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水中加少量的Na2 CO3粉末,可提高溶液中HC1O的浓度

B金属单质都具有一定的还原性,金属阳离子都只有氧化性

C氯气泄漏,自救方法是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并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

D大气中的N2可作为制硝酸的原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水中的盐酸可以和碳酸钠之间反应,促使氯气和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正向移动,提高溶液中HC1O的浓度,故A正确;

B、金属阳离子也可能具有还原性,如Fe2+,故B错误;

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地势低的地方氯气含量高,则氯气泄漏,自救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故C正确;

D、空气中的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氯气通入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后→红色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蓝色 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  ④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紫红色褪去 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氯气通入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后,先变红色,后褪色,故错误;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生成硫酸铜晶体,所以变蓝色,故正确;

③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蔗糖变黑,故错误;

④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

⑤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故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H2点燃后插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的现象是(  )

A爆炸

B瓶内充满棕色烟

C火焰立刻熄灭

D安静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将H2点燃后插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颗粒

C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同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苍白色火焰,生成的氯化氢易结合水蒸汽而形成白雾,故A错误;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B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火焰为蓝紫色,在空气中为蓝色火焰,故C正确;

D.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火焰为黄色,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使红色布条退色(HCl)

B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C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布条,故A选;

B.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B不选;

C.氯水显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气体,故C不选;

D.是氯气氧化了亚铁离子生成三价铁,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故D不选.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传统饮用水常以氯气为消毒剂.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在英国某城调查发现,儿童白血病发病率高的诱因源于饮用氯气消毒的饮用水.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氯气作用于正常细胞使之失去输氧能力

B人体内Cl-浓度增大,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C氯气有毒,杀死正常细胞,但不杀灭癌细胞

D氯气作用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有机氯化物而致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用氯气或液氯消毒饮用水时,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化,生成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氯化合物,该有机氯化物能使人致癌.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装置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①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下列试剂也可用于吸收氯气的是______(填字母);

a.NaCl溶液  b.FeSO4溶液    C.Na2SO3溶液

②写出①中你选择的吸收试剂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欲验证Cl2的氧化性强于I2,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加入盛有______(填“KI”或“KIO3”)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图2.

①分析“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的原因______

②需“密闭保存”的原因______

③“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蓝色石蕊遇酸变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故答案为:酸性和漂白性;

(3)①氯气能够与碱反应,具有氧化性,能够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用碱性物质或者还原性物质吸收,

a、氯化钠溶液不与氯气反应,故a错误;

b、氯气能够与硫酸亚铁反应,故b正确;

 C、SO32-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氯气反应,可以吸收氯气,故 C正确;

故选:bC;

②亚铁离子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氯气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H2O+SO32-+Cl2=SO42-+2Cl-+2H+,H2O+SO32-+Cl2=SO42-+2Cl-+2H+

(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能氧化可溶性溴化物,装置①中的溶液加入KI,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2+2I-=I2+2Cl-,反应后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下层液体紫红色、上层液体无色,故答案为:KI;液体分层、下层液体紫红色、上层液体无色;

(5)①NaClO具有漂白作用,利用了NaClO的氧化性,而金属具有还原性,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金属腐蚀,

故答案为:NaClO有强氧化性,而一般金属具有较强还原性;

②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盐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所以应该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能与空气中的CO2作用,使其变质;

③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Cl-+ClO-+2H+=Cl2↑+H2O;

故答案为:Cl-+ClO-+2H+=Cl2↑+H2O.

解析

解:(1)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蓝色石蕊遇酸变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故答案为:酸性和漂白性;

(3)①氯气能够与碱反应,具有氧化性,能够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用碱性物质或者还原性物质吸收,

a、氯化钠溶液不与氯气反应,故a错误;

b、氯气能够与硫酸亚铁反应,故b正确;

 C、SO32-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氯气反应,可以吸收氯气,故 C正确;

故选:bC;

②亚铁离子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氯气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H2O+SO32-+Cl2=SO42-+2Cl-+2H+,H2O+SO32-+Cl2=SO42-+2Cl-+2H+

(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能氧化可溶性溴化物,装置①中的溶液加入KI,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2+2I-=I2+2Cl-,反应后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下层液体紫红色、上层液体无色,故答案为:KI;液体分层、下层液体紫红色、上层液体无色;

(5)①NaClO具有漂白作用,利用了NaClO的氧化性,而金属具有还原性,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金属腐蚀,

故答案为:NaClO有强氧化性,而一般金属具有较强还原性;

②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盐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所以应该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能与空气中的CO2作用,使其变质;

③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Cl-+ClO-+2H+=Cl2↑+H2O;

故答案为:Cl-+ClO-+2H+=Cl2↑+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氯气跟水的反应,正确的说法是(  )

A属于复分解反应

B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其他元素化合价无变化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非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产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反应前后,氯的化合价由0变成+1价和-1价,其他元素化合价无变化,故C正确;

D、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KI ⑤FeCl2

A只有②④

B只有④⑤

C只有②④⑤

D全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因氯水中含有H+,H+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则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故错误;

②氯水中含有Cl-,加入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用于配制AgNO3溶液,故错误;

③因氯水中含有H+,H+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则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故错误;

④因氯水中含有Cl2、HClO、ClO-等微粒,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则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故错误;

⑤因氯水中含有Cl2、HClO、ClO-等微粒,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则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故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减少的是(  )

AHClO

BCl2

CCl-

DClO-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新制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由于HClO见光分解,导致平衡右移,长期放置,Cl2和HClO、ClO-减少,HCl增多,则Cl-增大.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试纸变红色

B试纸不变色

C试纸变紫色

D试纸先变为红色,又褪为无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都具有酸性,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有色物质变为无色物质,所以现象为:先变红后变无色.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

ACO2

BCl2

CHCl

DNH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CO2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A错误;

B.Cl2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ClO,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B错误;

C.HCl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C错误;

D.NH3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用氢氧化钠干燥,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制的饱和氯水与久置氯水的主要区别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有:氯气,次氯酸、氯化氢,久置后主要成分有:氯化氢,即为盐酸;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液变蓝,次氯酸是弱酸,具有漂白性、而盐酸是强酸,没有漂白性,也不能使淀粉KI试液变蓝,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2混和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假设反应都进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气可以是(  )

ACl2

BCO

CCO2

DN2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Cl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Cl2全部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B、CO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不能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发生反应:2Cu+O22CuO,CuO+COCu+CO2最后得到的尾气是CO2,所以CO2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C、CO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CO2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D、N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没有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吸收,最后得到尾气N2,所以N2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故选C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5秋•东营校级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离、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都需要通电后才能实现

B.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C.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纯水在任何情况下都显中性

D.空气中,金属铝的表面会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这是铝发生了吸氧腐蚀

E.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说明Ksp(ZnS)>Ksp(CuS)

F.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正确答案

CE

解析

解:A、电解、电泳、电镀需要通电才可进行,条件是通电,而电离、原电池导致的腐蚀不需要通电,故错误;

B、新制的氯水中存在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有色物质,所以无法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故错误;

C、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纯水在任何情况下都显中性,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量相等,故正确;

D、铝非常活泼,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膜,是化学腐蚀,故错误;

E、根据白色沉淀ZnS转化成CuS黑色沉淀,说明CuS溶解度小于ZnS,同类型的沉淀,溶解度越小,Ksp越小,说明Ksp(ZnS)>Ksp(CuS),故正确;

F、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加硫酸,故错误;故答案为:CE.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