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定电流
- 共18115题
如图所示,是两个电阻R1、R2的U-I图线,它们并联的电阻阻值为R,则R的U-I图线在图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欧姆定律I=,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其U-I图象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斜率表示电阻;
是两个电阻R1、R2的并联电阻的阻值比任意一个电阻都小,故其U-I图线的斜率最小,图线在Ⅲ区;
故选C.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电压表内阻较大(几千欧姆),电流表内阻较小(几欧姆),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约等于电压表电阻,故电流非常小,故灯泡几乎不亮,不会被烧坏;
电流表中示数很小,不会被烧坏;
此时电压表相当于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故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的电动势;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如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和b串联接入电路中,P向右移动时电流增大
②b和d串联接入电路中,P向右移动时电流增大
③b和c串联接入电路中,P向右移动时电流增大
④a和c串联接入电路中,P向右移动时电流增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将a和b连入电路时,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不会改变电阻丝长度,电阻不变;故①错误;
②将b和d连入电路时,连入路中的电阻丝是Pb部分.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PA电阻丝长度减小,电阻减小,故电流增大;故②正确;
③将b和c连入电路时,连入路中的电阻丝是Pb部分.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PB电阻丝长度减小,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故正确;
④将a和c连入电路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aP部分,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ap电阻丝长度变长,电阻变大,电流减小,故④错误;
故选:B.
一只电熨斗,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R为电热丝的电阻,M是调温旋钮的内部接线端子.旋钮上分别标有“高”、“中”、“低”、“关”四挡.每挡对应如图(2)中的一种接线端子的接线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接线端子接②时,两电阻R串联,电路中总电阻最大,而电源的电压不变,发热功率最小,则旋钮为“低”挡.故A错误.
B、接线端子接③时,左侧的电阻R工作,电路介于最大与最小之间,发热功率居中,则则旋钮为“中”挡.故B正确.
C、接线端子接④时,两电阻R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最小,而电源的电压不变,发热功率最大,则旋钮为“高”挡.故C错误.
D、接线端子接①时,电路断开,则旋钮为“关”挡.故D正确.
故选BD
两只相同的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为9V的恒压电路上,用一只0-5-15V的双量程电压表的5V挡测其中一只电阻两端电压时,示数为4.2V,则换用15V挡测这个电阻两端电压时,示数为______4.2V(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正确答案
大于
解析
解:电压表15V量程内阻大,用15V量程测电阻时,电压表与电阻并联阻值大,电路总电阻大,两一个电阻分压小,电路总电压不变,被测电阻分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大于4.2V;
故答案为:大于.
如图是某同学家的家庭电路示意图.某日所有灯泡在开关S闭合时均不发光.检查发现,保险丝完好,用测电笔笔尖分别接触每个插座的两个插孔(灯泡开关S保持闭合),发现氖管均发光.若该电路中只有一处出现故障,问该电路中哪部分电路发生了怎样的故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灯泡的功率不大,保险丝完好,电路没有短路.用测电笔分别接触灯头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则说明这两个接线柱均与火线相通,则火线没断,灯丝也没断.灯不亮,说明没有形成回路.该回路由火线、零线、灯丝组成.火线和灯丝没断,则零线断了.
答:电路EF部分发生断路.
如图是一个复合门电路,由一个x门电路与一个“非”门组成,若整个电路的作用成为一个“与”门,则x电路应该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整个电路的作用成为一个“与”门,可知,若A、B输入为1,0,则输出Y为0,而右边是非门,所以x输出为1;A、B输入为1,1,则输出Y为1,此时x的输出为0,可知x是“与非”门.
故选:B.
标有“100V 100W”的灯A与“100V 25W”的灯B,连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电路,A、B两灯都可以正常发光.则R1的阻值______Ω,R2的阻值______Ω.(结果保留整数)
正确答案
80
解析
解:甲图灯泡并联,电流为:I1==1.25A;
R1分得的电压为U分=U-U额=100V,R1==80Ω;
乙图灯泡串联,电流为:I2==1A;
灯泡B的电流为IB==0.25A
流过电阻R2的电流为I分=I2-IB=0.75A
R1分得的电压为U分=100V,R2==
Ω
故答案为:80Ω,Ω.
如图所示,电路中ab是一段长10cm,电阻为100Ω的均匀电阻丝.两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80Ω和R2=20Ω.当滑动触头P从a端缓慢向b端移动的全过程中灯泡始终发光.则当移动距离为______cm时灯泡最亮,移动距离为______cm时灯泡最暗.
正确答案
10
2
解析
解:均匀电阻丝左侧与电阻R1串联,均匀电阻丝右侧与电阻R2串联,两个串联电路并联后与灯泡串联;
并联部分电阻为:R==
=
(其中0≤Ra≤100Ω)
①当Ra=20Ω时,R有最大值50Ω,此时移动距离为2cm,干路电路最小,灯泡最暗;
②当Ra=100Ω时,R有最小值18Ω,此时移动距离为10cm,干路电流最大,灯泡最亮;
故答案为:10cm,2cm.
(2015秋•滁州期末)两只额定电压均为110V的灯泡A和B,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40W,为了使它们接到22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同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最合理的是图(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10V,图中,A灯泡的电压等于220V,大于额定电压,烧坏了,故A错误;
B、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A=100W、PB=40W,由此可知RB>RA,把灯泡A与电阻并联的话,会使并联的部分的电阻更小,所以AB的电压不会平分,AB不会同时正常发光,故B错误;
C、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A=100W、PB=40W,由此可知RB>RA,把灯泡B与电阻并联的话,可以使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可能使A与并联部分的电阻相同,所以AB能同时正常发光,并且电路消耗的功率与A灯泡的功率相同,所以总功率的大小为200W;
D、把AB并联之后与电阻串连接入电路的话,当电阻的阻值与AB并联的总的电阻相等时,AB就可以正常发光,此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AB灯泡功率的和,所以电路消耗的总的功率的大小为280W;
由CD的分析可知,正常发光并且消耗的功率最小的为C,故C正确.
故选C.
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30Ω,R2=R3=20Ω.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R2、R3并联后与R1串联,等效电阻为:
R=;故A错误;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R1、R3并联后与R2串联,等效电阻为:
R=,故B正确;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U′=,故C正确;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故D错误;
故选:BC.
如图是一种台灯亮度调节器电路图,圆环为电阻丝,P为可调节滑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P在a点,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则灯消耗的功率最大,灯最亮;b点时电阻不是最小;灯不是最亮;故AB错误;
C、P从a点滑向b点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得知电流逐渐减少,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四个电阻的阻值都为15欧,当开关S断开时AB的总电阻为______欧,当开关S闭合时AB的总电阻为______欧.
正确答案
6
5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
那么总电阻R=Ω=6Ω;
当开关S闭合时,
那么总电阻R′=Ω=5Ω;
故答案为:6,5.
下图中,是几位同学画出的三个小灯泡连接的电路图,你认为三个小灯泡属于串联接法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故障左右两个灯泡并联后与中间的灯泡串联,故A错误;
B、图中右边两个灯泡并联后与左边的灯泡串联,故B错误;
C、图中三个灯泡依次首位相连,是串联,故C正确;
D、图中三个灯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是并联,故D错误;
故选:C.
在图示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4Ω、R2=6Ω和R3=7Ω,A、B间的总电阻大小为______Ω.若在A、B间加一恒定电压,则通过R1和R3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9.4
3:5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后与R3串联;
电路中总电阻R=+7=9.4Ω;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可知,R1中电流应为总电流的=
=0.6;
而流过R3的电流为总电流,故通过R1和R3的电流之比为0.6:1=3:5;
故答案为:9.4;3:5.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