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电阻阻值R1=R2=R3,接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A1:1:1

B1:2:2

C1:4:4

D2:1: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设流过R1的电流为I,则流为R2与R3的电流均为

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之比为:IR:=2:1:1.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将一阻值是4Ω的电阻R1与另一电阻R2串联,其总电阻是10Ω,则R2=______Ω,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并联后总电阻是______Ω.

正确答案

6

2.4

解析

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故R2=10-R1=10-4=6Ω;

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并联后总电阻 R===2.4Ω

故答案为:6;2.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UAB=2.0V,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中央表的示数均变大时,分压值恰好为1V.接上负载电阻R后,下列情况中可使负载R上获得最接近于1V电压的是(  )

ARAB=200Ω,R=100Ω

BRAB=2×105Ω,R=4×105Ω

CRAB=200Ω,R=4×105Ω

DRAB=2×105Ω,R=100Ω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如图,滑动变阻器的下半部分RAB与R并联,并联部分的电阻:

A、若RAB=200Ω,R=400Ω,则RAB=100Ω,R==Ω=50Ω<RAB

B、RAB=2×105Ω,R=4×105Ω,则RAB=2×105Ω,R===0.8×105Ω;

C、若RAB=200Ω,R=4×105Ω,则RAB=100Ω,R==Ω≈100Ω=

D、RAB=2×105Ω,R=100Ω;则RAB=1×105Ω,R==Ω≈100Ω;而RAB=2×105Ω;并联部分电阻远小于

由此可见,C选项中的并联部分的电阻最接近RAB,二者串联在2V的电源上,所分得的电压最接近于1V.故C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解析

解: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即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故答案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三只电阻R1、R2和R3,如图所示连接,在电路的A、B端加上恒定电压后,电阻R1消耗的功率最大.则三只电阻的阻值大小关系为(  )

AR1>R2>R3

BR2>R1>R3

CR3>R2>R1

DR1>R3>R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电阻R1与电阻R2并联,电压相同;

由于电阻R1的功率最大,根据P=,有R2>R1

电阻R1的电流小于电阻R3的电流,由于电阻R1的功率最大,根据P=I2R,有R1>R3

故R2>R1>R3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R1=2Ω,R2=10Ω,R3=10Ω,A、B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则

(  )

AS断开时,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1:10

BS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CS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S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电阻R2的功率之比为7:1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S断开时,由P=I2R,I相等,R1与R2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1:5.故A错误.

B、S闭合时,I2=I3,R3=R2,则I1=2I2,故B正确.

C、S断开时,U1:U2=R1:R2=1:5,则U1=UAB

S闭合时,U1′:U2′=R1R2=2:5,则U1′=UAB

故S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7:12,故C错误.

D、S断开时,U2=UAB;S闭合时,U2′=UAB;由P2=,得到P2:P2′=49:36.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120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当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  )

A40V

B60V

C80V

D120V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题,滑片P滑至R2的中点,变阻器下半部分电阻为100Ω,下半部分电阻与R1并联的阻值为R==50Ω

则a.b两端的电压为:

Uab==40V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盒子里装有由导线和几个阻值相同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盒外有四个接线柱,如图所示,已知1、2间的电阻是1、3间的1.5倍,是2、4间的3倍,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欲使盒内电路所含电阻数最少,请画出盒内满足题设条件的所有电路图.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每个电阻的阻值相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说明3、4间是导线.

1、2间的电阻是1、3间的1.5倍,可能1、3是两个电阻串联,2、3间是一个电阻,也可能1、3间是一个电阻,2、3间是两个电阻并联.画出符合题意的电路如图所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立方体中,每条棱的电阻都是R,求相邻两顶点间的电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可以把立方体画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于上下对称,图中的a,b是没有电流的,所以可以去掉,所以只需要研究最后的电路图即可.

上端支路和中端支路的电阻相等为:R1=R2=

下端支路的电阻为R.

所以总电阻为:R=

解得:R=

答:总电阻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等效替代”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下列概念中包含这种思想方法的是(  )

A位移

B质点

C电势能

D总电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研究位移时我们采用了微分的思想,利用将图象无限细分得出了面积与位移的关系;故A错误;

B、质点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把物体看做一个抽象的点,属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B错误;

C、电势能处用了功能关系得出,不属于等效替代;故C错误;

D、总电阻可以代替电路全部电阻,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种粗细不同的保险丝,系由同种合金材料制成,一种横截面积为1mm2,熔断电流为5A,还有一种横截面积为4mm2,熔断电流为16A.若取两种相同长度的两种保险丝并联起来,则熔断电流为(  )

A9A

B17.25A

C20A

D21A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R=可知,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电阻之比为4:1;

则并联时电流之比为:1:4;

故当第一种电流达5A时,第二根电流达到了20A;已经熔断;故应让第二根电流达16A,此时第一根电流为4A;总电流为4+16=20A;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电路中,A、B两端电压不变,要使灯泡L的亮度增强,应将变阻器滑动端P向______移动,移动后,变阻器使用电阻将______,B、C间的等效电阻将______,A、B间的总电阻将______,电阻R上电压将______,B、C间电压将______,灯泡L会______

正确答案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变亮

解析

解:A、B两端电压不变,要使灯泡L的亮度增强,即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或两端的电压变化,可以将滑片向右移,增大滑动变阻器阻值,B、C间的等效电阻增大,从而导致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R两端的电压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

故答案为:右,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增大,变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则UCD的变化范围是(  )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置于变阻器的最上端时,UCD最大,最大值为Umax===20V;当滑动变阻器触头置于变阻器的最下端时,UCD最小,最小值为Umin=,所以UCD的变化范围是10~20V.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路中的电阻均为1Ω,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则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  )

A3 A  3 V

B1.5 A  1.5 V

C3 A  1.5 V

D1.5 A  3 V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可得外电路总电阻为

R==0.5Ω

路端电压U=E=×3V=1.5V,即电压表的读数为1.5V.

电流表的读数为 I==A=1.5A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规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

B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

C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部分电路的电阻

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一支路的电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A正确.

    B、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若各支路电阻不等,根据欧姆定律,知各支路电流不等.故B错误.

    C、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总电阻大于任一部分电路的电阻.故C错误.

    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的电阻.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恒定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