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因浓硫酸可干燥二氧化硫,故B正确;
C、根据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这是由于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H2SO3,故C正确;
D、因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化合价升高,具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A.
二氧化硫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漂白剂,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发生加成反应而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又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为避免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过标准要求,从而引起食用者的不良反应,漂白剂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及二氧化硫残留量.
(1)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分别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减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减弱的原因:______.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利用
如图所示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
(3)该课外活动小组欲证明“雪耳”是用二氧化硫漂白而成,请你帮助设计出实验步骤.
正确答案
解:(1)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分别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减弱,是因为氯气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42-,故答案为:Cl2+SO2+2H2O=4H++2Cl-+SO42-;
(2)因有SO2的能使品红褪色,但这种漂白不稳定,加热品红又恢复为红色,冷却后又褪成无色;故答案为: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3)可以将雪耳捣细,向其中加入氧化剂硝酸,然后滴加氯化钡,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将雪耳捣细,粉末溶于浓硝酸,过滤,取滤液少许,在其中滴入几滴氯化钡,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解析
解:(1)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分别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物质,漂白效果会明显减弱,是因为氯气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4H++2Cl-+SO42-,故答案为:Cl2+SO2+2H2O=4H++2Cl-+SO42-;
(2)因有SO2的能使品红褪色,但这种漂白不稳定,加热品红又恢复为红色,冷却后又褪成无色;故答案为: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3)可以将雪耳捣细,向其中加入氧化剂硝酸,然后滴加氯化钡,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将雪耳捣细,粉末溶于浓硝酸,过滤,取滤液少许,在其中滴入几滴氯化钡,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故①不符合;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是酸性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都可以有此现象;故②不符合;
③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恢复红色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氯气等 强氧化性气体;故③不符合;
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故④不符合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气体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是二氧化硫;故⑤符合;
故选D.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请回答:
(1)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若X为品红溶液,可观察到装置①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______性.
(3)若X为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装置①中溶液变红,说明SO2的水溶液显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4)若X为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可观察到装置①中无明显现象.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SO2最终被氧化为SO42-.
正确答案
解:(1)二氧化硫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先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故答案为:漂白;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显酸性,故答案为:a;
(4)根据题意,该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硫反应,但可以与硫酸根形成沉淀,所以应该是强酸的可溶性钡盐,故答案为:BaCl2;
解析
解:(1)二氧化硫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先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故答案为:漂白;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显酸性,故答案为:a;
(4)根据题意,该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硫反应,但可以与硫酸根形成沉淀,所以应该是强酸的可溶性钡盐,故答案为:BaCl2;
下列对SO2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为亚硫酸的酸酐,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气、高锰酸钾等物质氧化,故D正确;
故选B.
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点为中性,只有水,导电性最差,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恰好反应时消耗二氧化硫112mL,n(SO2)==0.005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原溶液中硫化氢为0.01mol,通入336mL二氧化硫时,溶液中亚硫酸为0.01mol,亚硫酸的浓度与原氢硫酸浓度相等,二者都是二元酸,溶液中亚硫酸pH值更小,故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更强,故B错误;
C.ab段pH在增大,由酸性到中性,则发生的反应是SO2+2H2S=3S↓+2H2O,故C正确;
D.由图可知,112mLSO2与硫化氢恰好完全反应,则n(SO2)==0.005mol,由方程式可知n(H2S)=0.01mol,则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故D错误.
故选C.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不是酸性的表现,故A错误;
B、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具有碱的通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B正确;
C、金属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导致切面变暗,故C正确;
D、常温下,金属铁和金属铝遇到浓硝酸、浓硫酸会钝化,铁、铝容器可以装浓硫酸,故D正确.
故选A.
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至饱和,此过程无明显实验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溶液变浑浊.加入的这种物质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O2具有还原性,能被Fe3+离子氧化为SO42-离子,所以再向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生成BaSO4沉淀,故A不选;
B、BaCl2溶液中含有Cl-离子,加入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故B不选;
C、SO2为酸性气体,与氨水反应生成SO32-离子,SO32-离子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故C不选;
D、NH4Cl溶液与BaCl2溶液、H2SO3都不反应,加入NH4Cl溶液后溶液中没有较多的SO42-离子或SO32-离子,则不会生成沉淀,故D选.
故选D.
SO2 气体通入BaCl2 无沉淀产生,但分别加入①NH3•H2O 水 ②氯水 ③H2S 溶液三种溶液均有沉淀产生这些沉淀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因盐酸酸性大于亚硫酸的酸性,二者不反应,
①NH3有沉淀生成,是因二氧化硫与氨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②Cl2水有沉淀生成,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③H2S有沉淀,是因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
故选C.
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如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无色物质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故选C.
向FeCl3和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SO2,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故A错误;
B、反应中溶液由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三价铁变化为二价铁,该实验表明FeCl3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
C、反应后生成硫酸酸性增强,故C正确;
D、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溶液中被三氯化铁氧化为硫酸,三氯化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盐,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故D错误;
故选C.
写出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2SO2+O22SO3
解析
解: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
故答案为:2SO2+O22SO3.
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为亚硫酸的酸酐,故A错误;
B.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导致酸雨,故B错误;
C.SO2能漂白某些物质,如品红,说明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中S元素为+4价,为中间价态,则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故D正确;
故选D.
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二氧化硫直接通入水中得到的是亚硫酸;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二氧化硫发生氧化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故选: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生成碱和氢气,故A错误;
B.漂白粉金属利用其氧化性杀菌消毒,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二者原理不同,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和次氯酸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钙,故C错误;
D.二者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1-,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