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1)在该反应中,如有1 mol Cl2生成,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

(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的混合液中ClO- 与ClO3-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       (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               ,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

(1)D;ad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氯气;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且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该固体是铵盐,含有NH4+

(4)装置E中的NaBr溶液变成橙红色

(5)CH2=CH2+Br2=CH2Br—CH2Br

(6)SO2+2H2S=3S↓+2H2O;吸收尾气

(1)制取氨气可用加热浓氨水,用碱石灰干燥,但不能用五氧化磷及氯化钙干燥,氨气会与氯化钙反应;

(2)制取干燥的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

(3)向烧瓶中先通入氯气,然后再通入氨气,因氯气有颜色,用利于观察。一开始先通入NH3,由于弹簧夹3打开,容易形成喷泉。证明NH4+存在,切记实验设计的环节。

(4)利用氧化性Cl2置换Br2来说明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的装置图:

(1)反应前,在装置A中             装浓盐酸(填写仪器名称)

            装MnO2(填写仪器名称)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中所装试剂是           ,作用是                           。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共11分)

(1)分液漏斗(1分)    圆底烧瓶(1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

(2)溶液变蓝(1分)      Cl2 + 2KI =" 2KCl" + I2(2分)

(3)浓硫酸(1分)       吸收水分(干燥气体)(1分)

(4)Cl2 + 2OH- =Cl- +ClO- +H2O(2分)

试题分析:(1)反应前,在装置A中分液漏斗装浓盐酸;圆底烧瓶装MnO;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氯气会和装置B中的碘化钾反应会生成碘单质,所以现象是溶液变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KI =" 2KCl" + I2

(3)装置D中所装试剂是浓硫酸 ,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

(4)装置F是尾气的处理装置,应盛放氢氧化钠,所以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2OH- =Cl- +ClO- +H2O。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氯气的相关性质及实验室条件下制备方法。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仪器设备: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园底烧瓶、分液漏斗配双孔塞、导气管、集气瓶、小烧杯

(2)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二氧化锰

(3)步骤:(A)把装置连接好,检查气密性

(B)在烧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从分液漏头里慢慢地注入密度为1。19的浓盐酸

(C)缓缓加热,使反应加快,有氮气均匀放出。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E)多余氮气用氢氧化钠吸收。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常温下,A是双原子分子气态单质,显黄绿色,M为71g/mol,B、C、D都是含A元素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⑴分别写出A、B、C、D的化学式

A             ;  B              ;

C             ;  D              。

⑵写出A→B、C→D的化学方程式:

A→B                                   

C→D                                   

正确答案

(1)  A:  Cl2  B:  HClO  C:  NaCl   D:  HCl

(2)  A→B : Cl2  +  H2OHCl + HClO

C→D :  NaCl + H2SO4()  →  NaHSO4  +  H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将NaCl与NaI的混合物40 g配成溶液,在此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21.7g,求:

(1)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2)反应的Cl2在标况下的体积。

正确答案

NaCl质量分数为25%,反应Cl2标况下体积为2.24L

解:设原混合物中NaI的物质的量为x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5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5分)(1)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a(ClO)2 ;

(3)  Ca(ClO)2+CO2+H2O===CaCO3+2HClO

试题分析:(1)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漂白粉属于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3)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将SO2和Cl2分别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两个试管中,两溶液的红色均褪去。加热后,有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又呈现红色,该试管通入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2)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同温同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为检验两种气体在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应向所得溶液加入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经实验证明,SO2和Cl2在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被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1)SO2;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2)氯化钡溶液。SO2+C12+2H2O=4H++SO42+2Cl

(1)SO2的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能恢复到用来的颜色,而氯气的漂白是通过次氯酸的氧化,是不可逆的。所以溶液又呈红色的是SO。

(2)如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一定是氯气为氧化剂,SO2是还原剂,生成物一定有硫酸,据此可以通过检验SO42来验证,因此加入的试剂是氯化钡。SO2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SO2+C12+2H2O=4H++SO42+2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Cl2O为国际公认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它是棕黄色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 ℃,熔点-116 ℃。实验室可用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制取少量Cl2O,装置如下图Ⅰ:

回答下列问题:

(1)把浓盐酸直接滴在KMnO4晶体上就可以产生Cl2。请模仿“图Ⅱ”在“图Ⅰ”A处补画出正确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2)B中试剂a应选用       (填字母序号)。

a.CCl4                b.饱和NaCl溶液

c.浓H2SO4             d.饱和NaHCO3溶液

(3)通入适量的氯气,在C中生成棕黄色的物质Cl2O,该物质常温下为气体,方程式为   Cl2   Na2CO3     =   NaHCO3   NaCl+   Cl2O

(4)对C中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检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小烧杯、带导管的橡皮塞、过滤装置。

 

正确答案

(1)见下图

(2)b (3)2 2 H2O 2 2 1

(4)

 

(2)利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Cl2会含有HCl,所以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

(3)用倒配法配平。

即: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

(4)反应后的固体C中可能是Na2CO3、NaHCO3、NaCl的混合物。证明是否含有Na2CO3,用BaCl2检验;是否含有NaHCO3,用Ba(OH)2或稀HNO3检验;是否含有NaCl,用AgNO3检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

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其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42-,其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Ksp(BaSO4)= 1.1 ×10-10 Ksp(BaCO3)= 5.1 ×10-9

②该法工艺原理如右。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

工艺中可以利用的单质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D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24NaClO3+12H2SO4=□ClO2↑+□CO2↑+18H2O+□_________

(3)ClO2和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含CN-相同量得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_______倍

正确答案

(1)①BaCl2

BaSO4和BaCO3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CO32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或其它合理答案)

②H2、Cl2

2NaClO3 + 4HCl  2ClO2↑ + Cl2↑ + 2NaCl + 2H2O

(2)1C6H12O6+ 24 NaClO3 + 12H2SO424 ClO2↑ + 6 CO2↑ + 18H2O + 12 Na2SO4

(3)2.5

(1)①在除杂的过程中每步加入的试剂必须是过量的,使离子除尽;过量的离子在下一步中必须出去,故先加入BaCl2,除去硫酸根,过量的钡离子,加入Na2CO3除去。根据提供的Ksp数据,在后面加入碳酸钠时,发生BaSO4(s)+ CO32- (aq)= BaCO3(s)+SO42- (aq)。②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H2、Cl2和NaOH;故可以利用的单质为H2、Cl2,合成HCl。根据流程图可知加入物质为NaClO3和HCl,生成ClO2;可以写出方程式,并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到。

(2)纤维素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具有还原性,可将NaClO3还原得到ClO2。Cl从+5到+4价,降低1价,葡萄糖(C6H12O6)C均价为0,到+4价,升高4价,然后配平得到。

(3)每摩尔Cl2得到2mol电子,而没摩尔ClO2得到5mol电子,故为2.5倍。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工艺流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配平及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除杂)等相关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试回答: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_______,______

接______ ,______ 接______ ,______ 接______ ,______ 接h。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F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i;j;g;f;e;d;b;c;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3)干燥氯气  吸收多余的氯气  除去HCl气体

(4)有色布条不褪色  有色布条褪色  次氯酸(HCl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84”消毒液可用来消毒,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另外还有较大量的Na2CO3、NaCl,为探究该消毒液的性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消毒液并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再滴入品红,发现品红很快褪色。

(1)写出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所发生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2)使品红很快褪色的物质是        

(3)以该消毒液为主要来源可以制备较纯净的少量Cl2,具体操作分两个主要步骤:先向消毒液中加入过量的A试剂,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了硫酸。                             (提醒:最后发生的反应为:NaCl + NaClO + H2SO4 = Cl2↑+ Na2SO4 +H2O)

① A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② 若生成标准标况下5.6 L Cl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5.(13分)

(1)ClO- + CO2 + H2O =HClO + HCO3(2分)

        H2O + CO2 + CO32-=2 HCO3(2分)   HClO(2分)

(2) ①CaCl2或者BaCl2(2分), 除去CO32-(2分)  ② 0.25 mol(3分)

试题分析:“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时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强酸制弱酸,所以发生的两个离子方程式是ClO- + CO2 + H2O =HClO + HCO3−       ,还有较大量的Na2CO3该反应是碳酸钠和转化成碳酸氢钠的过程, H2O + CO2 + CO32-=2 HCO3,使品红很快褪色的物质是HClO;以该消毒液为主要来源可以制备较纯净的少量Cl2,具体操作分两个主要步骤:先向消毒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或者BaCl2试剂,除去CO32-,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了硫酸;若生成标准标况下5.6 L Cl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具体的计算出过程如下:NaCl + NaClO + H2SO4 = Cl2↑+ Na2SO4 +H2O每生成1mol氯气就会转移1mol电子所以由5.6L氯气得到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25mol所以转移的电子是0.25mol。

点评: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所以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在实验室里可以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去)。图中①为制取氯气的装置;②试管中装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热水中,制取氯酸钾;③试管中装有15 mL 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中;④中装有紫色石蕊试液。

(1)③试管中制取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可观察到④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发生如下变化,填写表格。

(3)此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                                     

正确答案

(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溴原子与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r2、Cl2在物质分类中都被划分为非金属中的一类元素。

(1)试根据Cl2的化学性质预测Br2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至少写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预测Br2的化学性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欲验证以上预测的正误,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①H2+Br2="===2HBr   " ②2Na+Br2="===2NaBr   " ③Br2+B2O====HBr+HBrO (2)比较 实验

根据氯气的性质分析可预测溴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氢气化合、与水反应、与金属反应、与碱溶液反应等等;预测物质性质的方法可以运用比较,验证可以采用实验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3

⑴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列式计算)

⑵配制100mL3.00mol/L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多少mL ?(列式计算)

⑶用浓盐酸配制该稀盐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骤(按配制顺序填写序号):         

①计算②装瓶③用50 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④洗涤⑤移液⑥稀释⑦定容⑧摇匀

正确答案

(6分)(1)C(HCl)=[(1000mL×1.20g/mL×36.5%)÷36.5mol/L]÷1L=12.0mol/L

(2)V(HCl)=100mL×3.00mol/L÷12mol/L=25mL

(3) ①③⑥⑤④⑦⑧②。                        (每小题2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