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定电流
- 共18115题
电阻R1阻值为6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2:3,则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4Ω
解析
解:并联电路各部分两端的电压相等,故各部分电路中的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故=
解得:
R2==
=4Ω;
故答案为:4Ω
甲、乙两根保险丝均为同种材料制成,直径分别是d1=0.5mm和d2=1mm,熔断电流分别为2.0A和6.0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A.
正确答案
7.5
解析
解:保险丝的截面积 S=,因d1=0.5mm和d2=1mm,则得截面积之比为 S1:S2=1:4
两保险丝材料与长度相同,由电阻定律R=可得 R1=4R2
保险丝允许的最大电压 U1=I1R1=2×4R2=8R2,U2=I2R2=6R2.
两保险丝并联,两端电压相等,并联电压最大应为 U=6R2,则I2=6A,I1==
=1.5A,并联电路允许的最大电流为Imax=I2+I1=6A+1.5A=7.5A,
故答案为:7.5.
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R1=10Ω,R2=120Ω,R3=40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2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R2、R3并联后与R1串联,等效电阻为R=+R1=40Ω;故A正确;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R1、R3并联后与R2串联,等效电阻为R=+R2=128Ω;故B错误;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U=E=160V;故C正确;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E=50V;故D错误;
故选:AC
技术人员在修理电视机时,需要一个2KΩ的电阻,可他手头上只有好多阻值为1KΩ和4KΩ的电阻.他认为可采用______的电阻串联或______的电阻并联,来代替损坏的电阻.
正确答案
两只1KΩ
两只4KΩ
解析
解:串联电阻总阻值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两只1KΩ的电阻串联后总阻值为2KΩ;
并联电阻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两只4KΩ的电阻并联后的总阻值为2KΩ;
故答案为:两只1KΩ,两只4KΩ.
在图所示的8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1=12Ω,其余电阻值未知,测得A、B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R1换成6Ω的电阻,A、B间总电阻变成______Ω.
正确答案
3
解析
解:用等效替代法,可把除R1外的其他电阻等效为一个电阻R2,在AB间R1与等效电阻R2为并联关系,则:
RAB==
=4
解得:R2=6Ω
若R′1=6Ω时,则:
R′AB==
=3Ω
故答案为:3.
如图所示,电阻R1=R2=6Ω,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3=12Ω,则A、B间总电阻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R3的最左端时,R1被短路,其的电阻为0,
则A、B间总电阻的最小,即为R=6Ω;
当滑片滑到R3的最右端时,R2与R3的电阻并联,再与R2串联,
而R1与R3的并联阻值为:R并==
Ω=4Ω;
则A、B间总电阻的最大,即为R′=6+4=10Ω.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如图为某电路的-部分,图中右侧部分的电路未画出.已知图示中的电流I和I1分别为3A、2A,定值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10Ω、5Ω、30Ω,图中的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流过R1的电流为2A,则流过R2的电流为1A,则R1两端的电压U1=I1R1=2×10=20V;R2两端的电压U2=1×5=5V;
可知b点的电势高于a点,则电流应由b流向a;两点间的电势差Uba=15V,则流过R3的电流I3=A=0.5A;故A错误,B正确;
C、b点中向右流入的为1A,向上流出的为0.5A,则一定有0.5A向右经过电流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Ω,R2=120Ω,R3=40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R2、R3并联后与R1串联,等效电阻为R=+R1=40Ω;故A错误;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R1、R3并联后与R2串联,等效电阻为R=+R2=128Ω,故B错误;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80V;故C正确;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E=25V.故D错误.
故选:C.
若A灯标有“220V 60W”,B灯标有“220V 100W”,把两灯接入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P=,
∴灯泡电阻RA==
≈806.67Ω,
灯B的电阻RB==
484Ω,则RA>RB,
A、当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时,由P=I2R,可知PA>PB,则A比B亮,故A错误,B正确;
C、当加在灯两端的电压相等时,由P=可知,PA<PB,因此B比A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时,该电阻被短路,则总电阻为零.故A正确.
B、根据并联电路的规律有:=
+
+…+
则知>
,得R并<Rn,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小于任一支路的电阻.故B错误.
C、D、若Rn增大,增大,则并联总电阻R并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两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1:5,串联后接入电路,则两个电阻上电压之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两电阻串联,电路电流相等,解I1=I2
据U=IR和R1:R2=1:5得:U1:U2=1:5,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是2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C两点加12V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图可知,两个电阻并联后与另一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总=+R=
R=
=3Ω;
电路中的总电流I==
A=4A;
由并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2A;
故选:B.
三个阻值都为12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不可能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三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为:3×12Ω=36Ω;
当三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为:×12Ω=4Ω;
当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总电阻为:Ω=8Ω;
当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总电阻为:×12Ω+12Ω=18Ω,故24Ω不可能;
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B.
家中的电灯、插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之间的连接方法(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家中的电灯、插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设备都是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接在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之间,使用时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一定是并联关系.故C正确.
故选:C.
如图所示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电路.a、b、c、d 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b、c、d 与a 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各导体两端的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Ua、Ub、Uc、Ud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由图可知滑线变阻器是限流式接法,开关闭合前,必须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故A正确.
B、a、b只有长度不同,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a、b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电压大,电阻大,可知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故B正确.
C、c与a横截面积不同,如果Ua<Uc,电流相同,由R=知,Ra<Rc,说明导体c的横截面积小于导体a的横截面积.故C错误.
D、d与a材料不同,如果Ua<Ud,电流相同,由R=知,Ra<Rd,说明导体d材料的电阻率大于导体a材料的电阻率,故D正确.
故选:AB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