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下列物质中,见光容易分解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gBr见光易分解,2AgBr2Ag+Br2.NaClO、NaBr、MgCl2见光不分解,
故选B.
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有关氯水中存在的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氯气通入溶液中,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ClO-、OH-,
A.加入含有 NaHSO4的石蕊试液,红色褪去,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只能说明溶液中存在次氯酸,不能据此确定溶液中含有氯气分子,故A错误;
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故B正确;
C.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则氯水呈浅黄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C正确;
D.因AgCl不溶于水,则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故D正确;
故选A.
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的是( )
①AgNO3;②FeCl3;③Na2SO3;④AlCl3;⑤FeCl2;⑥Na2CO3;⑦NaOH.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自来水是用氯气杀菌消毒的,氯气溶于水,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新制的氯水的成分有:氯气、次氯酸、盐酸,其具有氯气、次氯酸、盐酸的性质,自来水是用氯气杀菌消毒的,氯水具有氯气、次氯酸、盐酸的性质,用自来水配置以下物质的溶液①AgNO3;②FeCl3;③Na2SO3;④AlCl3;⑤FeCl2;⑥Na2CO3;⑦NaOH时,和①中的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③中的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Na2SO3氧化成Na2SO4,与⑤中Fe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FeCl2氧化成FeCl3,与⑥中的Na2CO3反应,生成NaCl、CO2气体和H2O,与⑦中的NaOH发生反应生成NaCl、NaClO,从而是得到的溶液与原溶质发生变化,因此A中的①⑥,B中的⑦,D中的⑤⑥⑦都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
故选C.
(2014秋•重庆期末)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
①HCl ②Cl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2.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浓HCl与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产生Cl2,可直接实现HCl至Cl2的转化,故A正确;
B、因HClO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不能直接实现HClO至CO2的转化,故B错误;
C、Ca(ClO)2能与H2O、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可直接实现Ca(ClO)2至HClO的转化,故C正确;
D、Cl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可直接实现Cl2至Ca(ClO)2的转化,故D正确;
故选B.
将KCl和KBr的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任何溶液都呈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电荷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在K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存在n(K+)=n(Cl-)+n(Br-),则
A.3=2+1,说明n(K+)=n(Cl-)+n(Br-),故A正确;
B.1≠2+3,说明n(K+)≠n(Cl-)+n(Br-),故B错误;
C.5≠3+1,说明n(K+)≠n(Cl-)+n(Br-),故C错误;
D.2≠2+3,说明n(K+)≠n(Cl-)+n(Br-),故D错误.
故选A.
不能使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水中氯气能氧化KI生成碘单质,含有水,能使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A错误;
B、溴水中单质溴氧化KI反应生成碘单质,含有水,能使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B错误;
C、碘水中有碘单质,含有水,能使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C错误;
D.盐酸溶液与KI不反应,不生成碘单质也不存在碘单质,则不能使干燥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HClO为弱酸,氯水中含有Cl2、HClO和H2O等分子,故A错误;
B.HCl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HClO可使蓝色石蕊试纸褪色,故B正确;
C.HClO不稳定,见光分解,发生:2HClO2HCl+O2,生成氧气,故C错误;
D.HClO不稳定,分解生成HCl,溶液pH减小,酸性增强,故D错误.
故选B.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与Cl2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1)方法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方法二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若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方法一中的反应只有钠离子和一半的氯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则离子反应为2ClO3-+4H++2Cl-=2ClO2↑+Cl2↑+2H2O,
故答案为:2ClO3-+4H++2Cl-=2ClO2↑+Cl2↑+2H2O;
(2)2NaClO3+H2O2+H2SO4=2ClO2↑+O2↑+2Na2SO4+2H2O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被氧化,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转移1个电子,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该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被氧化,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转移2个电子,其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H2O2;2.24;.
(3)根据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1:3,由Cl到ClO-,失去1个电子,由Cl到ClO3-,失去5个电子,一共失去1+3×5=16个电子;由Cl到Cl-,得到1个电子,需要16个原子才能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16:(1+3)=4:1,故答案为:4:1.
解析
解:(1)方法一中的反应只有钠离子和一半的氯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则离子反应为2ClO3-+4H++2Cl-=2ClO2↑+Cl2↑+2H2O,
故答案为:2ClO3-+4H++2Cl-=2ClO2↑+Cl2↑+2H2O;
(2)2NaClO3+H2O2+H2SO4=2ClO2↑+O2↑+2Na2SO4+2H2O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被氧化,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转移1个电子,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该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被氧化,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转移2个电子,其转移电子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H2O2;2.24;.
(3)根据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1:3,由Cl到ClO-,失去1个电子,由Cl到ClO3-,失去5个电子,一共失去1+3×5=16个电子;由Cl到Cl-,得到1个电子,需要16个原子才能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16:(1+3)=4:1,故答案为:4:1.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需将水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自来水在Cl2消毒中发生Cl2+H2O=HCl+HClO,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破坏细菌的结构,从而杀死细菌,达到消毒目的,如果将刚从自来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直接养鱼,里面的次氯酸和盐酸没有分解,就会将鱼致死,放在阳光里晒一下就是为了将次氯酸分解和使盐酸挥发出去,2HClO2HCl+O2↑,最终也就是除去水中的游离氯.
故选B.
分别加入适量下列物质,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钠和碘化钾不反应,所以没有碘单质,则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故A错误;
B.铁具有还原性,不能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所以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故B错误;
C.盐酸和碘化钾不反应,所以没有碘单质生成,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故C错误;
D.氯水中氯气和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碘与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故D正确;
故选D.
适量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淀粉碘化钾试纸遇碘水变蓝色,故A不选;
B、溴化钠溶液不会与KI反应,不能生成单质碘,即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B选;
C、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C不选;
D、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D不选.
故选B.
(2014秋•上海校级期末)学习化学我们要注意很多物质和变化过程中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氯水放久了会逐渐由黄绿色变成几乎无色
②AgBr见光分解会生成浅黄色的银
③KI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
④溴水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无色
⑤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呈紫色.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因新制氯水中:Cl2+H2O⇌HCl+HClO,氯水放久了因2HClO2HCl+O2↑,溶解的Cl2逐渐全部反应最终变成稀盐酸,盐酸为无色,故①正确;
②因AgBr见光分解:2AgBr2Ag+Br2,Ag 是黑色小颗粒,故②错误;
③因单质碘才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KI溶液中I-不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故③错误;
④因溴水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溴从水中转移到CCl4中,CCl4因溶解溴呈橙红色,故④错误;
⑤因钾的焰色反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故⑤正确;
故选:B.
“XYn”表示不同卤素之间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卤素互化物 (非金属性:X<Y),其化学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ICl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ICl+H2O=HCl+HIO,碘元素化合价由+1→+1,氯元素化合价由-1→-1,化合价均未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电离常数K=c(IF4+)•c(IF6-)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则常数越大,故B错误;
C、BrCl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溴具有氧化性,BrCl与Zn反应生成ZnCl2和ZnBr2,故C正确;
D、XYn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但组成上XYn是由不同的原子间以极性共价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在MgCl2、Cl2、Ca(ClO)2、HClO2、( )、Cl2O7的排列中,括号内应填入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MgCl2、Cl2、Ca(ClO)2、HClO2、Cl2O7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0、+1、+3、+7,括号内应填入的物质中Cl的化合价界于+3和+7之间,即+5价的氯酸钾即可;
故选D.
(2015秋•张家口月考)已知BrCl能发生下列反应:nBrCl+2M=MCln+MBrn(M为+n价的金属元素),BrCI+H20=HCl+HBrO,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中信息,BrCl能与金属、水反应,其性质与卤素的单质相似,故A正确;
B.BrCl和M反应时,Br元素化合价降低,Cl元素化合价不变,BrCl只做氧化剂,故B错误;
C.由BrCl与水反应的特点可知BrCl+2NaOH=NaCl+NaBrO+H2O,故C正确;
D.BrCl的氧化性介于氯与溴之间,跟FeSO4溶液反应,会把Fe2+氧化成Fe3+,故D错误.
故选A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