增温,就会减小东西两岸的温度差异,从而使环流减弱。大洋东岸的寒流变成了暖流,一方面起到了加湿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使降水增加;大洋西岸由于上升气流的减弱导致降水减少。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图中渔场A是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北大西洋暖流 ②墨西哥湾暖流 ③本格拉寒流 ④西风漂流
2.纽芬兰 寒暖流交汇 秘鲁 上升流中冷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本题要求熟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从图中看,①为北大西洋暖流,②为墨西哥湾暖流,③为本格拉寒流,④为西风漂流。A为纽芬兰渔场,B为秘鲁渔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________洋流是西欧__________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________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3.一艘轮船12月从古巴出发,经纽约于1月底到达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沿途所见下列现象是否可信?说明理由:
①从古巴出发时,看到当地甘蔗长势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古巴到纽约受洋流影响,船速较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船到挪威沿海时,可能发现来自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船到摩尔曼斯克时,看到当地人正在近岸浅海海面上滑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2.B 温带海洋性 C
3.①可信,古巴正值旱季,是甘蔗的收获季节
②不可信,顺湾流船速快
③可信,顺北大西洋暖流,污染物可能达到挪威沿海
④不可信,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摩尔曼斯克是一个冬季不冻港
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和北欧的气候产生很大的影响,输送大量水汽和热量,从而使位于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也成为不冻港。
图所绘为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珍珠港舰队航海路线示意图。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渔场,是由_____________流和__________流在此汇合而形成。
(2)日本海军选择了M代表的路线,而没有择N路线,那么M路线的有利条件是:
①这条航线航程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季该路线上空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条航线使舰队的航速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海道 日本暖 千岛寒(2分)
(2)①较短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2分)②多大雾天气(1分)③加快 既顺风又顺水(2分)
(1)本题考查洋流的地理意义。洋流的地理意义主要包括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航运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A处为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汇合而形成。
(2)根据图示:M航线成向北弯曲的弧形,为大圆航线,所以路程较短;该地区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冬季多大雾天气;顺着北太平洋暖流,和受西风的影响,顺风顺水,航速快。
冬季,一艘货船从俄罗斯北部惟一的不冻港启航,沿欧亚澳航线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至印度洋,再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到上海。读图回答:
(1)海港 A 的名称是: 。该海港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原因是: 。
(2)穿过英吉利海峡时风急浪高,货船颠簸摇晃,主要是受到 风的影响。船在地中海行驶常会遇到下雨天气,这是因为: 。
(3)过苏伊士运河后,进入红海,这里海水盐度特别高。其原因是:① _;② 。
(4)到达新加坡,附近海域风平浪静,这是因为新加坡地处 气压带,气流辐合上升,风力较小。过了台湾海峡,在上海东南的海面上矗立着高高的钻井平台,这是因为东海 _ 蕴藏着油气资源,这里开采的天然气已输往上海浦东地区使用。
正确答案
(1)摩尔曼斯克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西 地中海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3)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量大 海区较封闭,四周陆地河流入海径流量少(4)赤道低 大陆架
(1)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英吉利海峡位于 50°N 附近大陆西岸,处于西风带控制之下;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红海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处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量大。②其周围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无陆地淡水注入。其海域封闭,故成为世界盐度最高海区。(4)新加坡地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盛行上升气流,风力较小,而浅海大陆架为石油生成的构造带。
读下面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
(1)总结北半球大洋环流的两个分布规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图中洋流名称:A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说明它们对沿岸气候的影响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字母M和N标出太平洋的两大渔场(M北海道渔场和N秘鲁渔场)。
正确答案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中、高纬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2)日本暖流;秘鲁寒流;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3)“略”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_____(填字母),该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
(4)E洋流沿着__________大陆____(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年份,_____(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
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6)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南;存在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西风漂流;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A、B、C、G
(3)A;秘鲁寒流
(4)澳大利亚;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5)A;厄尔尼诺
(6)6、7、8 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
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此图是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丁地纬度是30°N,A的风向是___________。(2分)
(3)如果此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示意图,环节C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_____(填代码)。
(4)此图表示中低纬太平洋环流模式图,该模式最有可能分布在______(南或北)半球,最有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__(甲乙丙丁)地,洋流B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_作用。
(5)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C代表外力作用,那么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D代表的是作用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丙乙甲丁
(2)西南风
(3)水汽输送;A
(4)南;乙;降温减湿
(5)岩浆;变质作用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_______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_岩
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岩。
(3)图中N处是否适合修筑公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此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___________,对沿岸的气候起
到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该地属于___________气候,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②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_______等矿产资源,其上覆水域往往是________资源集中分布区。
正确答案
(1)不能,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海陆间;岩浆;沉积
(3)不适合;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
(4)暖流;增温增湿
(5)亚热带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石油、天然气(煤、硫、磷)(任答一项即可);海洋生物(渔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约为千米。甲乙两地植被类型相同,但该植被在图示地区分布面积都较小,其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简述M、N附近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举左图所示地区陆地上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所示地区大陆西岸的著名山脉是。推断该山脉西坡雪线在图示地区由北向南的变化趋势,并阐述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中丙海峡洋流的流向是,请描述该洋流流速随季节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400~8700km,甲地是海陆分布,乙地是地形起伏(安第斯山的阻挡)
(2)都有寒流(上升流或补偿流)经过,渔业资源丰富,多海雾。
(3)气候资源:以热带气候为主,光热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金刚石、铜矿、金矿等矿产丰富;旅游资源:乞力马扎罗山、维多利亚瀑布、大津巴布韦遗址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物资源:有世界上最广的热带草原分布,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等。
(4)安第斯山;该山脉西坡雪线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由北向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由北向南降水增多。
(5)自西南向东北(或自西向东);夏季(1月)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弱,流速减慢;冬季(7月)情况相反,流速快。
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见图左。
资料二:见图右。
(1)孟买位于洛杉矶的____________方向。
(2)夏季,甲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乙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分别为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孟买和洛杉矶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孟买夏季高温多雨
B、洛杉矶夏季高温多雨
C、孟买冬季高温少雨
D、洛杉矶冬季温和多雨
E、洛杉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F、孟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南
(2)向南(顺时针或由高纬到低纬);向南(由高纬到低纬);寒流
(3)ACD
(4)城市问题:①交通拥堵;②环境污染;③居住拥挤;④用地紧缺;⑤治安恶化等问题。
(5)应注意的问题: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合理分区);③改造老城区;④优化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