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漂白品红溶液,二氧化硫被溴、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这两种物质褪色,二氧化硫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次氯酸等物质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故B正确;

C.漂白粉和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是利用其氧化性,活性炭的漂白性是利用其吸附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其漂白原理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盐酸和硫酸没有漂白性,所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SO2通入品红溶液

B碘酒滴定淀粉溶液

CSO2通入KMnO4/H+溶液中

DCl2通入NaOH溶液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溶液颜色有变化,故A不选;

B.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溶液由颜色变化,故B不选;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溶液有颜色变化,故C不选;

D.氯气和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所以溶液没有颜色变化,故D选;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运用已有的Na2O2和CO2反应的知识进行迁移,认为Na2O2也可和SO2反应,反应式可能为2Na2O2+2SO2=2Na2SO3+O2,为此设计如下一套装置,来验证Na2O2和SO2的反应产物.如图安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并滴入适量浓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①处酒精灯,不久,观察到①处产生大量气体;③处两通管管壁发热,管内药品的颜色变化为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色.

(2)在反应过程中如何用较简便的操作证明反应产生了O2______

(3)⑥处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从什么现象可证明收集的气体中已不含SO2______

(4)待反应结束后,取两通管内少量固体,装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时未产生气体,如何证明产物中有Na2SO3______

(5)待反应结束后,取两通管内少量固体,装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分析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淡黄

打开④处U型管a处橡皮塞,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复燃,说明产生了O2

⑤处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氧气中不混有二氧化硫

加入盐酸,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则证明产物中含有Na2SO3

由于过氧化钠有氧化性,反应过程中有部分亚硫酸钠被氧化为Na2SO4和BaCl2反应产生难溶于盐酸的BaSO4

解析

解:(1)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反应后生成的Na2SO3、Na2SO4都为白色固体.故答案:管内药品的颜色变化为淡黄色变成白色

      (2)检验O2的方法是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故答案: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⑥中水面的上方,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反应产生了O2 

      (3)检验SO2的方法是用品红溶液;故答案:⑤处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氧气中不混有二氧化硫

      (4)检验的方法通常为加盐酸,看生成气体的性质,故答案:加入盐酸,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则证明产物中含有Na2SO3  

        (5)过氧化钠有氧化性,能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故答案:由于过氧化钠有氧化性,反应过程中有部分亚硫酸钠被氧化为Na2SO4和BaCl2反应产生难溶于盐酸的Ba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

(1)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

(2)如图所示,将硬质玻璃管改装为燃烧管.挤压软塑瓶壁,向装有固体B的锥形瓶中加入溶液A,同时往燃烧管中通入气体C并点燃,可看到明显的燃烧现象(金属网用以防止气体混合爆炸).

①用此装置模拟工业合成盐酸,则关于试剂选择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管口可观察到______色火焰.

②若溶液A为饱和食盐水,气体C为氧气,燃烧管内观察到明亮火焰与浓烈的黑烟,则固体B为______(填化学式).此火焰温度极高,常用于切割焊接金属.

正确答案

解:(1)a、品红试液是红色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漂白原理是:SO2与品红反应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遇热分解又生成SO2和品红,又恢复红色,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SO2与品红反应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遇热分解又生成SO2和品红;

b、氢氧化钠遇到酚酞也是红色的,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红色消失,反应原理是:SO2+OH-=HSO3-,故答案为:SO2+OH-=HSO3-

c、碘单质遇到淀粉变为蓝色,二氧化硫能将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SO2+I2+2H2O=H2SO4+2HI,从而使蓝色消失,故答案为:碘;SO2+I2+2H2O=H2SO4+2HI;

(2)a、装置中塑料瓶中的液体被挤压可以进入固体B中反应,生成一种密度小的气体氢气,才能使得燃烧反应在上方进行,所以a错误;

b、该装置不需加热即可获得氯气,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需加热才能发生,故b错误;

c、金属铁和硝酸反应不会产生氢气,故c错误;

d、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氯气,氯气和氢气燃烧可以获得氯化氢,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被水吸收而获得盐酸,故d正确.

故答案为:d;苍白色;

(3)碳化钙和水反应就会生成乙炔,乙炔气体燃烧火焰明亮并产生浓烈的黑烟,故答案为:CaC2

解析

解:(1)a、品红试液是红色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漂白原理是:SO2与品红反应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遇热分解又生成SO2和品红,又恢复红色,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SO2与品红反应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遇热分解又生成SO2和品红;

b、氢氧化钠遇到酚酞也是红色的,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红色消失,反应原理是:SO2+OH-=HSO3-,故答案为:SO2+OH-=HSO3-

c、碘单质遇到淀粉变为蓝色,二氧化硫能将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SO2+I2+2H2O=H2SO4+2HI,从而使蓝色消失,故答案为:碘;SO2+I2+2H2O=H2SO4+2HI;

(2)a、装置中塑料瓶中的液体被挤压可以进入固体B中反应,生成一种密度小的气体氢气,才能使得燃烧反应在上方进行,所以a错误;

b、该装置不需加热即可获得氯气,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需加热才能发生,故b错误;

c、金属铁和硝酸反应不会产生氢气,故c错误;

d、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氯气,氯气和氢气燃烧可以获得氯化氢,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被水吸收而获得盐酸,故d正确.

故答案为:d;苍白色;

(3)碳化钙和水反应就会生成乙炔,乙炔气体燃烧火焰明亮并产生浓烈的黑烟,故答案为:CaC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BaCl2的水溶液中通入SO2未见沉淀,把其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NH2,另一份B通入Cl2则(  )

A只有中A产生沉淀BaSO4

B只有B中产生沉淀

C都产生沉淀

D都有不产生沉淀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通入氨气,会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和氯化钡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硫酸钡沉淀;另一份B通入Cl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和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即两份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KMnO4酸性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除①以外

D全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SO2和CO2

②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溶液氧化生成单质(有黄色沉淀生成),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H2S溶液区别SO2和CO2

③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溶液褪色),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KMnO4酸性溶液区别SO2和CO2

④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水氧化(溶液褪色),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氯水区别SO2和CO2

⑤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此性质,所以能利用品红溶液区别SO2和CO2

所以,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溶液有:②③④⑤,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省从2013年12月1日零时起,车用汽油升级为“国Ⅳ”标准,汽油中的硫含量下降三分之二,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有了大大的改善,SO2可以用Fe( NO33溶液吸收,某化学兴趣小组对SO2和 Fe( NO33 溶液的反应[0.1mol/L的Fe(NO33 溶液的 pH=2]做了相应探究.

探究Ⅰ:

(1)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mL 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①配制1mol/L的Fe(NO33溶液,需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Fe(NO3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再经过洗涤、定容、摇匀可配得溶液,请回答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操作方法______

②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该同学设计求余酸的物质的量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重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Na2S溶液后,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Ⅱ: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SO2与Fe3+反应;

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猜想3:______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证明该猜想1中生成的还原产物,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请分析该同学做法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②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______ (填序号).

a.1mol/L稀硝酸  b.pH=1的FeCl3溶液 c.6.0mol/L NaNO3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正确答案

解:(1)①若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上,会使少量溶液滞留在刻度线以上而导致定容时有偏差;由于容量瓶劲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底部要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不能碰到容量瓶口;

②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铜作还原剂,硫酸作氧化剂,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H2SO4(浓)+CuCuSO4+2H2O+2SO2↑,

故答案为:2H2SO4(浓)+CuCuSO4+2H2O+2SO2↑;      

③A.将装置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由于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碱石灰会吸收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称量后计算不准确,故A错误;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Na2S溶液后,二氧化硫中+4价的硫和硫化钠中-2价硫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零价的硫单质,可通过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进行二氧化硫的气体体积测定,故B正确;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二氧化硫在饱和NaHSO3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可以用排水量气方法进行二氧化硫的气体体积测定,故C正确;

故答案为:A;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先通入氮气,将空气排出,操作为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故答案为: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3)猜想3:两种离子都氧化二氧化硫,即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故答案为: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SO2+2Fe3++2H2O═BaSO4↓+4H++2Fe2+;( 可分步写SO2+2Fe3++2H2O═SO42-+4H++2Fe2+,Ba2++SO42-═BaSO4↓),证明该猜想1中生成的还原产物,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该同学做法错误,因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故答案为:Ba2++SO2+2Fe3++2H2O═BaSO4↓+4H++2Fe2+;( 可分步写SO2+2Fe3++2H2O═SO42-+4H++2Fe2+,Ba2++SO42-═BaSO4↓;不正确;SO2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②按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实验中c(NO3-)=3mol/L,则可用6.0mol•L-1NaNO3和0.2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代替,

故答案为:c;

解析

解:(1)①若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上,会使少量溶液滞留在刻度线以上而导致定容时有偏差;由于容量瓶劲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底部要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不能碰到容量瓶口;

②铜和热的浓硫酸反应铜作还原剂,硫酸作氧化剂,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H2SO4(浓)+CuCuSO4+2H2O+2SO2↑,

故答案为:2H2SO4(浓)+CuCuSO4+2H2O+2SO2↑;      

③A.将装置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由于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碱石灰会吸收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称量后计算不准确,故A错误;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Na2S溶液后,二氧化硫中+4价的硫和硫化钠中-2价硫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零价的硫单质,可通过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进行二氧化硫的气体体积测定,故B正确;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二氧化硫在饱和NaHSO3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可以用排水量气方法进行二氧化硫的气体体积测定,故C正确;

故答案为:A;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先通入氮气,将空气排出,操作为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故答案为: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3)猜想3:两种离子都氧化二氧化硫,即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故答案为: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SO2+2Fe3++2H2O═BaSO4↓+4H++2Fe2+;( 可分步写SO2+2Fe3++2H2O═SO42-+4H++2Fe2+,Ba2++SO42-═BaSO4↓),证明该猜想1中生成的还原产物,某同学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该同学做法错误,因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故答案为:Ba2++SO2+2Fe3++2H2O═BaSO4↓+4H++2Fe2+;( 可分步写SO2+2Fe3++2H2O═SO42-+4H++2Fe2+,Ba2++SO42-═BaSO4↓;不正确;SO2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②按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实验中c(NO3-)=3mol/L,则可用6.0mol•L-1NaNO3和0.2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代替,

故答案为: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下图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 (  )

AA正确

BB正确

CC正确

DD正确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褪色,X气体只可能是SO2或Cl2

关闭活塞K,若X气体为S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后发生反应:SO2+2NaHCO3═Na2SO3+2CO2+H2O,SO2被吸收而放出CO2,所以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若X是Cl2,Cl2通入饱和NaCl溶液时,Cl2不能被吸收,也无CO2气体放出.

显然只有A符合,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和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

AH2O2

BSO2

CO3

DHClO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因H2O2具有强氧化性,则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B.SO2不具有强氧化性,它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

C.因O3具有强氧化性,则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D.因HClO具有强氧化性,则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显然只有B的漂白原理与其他几种不同,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棚内,在棚的一端放一口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而不烂,且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就是(  )

A硫的还原性

B硫的漂白性

C二氧化硫的酸性

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则银耳被漂白,只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有关,与S的还原性、漂白性及二氧化硫的酸性无关,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

ABaSO4

BFeS

CBaSO3

DS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发生2Fe3++SO2+2H2O═SO42-+4H++2Fe2+

SO42-+Ba2+═BaSO4↓,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气体,仍无沉淀生成,则该气体可能为(  )

AO3

BNH3

CCl2

DHI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SO42-离子,生成沉淀BaSO4,故A不选;

B.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SO32-离子,生成沉淀BaSO3,故B不选;

C.Cl2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SO42-离子,生成沉淀BaSO4,故C不选;

D.HI与二氧化硫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故D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盐酸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甲烷、盐酸、二氧化碳都不和品红溶液反应,所以都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中三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物质,他们所描述的物质是(  )

AHCl

BS02

CCO2

DCl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HCl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A错误;

B、SO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B正确;

C、CO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C错误;

D、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不是酸雨的形成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漂白性的是(  )

ASO2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乙烯使溴水退色

C氯水使石蕊先变红,又退色

DSO2使NaOH酚酞溶液退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氧化成硫酸,自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是因为高锰酸钾发生反应而褪色,故A错误;

B、乙烯可以和溴水之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无色的卤代烃,故B错误;

C、氯水中含有氢离子,显示酸性,能使石蕊变红,其中还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石蕊变红后又退色,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氢氧化钠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性消失,红色会退去,故D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