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自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水中含有Cl-,加入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用于配制AgNO3溶液,故A错误;
B.Cl2、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与Na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配制NaI溶液,故B错误;
C.氯水中氯气、HClO、H+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误;
D.氯水中各粒子与AlCl3都不反应,可用于配制AlCl3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物质既能由金属和酸反应获得,也能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获得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A错误;
B、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而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B错误;
C、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故C错误;
D、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所以既能由金属和酸反应获得,也能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获得,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叙述,说法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镁在二氧化碳中能够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必须有氧气参加,所以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故B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苍白色的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B错误;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所以新制饱和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其主要成分是氯气,还有氧气,故C错误;
D、长久放置的氯水,由次氯酸的不稳定性见光分解生成氧气,最后促进氯气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久置的氯水变成稀盐酸,则长久放置的氯水将失去漂白性,故D正确;
故选D.
①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该方法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在下图的四条直线分别表示钠、铜、铝、铁与足量Cl2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纵轴)与反应掉的氯气质量(横轴)的关系,其中代表铁与Cl2反应的直线是______.
③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②Na、Cu、Al、Fe与足量Cl2反应消耗等质量Cl2时,可以假设为1mol氯气,反应掉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Cu)>m(Na)>m(Fe)>m(Al),所以代表铁与氯气反应的为b,
故答案为:b;
③工业上利用消石灰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的反应制备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④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和CaCO3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故答案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
解析
解:①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②Na、Cu、Al、Fe与足量Cl2反应消耗等质量Cl2时,可以假设为1mol氯气,反应掉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Cu)>m(Na)>m(Fe)>m(Al),所以代表铁与氯气反应的为b,
故答案为:b;
③工业上利用消石灰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的反应制备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④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和CaCO3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故答案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
(2014秋•金坛市期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不是饱和石灰水,故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然后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氯化氢的水溶液即是盐酸,这也是工业制盐酸的生产方式,故B正确;
C、氯碱工业指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的工业生产过程,故C正确;
D、干冰升华和碘化银易分解过程都吸收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小液滴,故D正确;
故选A.
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新制的氯水存在下列平衡:C12+H2O⇌H++C1-+HC1O,若向氯水中加入少量Na2CO3粉末,会和溶液中的盐酸反应平衡正向进行,Cl2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少,溶液PH增大,次氯酸酸性小于碳酸,不与碳酸钠反应,次氯酸浓度增大;
故选AC.
下列是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全部正确的是( )
①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 ②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或强碱.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必须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具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故①错误;
②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故②错误;
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故③正确;
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或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故④正确;
故选C.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将生成物溶于水,溶液呈______色.
正确答案
解: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原因是发生Cu+Cl2CuCl2,将氯化铜固体溶于水中,会得到氯化铜的蓝色溶液,
故答案为: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Cu+Cl2CuCl2;蓝.
解析
解: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原因是发生Cu+Cl2CuCl2,将氯化铜固体溶于水中,会得到氯化铜的蓝色溶液,
故答案为: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Cu+Cl2CuCl2;蓝.
为了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下列科学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写出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若不再进行更多的实验,请说明能快速判断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据______.
(3)新制的饱和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的现象为______,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为______,滴入红墨水中的现象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氯气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为HCl、HClO、Cl2,故答案为:HCl、HClO、Cl2;
(2)根据氯水显浅黄绿色,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为HCl、HClO、Cl2,其中HCl和HClO无色,说明含有氯气分子,故答案为:氯水显浅黄绿色;
(3)Cl2+H2O⇌HCl+HClO,所以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ClO、H2O、H+、Cl-、ClO-、OH-,氯水中含有HClO、Cl2,具有氧化性,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含有H+,具有酸性.
滴入AgNO3溶液,新制氯水溶液中的氯离子和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Ag++Cl-═AgCl↓;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新制氯水溶液中的盐酸使石蕊变红,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后褪色;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次氯酸,有漂白性,滴入红墨水,红色褪去;
故答案为:白色沉淀;先变红后褪色;褪色.
解析
解:(1)氯气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为HCl、HClO、Cl2,故答案为:HCl、HClO、Cl2;
(2)根据氯水显浅黄绿色,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为HCl、HClO、Cl2,其中HCl和HClO无色,说明含有氯气分子,故答案为:氯水显浅黄绿色;
(3)Cl2+H2O⇌HCl+HClO,所以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ClO、H2O、H+、Cl-、ClO-、OH-,氯水中含有HClO、Cl2,具有氧化性,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含有H+,具有酸性.
滴入AgNO3溶液,新制氯水溶液中的氯离子和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Ag++Cl-═AgCl↓;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新制氯水溶液中的盐酸使石蕊变红,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后褪色;
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次氯酸,有漂白性,滴入红墨水,红色褪去;
故答案为:白色沉淀;先变红后褪色;褪色.
如图所示,X处通入氯气,关闭活塞Y,Z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打开活塞Y,Z中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W处盛放浓硫酸,关闭Y阀时,氯气被浓硫酸干燥,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所以Z处干燥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Y阀时,Z处红色布条不能够褪色,故A错误;
B、通入的氯气中含有水分,关闭Y阀时,氯气经过W溶液若是浓硫酸,不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但是关闭Y时,能使Z褪色,故B正确;
C、若W处是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关闭Y阀时,氯气氢氧化钠后,被消耗,有色布条不褪色,关闭Y,则会褪色,故C正确;
D、若W盛放的为饱和食盐水,关闭Y阀时,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Z处干燥的红色布条会褪色,故D错误;
故选AD.
将足量的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下列溶液或滤纸上,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合理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HClO具有弱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不稳定性,氯水中含有Cl2、HClO和H2O等分子,含有Cl-、H+、ClO-等离子,
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所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氯水中含有盐酸、次氯酸,溶液呈酸性,所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石蕊试纸褪色;
氯水中含有盐酸,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有气泡产生,
故选C.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发生装置中除圆底烧瓶和导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2)若D中品红溶液褪色,则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证明FeBr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操作方法).
正确答案
酒精灯、分液漏斗
2Fe2++4Br-+3Cl2═2Fe3++6Cl-+2Br2
取少量B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另取少量B中溶液,加入CCl4溶液萃取
解析
解:(1)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该反应需加热,所以需酒精灯;反应物浓盐酸的滴加以及防氯气的逸出需要用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酒精灯;
(2)D中品红溶液褪色,B中通入足量的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足量的氯气与溴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溴,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6Cl-+2Br2,
故答案为:2Fe2++4Br-+3Cl2═2Fe3++6Cl-+2Br2;
(3)要证明FeBr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只需分别证明三价铁离子和溴单质的存在,而三价铁离子和硫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显棕红色,所以操作方法为:取少量B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另取少量B中溶液,加入CCl4溶液萃取;
故答案为:取少量B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另取少量B中溶液,加入CCl4溶液萃取.
下列各选项中物质在反应时,生成白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在瓶口出现白雾,故A错误;
B、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故B错误;
C、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即为氯化钠固体,故C正确;
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海带灰的浸泡液中如果加入过量的氯水,氯水会氧化I2生成HIO3,故A错误;
B、在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中,没有控制好滴定终点,溶液显深红色,则是因为氢氧化钠滴入过量,可以用待测液反滴,再记下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即可,无需重做试验,故B错误;
C、阿斯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具有酸性,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常制成阿司匹林肠溶片,故C正确;
D、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浓缩就能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但是析出的是硫酸亚铁铵晶体,带有结晶水,持续蒸发会使晶体分解,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物质既能由金属和酸反应获得,也能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获得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A错误;
B、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而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B错误;
C、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故C错误;
D、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