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如图所示在一块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mol/L的KI(含淀粉溶液)、NaOH的酚酞(C20H14O4)试液、FeCl2(含KSCN)溶液各一滴,在圆心处放置一粒芝麻大小的KMnO4的晶体,向KMnO4的晶体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用表面皿盖好.

根据上述描述涉及到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共有______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长周期主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3)结合已学知识分析a、c处的可能出现的现象:a:______   c:______

(4)b处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7

第四周期Ⅷ族

5

溶液变为蓝色

红色褪去(或红色变浅)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解析

解:(1)KMnO4中K是+1价,O是-2价,所以Mn元素的化合价为+7,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Ⅷ族,故答案为:+7;第四周期Ⅷ族;

(2)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Cl,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共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长周期主族元素形成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以碘化钾的电子式为例,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5;

(3)高锰酸钾遇到浓盐酸会立即产生氯气,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显示蓝色,氯气还能和强碱氢氧化钠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原来氢氧化钠的碱性消失,次氯酸钠水解显示弱碱性,会看到溶液红色消失或是变浅,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蓝色;红色褪去(或红色变浅);

(4)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2Fe2++Cl2=2Fe3++2Cl-,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显示红色,发生络合反应即Fe3++3SCN-=Fe(SCN)3,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制的氯水显______色,说明氯水中有______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但很快又褪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氯水经光照后产生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氯气微溶于水,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与氯气的颜色相近,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离子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使试纸褪色,氯水经光照后产生气体,是由于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发生反应:2HClO=2HCl+O2↑.

故答案为:黄绿色;Cl2;H+;HClO;2HClO2HCl+O2↑.

解析

解:氯气微溶于水,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与氯气的颜色相近,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离子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使试纸褪色,氯水经光照后产生气体,是由于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发生反应:2HClO=2HCl+O2↑.

故答案为:黄绿色;Cl2;H+;HClO;2HClO2HCl+O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苯、四氯化碳加入溴水中,振荡、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D漂白粉、亚硫酸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浓度降低.浓盐酸有挥发性,因氯化氢挥发而使浓度降低,故A错误;

B、氯水漂白是因为氯水中有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把红墨水氧化而使其褪色.这个漂白是氧化性漂白.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利用了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红墨水褪色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

性,故B错误;

C、苯、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溴在苯、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溴被萃取到四氯化碳、苯中,而使水层颜色变浅,原理一样,故C正确;

D、漂白粉变质是因为漂白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次氯酸而变质.亚硫酸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硫酸而变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防止吸入Cl2而中毒,可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最适宜采用(  )

ANaOH

BNa2CO3

CNaCl

DHC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浓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浓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A错误;

B、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用浸有Na2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B正确;

C、NaCl不与氯气反应,且NaCl溶液抑制氯气的溶解,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故C错误;

D、盐酸是酸性物质,和氯气不会发生反应,不能吸收氯气,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新制氯水不稳定光照后分解产生氯气,酸性减弱

C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但钠燃烧可以用CO2灭火

D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是碱性氧化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生成氯化铜,故A正确;

B、Cl2+H2O=HCl+HClO、2HClO2HCl+O2↑,次氯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次氯酸转化为盐酸后酸性增强,故B错误;

C、2Na+O2Na2O2、2Na2O2+2CO2=2Na2CO3+O2,故C错误;

D、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2Na2O2+4HCl=4NaCl+2H2O+O2↑,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色无味

B有毒

C密度比空气大

D单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

B、氯气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故B正确;

C、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大于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所以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C正确;

D、氯气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冀州市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水能导电是强电解质

B在常温常压下,11.2升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D1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A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液氯是单质,所以液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状况不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故B错误;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H2O=HClO+HCl,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漂白性,故C正确;

D、1mol氯气参加反应,要根据具体反应来确定电子的转移情况,如1mol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也是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转移电子数不到NA,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游泳池中的水经常要消毒杀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游泳池中使用的消毒剂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1)氯气是游泳池中水体消毒杀菌的常用消毒剂之一,它能消毒杀菌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2)在调查某室外游泳池夏季池水消毒情况时,小组成员了解到,该游泳池每周一上午8:00换水,然后通入氯气消毒,通常游泳池水的含氯量控制在0.5mg/L至1.0mg/L之间时,效果最好.右图是该组测定某星期中每天19:00时游泳池中水的氯含量.根据图示判断,哪几天的天气炎热、阳光强烈,并说明理由______

(3)游泳池也可使用漂白液(主要成份是NaClO)来进行消毒杀菌.与氯气相比较,请写出使用漂白液的优点之一______

(4)广谱消毒剂ClO2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若消毒同一游泳池中的水,达到同样的消毒效果,所需ClO2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得到的电子数可以表示该物质的消毒效率)

(5)用于游泳池消毒杀菌的消毒剂还有很多.下列物质中,也可以用于游泳池杀菌消毒的有______

A、二氧化硫     B、臭氧    C、活性炭      D、高锰酸钾.

正确答案

Cl2+H2O═H++Cl-+HClO

星期四、星期六,阳光强烈HClO更易分解,致含氯量下降明显;

NaClO更稳定,使用方便、储存和运输等;

2:5

B

解析

解:(1)氯气可以用于漂白、消毒的原因是因为能与水作用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2)由图中可知,星期四、星期六的含氯量相对于前一天突然降低,这是由于阳光强烈HClO更易分解,致含氯量下降明显,

故答案为:星期四、星期六,阳光强烈HClO更易分解,致含氯量下降明显;

(3)因NaClO比次氯酸更稳定,使用方便、储存和运输等,故答案为:NaClO更稳定,使用方便、储存和运输等;  

(4)因一个ClO2转变成Cl-需要得到10个电子,而一个Cl2转变成Cl-需要得到10个电子,所以若消毒同一游泳池中的水,达到同样的消毒效果,所需ClO2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故答案为:2:5;  

(5)因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对人的皮肤有伤害,活性炭不能杀毒消菌,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B欲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D氯水经光照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HC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久置的氯水主要成分为HCl,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

B.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HCl极易溶于水,将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可除去HCl,故B正确;

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故C错误;

D.氯水光照时HClO分解生成02,该气体为02,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Cl-和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和Cl2均有毒

BCl-和Cl2均呈黄绿色

C相比较,Cl-稳定,Cl2活泼

DCl-和Cl2均能与金属单质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因Cl-无毒,而Cl2有毒,故A错误;

B、Cl-为无色,而Cl2为黄绿色,故B错误;

C、因结构决定性质,Cl-和Cl2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故C正确;

D、Cl-不能与金属单质反应,而Cl2能与金属单质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溶液中含有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某溶液中含有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SO3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根离子;Si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Br-被氯气氧化为溴单质;CO32-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①因钠离子与溶液中其它微粒不反应,所以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故①正确;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胶状物质硅酸生成,故②正确;

③碳酸根离子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有气体产生,故③正确;

④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有无色变化为橙红色,故④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4秋•揭阳校级期末)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品红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

A.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呈浅黄绿色是由于含有氯气,故A错误;

B.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故B正确;

C.溶液呈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溶液中氯气、HClO都强氧化性,向品红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故D错误,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作制造光导纤维

C氧化铝可用于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D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则氯气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故A错误;

B、二氧化硅折射率很大,光在里面传播发生全反射,所以用于光导纤维,故B正确;

C、电解氧化铝得到金属铝,氧化铝熔点高,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故C正确;

D、过氧化钠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Cl2、②NO、③NH4Cl溶液、④Fe(OH)3胶体.其中,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在加热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______;当光束通过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NO是无色有毒气体,NO不稳定而易被氧气生成红棕色有毒气体NO2

Cl2+H2O=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是氨气,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气,所以能生成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物质是氯化铵;

氢氧化铝胶体能形成光亮的通路而具有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②;①;③;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在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必须防止泄漏.一旦储存液氯的钢瓶发生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下列各种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人群向高处疏散

B将人群逆风向疏散

C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D向泄漏地点撒一些石灰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氯气泄漏时,要人群向高处疏散,故A正确;

B.氯气有毒,所以如果发生氯气泄漏,氯气向顺风方向扩散较快,所以应将人群逆风向疏散,故B正确;

C.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但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如果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虽然能减弱氯气的毒性,但人易被氢氧化钠腐蚀,故C错误;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酸能和石灰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