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化合价降低,被含有,则KClO3为氧化剂,故A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2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4mol,1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2mol,即能得到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故B错误;
C.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反应中H2C2O4是还原剂,故C错误;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时,发生电子转移为1mol×(5-4)=1mol,故D正确.
故选D.
Y是一种卤族元素(Cl、Br、I、At)对应的盐,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推测Y可能是什么物质( )
Y黄色沉淀
无色溶液
淡黄色沉淀.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Y为氯化钠,则加入硝酸银会发生:NaCl+AgNO3═AgCl↓+NaNO3,生成的氯化银为白色沉淀,不合题意,故A错误;
B.若Y为溴化钠,则加入硝酸银会发生:NaBr+AgNO3═AgBr↓+NaNO3,生成的溴化银为淡黄色沉淀,滴加过量氨水,AgBr+NH3•H2O═AgOH+NH4Br,AgOH+2NH3•H2O═Ag(NH3)2++OH‑+2H2O,淡黄色沉淀刚好完全溶解为无色溶液,加过量硝酸,6Br‑+8H++2NO3-═3Br2+2NO↑+4H2O,无淡黄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
C.若Y为碘化钠,则加入硝酸银会发生:NaI+AgNO3═AgI↓+NaNO3,生成的碘化银为黄色沉淀,滴加过量氨水,AgI+NH3•H2O═AgOH+NH4I,AgOH+2NH3•H2O═Ag(NH3)2++OH‑+2H2O,黄色沉淀刚好完全溶解为无色溶液,加过量硝酸,6I‑+8H++2NO3-═3I2+2NO↑+4H2O,有淡黄色沉淀碘生成,符合题意,故C正确;
D.若Y为砹化钠,则加入硝酸银会发生:NaAt+AgNO3═AgAt↓+NaNO3,生成的砹化银为深黄色沉淀,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通入Cl2后将按顺序发生以下三个反应:
①Na2SO3+Cl2+H2O═Na2SO4+2HCl,
②2NaI+Cl2═2NaCl+I2,
③2NaBr+Cl2═2NaCl+Br2;
当Cl2过量时,蒸干灼烧,HCl、Br2会挥发,I2会升华,将得到Na2SO4和NaCl的混合物,
故选:A.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加氯”是指加入含有氯元素的物质,该物质可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所以氯气可以,故A正确;
B、二氧化氯中氯是+4价,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所以可以杀菌消毒,故B正确;
C、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钠使自来水变咸,无杀毒效果,故C错误;
D、氯酸钠加入自来水引入杂质离子钠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中性水无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AB.
用二氧化氯(ClO2)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
(1)ClO2的制备方法: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Y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24NaClO3+12H2SO4=□ClO2↑+□CO2↑+18H2O+□______,假设该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气体,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2)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室通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ClO2,以减少环境污染.若实验时需要450mL 4mol/L的NaOH溶液,则配制时,需要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所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必须有______.配制该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称量固体时动作缓慢 B.容量瓶未干燥立即用来配制溶液
C.NaOH固体溶解后立刻转移 D.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E.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正确答案
C6H12O6
Na2SO4
0.04NA
80.0
500mL容量瓶、烧杯
CD
解析
解:(1)纤维素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具有还原性,可将NaClO3还原得到ClO2.Cl从+5到+4价,降低1价,葡萄糖(C6H12O6)C均价为0,到+4价,升高4价,则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1 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6CO2↑+18H2O+12Na2SO4,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
30mol的气体~24mole-
30×22.4L 24mol
1.12L 0.16mol 所以转移电子数为0.04NA,
故答案为:1;C6H12O6;24;6;12;Na2SO4;;0.04NA;
(2)实验时需要450mL 4mol/L的NaOH溶液,需要取用500ml容量瓶中配制,配制溶液需要天平称量固体质量,精确到0.1g,依据m=nM计算需要的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0.5L×4mol/L×40g/mol=80.0g,若实验时需要450mL 4mol/L的NaOH溶液,需要取用500ml容量瓶中配制,所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含有烧杯和500ml容量瓶;
A.称量固体时动作缓慢,可能导致氢氧化钠吸收水蒸气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溶质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A错误;
B.最后配制溶液需要加入水定容,容量瓶未干燥立即用来配制溶液对配制溶液的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
C.NaOH固体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立刻转移溶液温度升高,常温下液面未达到刻度,溶液浓度增大,故C正确;
D.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液面倍提高,定容未达到刻度,溶液浓度增大,故D正确;
E.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水加入超出刻度线,溶液浓度减小,故E错误;
故答案为:CD.
故答案为:80.0;500mL容量瓶、烧杯;CD.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氯气为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配制好的漂白粉溶液放置时间太久,又会失效,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正确答案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氧化剂、还原剂
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
解析
解:(1)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在反应中,Cl的化合价既升高有降低,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氧化剂、还原剂;
(2)由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可知,生成物中CaCl2和Ca(ClO)2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lO)2为有效成分,
故答案为:Ca(ClO)2;
(3)漂白粉生效的原理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4)漂白粉溶液放置时间太久,又会失效,原因是2HClO2HCl+O2↑,
故答案为:2HClO2HCl+O2↑.
加热下列各物质没有单质生成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加热高锰酸钾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有单质氧气生成,故A错误;
B.加热一水合氨时,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没有单质生成,故B正确;
C.加热氯酸钾,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有单质生成,故C错误;
D.加热双氧水,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有单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物质的漂白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都具有强氧化性而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可与品红中的有机色质结合,而使品红褪色,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而使染料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将下列溶液分别加入到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中,会产生沉淀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水中含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故A选;
B.氯水中的微粒不与Na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B不选;
C.氯水中的微粒不与NaCl反应,故C不选;
D.氯水中的微粒不与K2SO4溶液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2014春•永昌县校级期中)NaCl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了作调味品以外,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产品或物质以NaCl为主要原料制取的是( )
①金属钠; ②氯气; ③烧碱; ④盐酸; ⑤纯碱.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则生成钠,故①正确;
②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则生成氯气,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氯气,故②正确;
③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可制得氢氧化钠,故③正确;
④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可得盐酸,故④正确;
⑤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可制得氢氧化钠,利用氢氧化钠即可以生成碳酸钠,故⑤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HClO为弱酸,氯水中含有Cl2、HClO和H2O等分子,故A错误;
B.HClO不稳定,见光分解,发生:2HClO2HCl+O2,生成氧气,故B错误;
C.HClO不稳定,分解生成HCl,溶液pH减小,酸性增强,故C错误;
D.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HClO可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氯水的成分中含Cl2、H2O、HCl、HClO,在与其它物质反应时,有时以Cl2为主,有时以HCl、HClO为主,然后Cl2+H2O⇌HCl+HClO平衡发生移动.则新制氯水与下列溶液的反应中以Cl2为主的是( )
①NaBr ②NaOH ③KI ④AgNO3.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氯水的成分中含Cl2、H2O、HCl、HClO,Cl2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离子,如Br-、I-,所以氯水和NaBr、NaI的反应主要以Cl2为主;
HCl、HClO具有酸性,能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和NaOH反应的以HCl、HClO为主;
Cl-和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所以和AgNO3反应的主要以Cl-为主,
通过以上分析知,新制氯水与下列溶液的反应中以Cl2为主的是NaBr、NaI,故选D.
勤洗手和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2012年4月,H7N9疫情爆发,可以用某种消毒液进行消毒,预防传染.已知该消毒液为无色液体,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该消毒液为无色液体,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消毒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
A.KMnO4不具有碱性,且为紫色,与无色不符,故A不选;
B.不能使试纸变蓝,故B不选;
C.NaClO溶液水解显碱性,且具有漂白性,溶液为无色,符合题意,故C选;
D.NH3•H2O不具有漂白性,故D不选;
故选C.
(2015秋•仙游县校级期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F与二氧化硅反应,则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可利用塑料瓶,故A正确;
B.水晶的成分为二氧化硅,而玻璃、陶瓷的主要成分均是硅酸盐,故B错误;
C.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则灼烧NaOH固体时不能使用瓷坩埚,使用铁坩埚,故C正确;
D.光伏材料为Si,利用C还原二氧化硅制备,发生SiO2+2C Si+2CO↑,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化学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F2与H2O反应:2F2+2H2O═4HF+O2,产物没有HFO,故A错误;
B、因氯气的氧化性大于单质溴,所以2HCl+Br2═2HBr+Cl2不能发生,故B错误;
C、因氯气是强氧化剂,与铁反应得到的是三价铁,不是二价铁,故C错误;
D、因氯气能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而溴的性质与氯气相似,所以Br2+2NaOH═NaBr+NaBrO+H2O是对的,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