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定电流
- 共18115题
如图,每个电阻均为R,则AB间的总阻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右侧3R与R并联后再与2个R串联,总电阻为2R+=2.75R;
故答案为:2.75R.
三个阻值都是9Ω的电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下面哪个图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等于6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三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R=3×9=27Ω,故A错误;
B、三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解得R=3Ω,故B错误;
C、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则总电阻为,解得R=6Ω,故C正确;
D、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则总电阻为R=4.5+3=7.5Ω,故D错误.
故选:C
两个灯泡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为10V,5W,10V,10W.
求(1):每个灯泡的电阻为多少?
(2):如果把两个灯泡串联,则允许加在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多少?此时的功率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及
可得:
10V,5W的灯泡的电阻为R1=,额定电流I1=
10V,10W的灯泡的电阻为R2=,额定电流I2=
(2)当两灯泡串联时,电流是相等的,最大只能通过0.5A的电流,则最大电压有:
UMAX=I(R1+R2)=0.5×(20+10)V=15V
实际功率为P=I2(R1+R2)=0.5×0.5×(20+10)W=7.5W
答:(1)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20Ω,10Ω;
(2)把两个灯泡串联,则允许加在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V;此时的功率为7.5W.
三个12Ω的电阻,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时,若三个电阻都要用上,不能获得的阻值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三个电阻串联时,获得的阻值为3×12Ω=36Ω;
当三个电阻并联时,获得的阻值为=4Ω;
当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获得的阻值为=8Ω
当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获得的阻值为Ω+12Ω=18Ω
不可能获得24Ω.
故选D
(2015秋•福建校级期中)已知三个电阻R1=3Ω、R2=2ΩR3=1Ω3按如图所示连接,则哪两点间的电阻最小(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间的电阻:RAB=,
A、C间的电阻:RAC=,
B、C间的电阻:RBC=,
所以A与C两点间电阻最小,故C正确.
故选:C
如图所示,R1=12kΩ,R2=8kΩ,R3=20kΩ,R4=6kΩ,当电位器滑动触头C凋到最上端和最下端时,AB间的总电阻分别是多少?,AB间最大电阻值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电位器滑动触头C调到最上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
R并==
kΩ=8.4kΩ
此时总电阻为:R=R并+R4=8.4+6=14.4kΩ
电位器滑动触头C调到最下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
R并==
=6.4kΩ
此时总电阻为:R=R并+R4=6.4+6=12.4kΩ
电位器滑动触头C调到中间某个位置时使并联的两个支路的电阻相等时,AB间电阻最大,并联部分最大电阻为:
R并=•
=
×40kΩ=10kΩ
最大总电阻为:R=R并+R4=10+6=16kΩ
答:当电位器滑动触头C凋到最上端和最下端时,AB间的总电阻分别是14.4kΩ和12.4kΩ,AB间最大电阻值为16kΩ.
(2014秋•荣成市校级月考)四盏灯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a、c灯的规格为“220V 40W”,b、d灯的规格为“220V 100W”,用U、I、P加脚标分别表示各灯的电压、电流强度、功率.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灯泡的电阻为:R==
=1210Ω
b、d灯泡的电阻为:R′==
=484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压与电阻成正比,a的电压大于d的电压.bc并联电阻小于d的电阻,则b、c并联电压小于d的电压,则有Ua>Ud>Uc.
ad串联,电流相等,bc并联电压相等,而c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所以c的电流小于b的电流,而a的电流等于bc电流之和,所以Ia=Id>Ib>Ic.
a、d灯串联,电流相等,根据P=I2R知则P与R成正比,则Pa>Pd.
d的电流大于b的电流,由P=I2R知Pd>Pb.
b、c电压相等,c的电阻大,b的电阻小,由P=知,Pb>Pc,且有:Pd>Pb+Pc.综合可得:Pa>Pd>Pb>Pc.Pa>Pd>Pb+Pc.
故选:BCD
两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R1、R2串联起来后接在输出电压为U=10V的稳压电源上,用一个标准伏特表接在R1的两端,其读数为U1=6V,若将此伏特表接在R2的两端,其读数为U2(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标准伏特表接在R1的两端,读数为U1=6V,此时R1的两端的电压为4V.当标准伏特表与电阻R2并联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电路中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阻R1分担的电压增大,大于6V,R2的两端电压小于4V.
故选B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18V,灯泡L上标有“6V,12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0.5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1=U-UL=18-6V=12V,
整个电路中的电流为:A,
所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U1I=12×2W=24W.故A正确.
B、电动机的热功率为:W,
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P-P热=24W-2W=22W.故B正确,C正确.
D、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P总=UI=18×2W=36W.故D正确.
故选:ABCD.
如图所示,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路中a、b两点.已知a、b两点的电压U保持不变.某同学把一个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时,电压表读数为U1,将该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读数为U2,该同学实验所用的电压表是正常的、准确的,但不能看作理想电表.关于U与U1、U2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把一个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时,电压表读数为U1,因为电压表有内阻,则电压表和R1的并联电阻小于R1,可知,
将该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读数为U2,同理,,
可知.
故选:C.
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12V的直流电源上,把一个内阻不是很大的电压表接R1两端示数为8V,若把它接在R2两端示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8V,则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4V.把此表改接在两端R2时,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远大于R1 R2,电压表与R2并联的阻值小于R2,而R1与并联部分串联,总电压U=12V,则R1的电压大于8V,电压表与R2并联的电路的电压小于4V.
故选A.
(2011秋•顺义区校级期中)在图所示电路中,A、B间的电压保持一定,UAB=6V,电阻R1=R2=4Ω,R3=2Ω.那么(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开关S断开时,R1与R3串联;R3两端电压为 U3=UAB=
V=2V;R1通过的电流是 I=
=
A=1A;故A、C错误.
BD、开关S接通时,电阻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
R1与R2并联电阻为 R并=R1=2Ω
R3通过的电流是 I==
A=1.5A,R1两端电压 U1=IR并=1.5×2V=3V,故B、D正确.
故选:BD
有一只家用电熨斗,其电路结构如图所示,改变内部接线方式可以使电熨斗获得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温度档,左下图是它的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其中,获得中档温度的是______,获得高档温度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C
D
解析
解:由P=可知,电压一定时,电路的电阻越小,功率越大,由图可知当两个电阻串联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功率最小,可获得低温,故能获得低挡温度的连线方式是图中的B.
当两个电阻并联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功率最大,可获得高温,故能获得高挡温度的连线方式是图中的D.
当只连接一个电阻时,获得中等温度,选图C.
故答案为:C,D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用一导线连接cd,则ab间电阻Rab=10+10+=40Ω;故A错误;
B、若ab间用一导线连接时,cd间的电阻Rcd=20+20+=53Ω;故B错误;
C、若ab间加120V电压时,Ucd=×120=80V;故C正确;
D、若cd间加120V电压时,Uab=×120=60V;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新疆校级期中)有三个电阻的阻值及额定功率分别为R1=10Ω,P1=10W,R2=20Ω,P2=80W,R3=5Ω,P3=20W,它们组成的电路如图(甲)、(乙)、(丙)所示.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R1=10Ω、P1=10W,故I1=,U1=I1R1=10V;
R2=20Ω、P2=80W,故I2=,U2=I2R2=40V;
R3=5Ω、P3=20W,故I3=,U3=I3R3=10V;
A、图甲中三个电阻串联,取最小额定电流,故最大电流为1A,故最大电压为:U=I(R1+R2+R3)=1×(10+20+5)=35V,故A错误;
B、图乙中三个电阻并联,取最小额定电压,最大电压为10V,故最大电流为:I=+
+
=
,故B正确;
C、图丙中R1与R2并联,取最小额定电压,故最大电压为10V,故最大电流为:;
并联部分与电阻R3串联,取最小额定电流,故最大电流为1.5A,故电阻R3的电压为1.5A×5Ω=7.5V;
故丙图的最大电压为:10V+7.5V=17.5V;故C正确;
D、图丙中R1与R2并联,取最小额定电压,故最大电压为10V,并联部分的功率:W,
电阻R3的电压为7.5V,功率:W
电路中的总功率:P=P并+P3′=15+11.25=26.25W,故D错误;
故选:B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