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开关S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为灵敏电流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G中

有从ba的电流

B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G中

有从ba的电流

C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过程中,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从ab的电流

D在将S断开后,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G中无电流通过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止状态。先加一水平推力F,若在推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增大

C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D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中,各电阻阻值规格均相同,若将所加电压U从零开始逐渐升高,则最先被烧坏的电阻是(  )

A电阻a

B电阻b

C电阻e

D电阻c或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图可知,a和b并联后与e串联,最后跟c和d的串联电路并联,设电阻都为R,则c和e的电压都为,a和b并联电阻为,所以a和b的电压都为,e的电压为U,所以e的电压最大,所以随着电压U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e.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

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其它支路不变),则总电阻可能减小

D在并联电路两端再增加一电阻很大的支路(其它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时,总电阻为:R===0,故A正确.

B、根据并联总电阻与各个支路电阻的关系:=++…,可知,,则得 Rn>R,故B正确.

C、根据上式知,若Rn增大,减小,则R增大,故C错误.

D、根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两端再增加一电阻很大的支路,增大,则R减小,故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某一电路的局部,已知I=3A,I1=2A,R1=10Ω,R2=5Ω,R3=10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1.5A,向右

B1.5A,向左

C0.5A,向右

D0.5A,向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流过R2的电流I2=I-I1=3A-2A=1A,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R1和R2的电压分别为

    U1=I1R1=20V,U2=I2R2=5V,

则ba间的电压为U3=U1-U2=15V.在外电路中顺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根据电压可知,b的电势比c点低5V,a点的电势比c点电势低20V,则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则电流由b流向a,电流大小为I3==

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IA=I3-I2=1.5A-1A=0.5A,方向向左.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环,将其相互垂直放置,并把相交点焊接起来成为如图所示的球形骨架,如整个圆环的电阻阻值为4Ω,则A、C间的总电阻阻值RAC=______.(A、B、C、D、E、F为六个相交焊接点,图中B点在外,D点在内)

正确答案

0.5Ω

解析

解:假设电流由A点流入,C流出,则由A分成四个支路,故四个支路为并联关系;由于金属环相同,则其各自部分电阻相等,故BDEF四点一定为等势点;故BDEF圆环短路;故电路为ADC、AEC、ABC、AFC四个支路并联,每个支路电阻为2Ω;故总电阻为:=0.5Ω;

故答案为:0.5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R1=2Ω、R2=6Ω、R3=3Ω通以电流,三个电阻的总阻值R=______Ω,各个电阻电压之比U1:U2:U3=______,各电阻电流强度之比I1:I2:I3=______

正确答案

4

1:1:1

3:1:2

解析

解:由图看出,R2和R3并联再与R1串联,所以总电阻为R=R1+=4Ω,;电阻R3与R2并联,其两端电压相等,即U3=U2,通过R1的电流为I1=I2+I3=+,所以U1=R1I1=U2=U3,故三个电阻的电压之比为1:1:1;根据三个电阻的电压之比和欧姆定律I=得,I1:I2:I3==3:1:2

故答案为:4Ω;1:1:1;3:1: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为固定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移动滑键P,电路的总电阻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向左滑动时总电阻将减小

BP向右滑动时总电阻将减小

CP滑到最左端时总电阻为R0

DP滑到最右端时总电阻为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P向左滑动时电阻R减小,根据公式,并联电阻一定减小,故A正确;

B、P向右滑动时,根据公式,总电阻将增加,故B错误;

C、P滑到最左端时,电阻R0被短路,故总电阻为0,故C错误;

D、P滑到最右端时总电阻最大,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漳州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C、D是滑线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将P向右移动,要求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其可能连接的接线柱是(  )

AA和B

BA和C

CB和C

DA和D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若接AB则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起不到调节作用,故A错误;

B、若接AC,则接入的为左侧部分,将P向右移动时接入长度增大,电阻变大,故B正确;

C、接入BC,接入右侧部分,将P向右移动,接入长度减小,电阻减小,故C错误;

D、接入AD,则接入的为左侧部分,将P向右移动时接入长度增大,电阻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1:I2:I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R2:R3为(  )

A6:3:2

B2:3:6

C1:2:3

D2:3: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三个并联支路的电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U=IR得,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电流之比I1:I2:I3=1:2:3,则电阻之比R1:R2:R3=6:3:2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两个可变的电阻R1和R2按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可用来调节通过灯泡上的电流大小.如果R1<<R2,那么,(a)、(b)两图中,起粗调作用的变阻器是(另一个是起微调作用)(  )

A(a)图中R1起粗调作用,(b)图中R2起粗调作用

B(a)图中R2起粗调作用,(b)图中R1起粗调作用

C(a)、(b)两图中都是R1起粗调作用

D(a)、(b)两图中都是R2起粗调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调节大电阻,电流变化大,调节小电阻,电流变化小,所以(a)图中R2起粗调作用,R1起细调作用.在并联电路中,并联部分电压相等,通过小电阻的电流大,调节小电阻,电流变化大,调节大电阻,电流变化小,所以在(b)图中R1起粗调作用,R2起细调作用.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R1=2Ω,R2=4Ω,R3=6Ω,R4=3Ω.则a、d之间的总电阻______Ω,如果把12V的电压加在a、d两端,通过R4的电流是______A.

正确答案

8

1

解析

解:

(1)由图可知,R3与R4并联后再与R1、R2串联,故a、d之间的总电阻为:

   Rad=R1+R2+R34==2+4+=8(Ω)

(2)由欧姆定律得干路中电流为  I==A=A,

此即通过R1、R2的电流,

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则得:===

而 I=I3+I4

联立解得:I4=1A

故答案为:8;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R1=R3,R2=R4,R1<R2,在A、B两端接上电源后,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依次为P1,P2,P3,P4,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

AP2>P1>P3>P4

BP2>P1>P4>P3

CP1>P2>P3>P4

DP1=P2=P3=P4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R3与R4并联,电压相等,R3<R4,根据公式得知,P3>P4.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3的电流,R1=R3,根据公式P=I2R得知,P1>P3.R1与R2串联,电流相等,而R1<R2,根据公式P=I2R得知,P2>P1.所以P2>P1>P3>P4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R3=1:2:3,并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  )

A1:2:3

B3:2:1

C6:3:2

D2:3:6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三个电阻并联,各个支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U=IR得,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

据题电阻之比R1:R2:R3=1:2:3,则得电流之比I1:I2:I3=6:3:2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三个电阻R1=2Ω,R2=3Ω,R3=4Ω.现把他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他们的电流之比I1:I2:I3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为R1:R2:R3=2Ω:3Ω:4Ω=2:3:4;

所以I1:I2:I3===6:4:3.

故答案为6:4:3.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恒定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