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KMnO4溶液和NaOH溶液都能吸收SO2,但KMnO4不能吸收CO2.KMnO4与SO2反应后会褪色.品红不可以用来除去SO2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和浓硫酸的反应中有SO2和CO2的存在:可供选择的药品:品红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盐酸,NaCl溶液

(1)请写出A中反应方程式:______

(2)B中所装的药品是:______

(3)C中所装的药品是:______

(4)D中所装的药品是:______

(5)E中所装的药品是:______

(6)证明产物中有SO2的现象是:______

(7)证明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C+2H2SO4(浓) CO2↑+2SO2↑+2H2O;

品红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石灰水

B中品红溶液褪色

D中品红不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解:(1)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 2H2SO4(D浓) 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2)因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可用品红溶液鉴定二氧化硫.所以应先坚定二氧化硫的存在,B中所装的药品是品红溶液.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

(3)防止二氧化硫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所以应先除去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故答案为:酸性KMnO4溶液;

(4)为防止二氧化硫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应先确定没有二氧化硫存在的情况下,才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应先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是否还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品红溶液;

(5)在确定没有二氧化硫的条件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

(6)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果有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就褪色,故答案为:B中品红溶液褪色;

(7)先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D中品红不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

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故A正确;

B.硫酸钙微溶,包裹在碳酸钙的表面,妨碍水垢的处理,应选盐酸或醋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故B错误;

C.C与二氧化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故C正确;

D.CuS、HgS为不溶性物质,则利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为沉淀法,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体现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漂白性是选择有色有机色素结合为无色物质,故A错误;

B、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渐渐变暗,是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银,发生了化学腐蚀,故B正确;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和氢氟酸反应是特性,故C错误;

D、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根离子浓度和钡离子浓度乘积大于溶度积常数,Ksp(BaSO4)小于Ksp(BaCO3),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烟气的脱硫(除SO2)和脱硝(除NOx)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烟气脱硫、脱硝的环境意义是______

(2)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得到一种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______(只写一种);

(3)火力发电厂的燃煤排烟中含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可利用甲烷和NO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其污染,写出CH4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脱硝反应2NH3(g)+NO(g)+NO2(g)=2N2(g)+3H2O(g)△H<0,在低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变大

B.充入NH3,NO和NO2转化率变大,平衡常数变大

C.使用催化剂,达平衡的时问缩短,△H变小

D.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变大,平衡向左移动

(5)使用催化技术利用反应2NO(g)+2CO(g)=N2(g)+2CO2(g),根据传感器在某温度下测得的数据绘制如图.

①前1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

(6)目前科学家正研究以乙烯作为还原剂的脱硝(NO)原理,其脱硝机理及脱硝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为达脱硝最佳效果,你认为应选用的条件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SO2和氮的氧化物(NOx)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烟气脱硫、脱硝的环境意义是防止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发生,故答案为:防止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2)氨水呈碱性,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SO2,生成(NH42SO3 和NH4HSO3,(NH42SO3 和NH4HSO3与磷酸反应生成NH4H2PO4 或

(NH42HPO4 或(NH43PO4,故答案为:NH4H2PO4、(NH42HPO4、(NH43PO4

(3)甲烷和NO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其污染,生成无毒物质N2和CO2、水,反应方程式为2NO2+CH4═N2+CO2+2H2O,

故答案为:2NO2+CH4═N2+CO2+2H2O;      

(4)A.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故A正确;

B.充入NH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它反应物NO和NO2转化率变大,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加快反应达平衡的时问缩短,△H不变,故C错误;

D.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内总压强变大,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一氧化氮的反应速率为v(CO)===5.4×10-3mol/L.s,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所以v(CO2)=v(CO)=5.4×10-3mol/L.s;

根据三段式解答,2NO(g)+2CO(g)=N2(g)+2CO2(g),

起始浓度(mol/L) 10×10-4 36×10-4  0       0

变化浓度(mol/L) 9×10-4  9×10-4  4.5×10-4 9×10-4平衡浓度(mol/L)1×10-4    27×10-4 4.5×10-4 9×10-4 所以K==5×103(mol/L) -1故答案为:5.4×10-3mol/L.s;5×103(mol/L) -1

(6)满足脱硝率高,负载率低,适宜的温度,由图可知,适合条件为350℃、负载率3%.

故答案为:350℃、负载率3%.

解析

解:(1)SO2和氮的氧化物(NOx)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所以烟气脱硫、脱硝的环境意义是防止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发生,故答案为:防止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2)氨水呈碱性,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SO2,生成(NH42SO3 和NH4HSO3,(NH42SO3 和NH4HSO3与磷酸反应生成NH4H2PO4 或

(NH42HPO4 或(NH43PO4,故答案为:NH4H2PO4、(NH42HPO4、(NH43PO4

(3)甲烷和NO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其污染,生成无毒物质N2和CO2、水,反应方程式为2NO2+CH4═N2+CO2+2H2O,

故答案为:2NO2+CH4═N2+CO2+2H2O;      

(4)A.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故A正确;

B.充入NH3,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它反应物NO和NO2转化率变大,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加快反应达平衡的时问缩短,△H不变,故C错误;

D.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内总压强变大,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一氧化氮的反应速率为v(CO)===5.4×10-3mol/L.s,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所以v(CO2)=v(CO)=5.4×10-3mol/L.s;

根据三段式解答,2NO(g)+2CO(g)=N2(g)+2CO2(g),

起始浓度(mol/L) 10×10-4 36×10-4  0       0

变化浓度(mol/L) 9×10-4  9×10-4  4.5×10-4 9×10-4平衡浓度(mol/L)1×10-4    27×10-4 4.5×10-4 9×10-4 所以K==5×103(mol/L) -1故答案为:5.4×10-3mol/L.s;5×103(mol/L) -1

(6)满足脱硝率高,负载率低,适宜的温度,由图可知,适合条件为350℃、负载率3%.

故答案为:350℃、负载率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挤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如果有280mL SO2气体(已折算为标态)进入C装置中,则C中,50mL NaOH溶液的浓度至少为______mol/L才能达到目的.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往第一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二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6)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______,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Fe2+

SO42-

BD

除去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0.25

SO2、Fe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中蓝色褪去

I2+SO2+2H2O→4H++2I-+SO42-

解析

解:(1)2Fe3++SO2+2H2O=2Fe2++SO42-+4H+,SO2气体还原Fe3+反应的产物是Fe2+,SO42-;故答案为:Fe2+、SO42-

(2)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得不到二氧化硫,故A错;

B、浓硫酸虽具有强氧化性,但不能氧化亚硫酸钠,故B正确;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操作不容易控制,故C错;

D、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故D正确.

故选BD;

(3)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刺激性气味,直接排放污染大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可用碱液处理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4)如果有280mL SO2气体(已折算为标态)物质的量==0.0125mol,进入C装置中发生反应为SO2+NaOH=NaHSO3,则C中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0125mol,50mL NaOH溶液的浓度至少==0.25mol/L;

故答案为:0.25;

(5)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Fe2+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方案①,因为A的溶液中含有SO2,SO2也能使KMnO4溶液褪色,Fe2+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I2+SO2+2H2O=2HI+H2SO4,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故答案为:B中蓝色溶液褪色;I2+SO2+2H2O=4H++2I-+SO4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S元素为-l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4FeS2+11O28 SO2+Fe2O3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当该反应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2)实验室中用如图1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实验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试写出一个用如图2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 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 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3)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3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______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填“I”、“Ⅱ”或“Ⅲ”); 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氧化还原反应4FeS2+11O28SO2+2Fe2O3中,化合价升高的Fe、S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该反应生成8mol的二氧化硫,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4mol,所以当该反应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故答案为:Fe、S;11.2;

(2)①氯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即加热固体的方法制氧气,可以让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获得氧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②为确保实验的准确度,要保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量的测定准确,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可以让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充分被后面的装置吸收,故答案为:使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③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及生成三氧化硫的质量是mg,物质的量是,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g,则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则二氧化硫的转化率=×100%;

故答案为:×100%;

(3)①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以和最低价的硫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沉淀S,故答案为:试管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②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氯水中的氯离子产生的作用,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可以是氯水中含有的漂白性物质次氯酸起的作用;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汇总出现硫酸根离子,是二氧化硫在酸性环境下和氯水反应生成的,即SO2+Cl2+2H2O=4H++SO42-+2Cl-,故答案为:Ⅲ;SO2+Cl2+2H2O=4H++SO42-+2Cl-

解析

解:(1)氧化还原反应4FeS2+11O28SO2+2Fe2O3中,化合价升高的Fe、S元素在反应中被氧化,该反应生成8mol的二氧化硫,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4mol,所以当该反应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故答案为:Fe、S;11.2;

(2)①氯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即加热固体的方法制氧气,可以让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获得氧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②为确保实验的准确度,要保证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量的测定准确,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可以让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充分被后面的装置吸收,故答案为:使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③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g,及生成三氧化硫的质量是mg,物质的量是,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g,则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则二氧化硫的转化率=×100%;

故答案为:×100%;

(3)①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以和最低价的硫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沉淀S,故答案为:试管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②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氯水中的氯离子产生的作用,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可以是氯水中含有的漂白性物质次氯酸起的作用;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汇总出现硫酸根离子,是二氧化硫在酸性环境下和氯水反应生成的,即SO2+Cl2+2H2O=4H++SO42-+2Cl-,故答案为:Ⅲ;SO2+Cl2+2H2O=4H++SO42-+2Cl-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有两支盛硝酸钡溶液的试管,向一支里加入盐酸,向另一支里加入烧碱溶液,再同时通入SO2,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两支试管里的沉淀都是亚硫酸钡

BSO2在两个反应中分别表现出还原性和酸

C两支试管里的沉淀都是硫酸钡

D亚硫酸钡在碱性溶液里是不溶解的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硝酸钡溶液加入盐酸,溶液中形成稀硝酸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结合钡离子生成沉淀;

硝酸钡溶液中加入烧碱会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结合钡离子生成沉淀亚硫酸钡.

A、两支试管里的沉淀是硫酸钡、亚硫酸钡,故A错误;

B、SO2在两个反应中分别表现出还原性和酸性,故B正确;

C、两支试管里的沉淀是硫酸钡、亚硫酸钡,故C错误;

D、亚硫酸钡不溶于碱性溶液,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证明一定有二氧化硫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盐酸

⑤通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不能

B都能

C②④⑤

D只有⑤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亚硫酸钙沉淀,二氧化碳气体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错误;

②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氯水和其它的强氧化剂的强氧化性也能使品红褪色,故错误;

③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其它酸性溶液都能使蕊试纸变红,故错误;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盐酸,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盐酸,故错误;

⑤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同时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再滴加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故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CO2与Na2O2的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SO2═2Na2SO3+O2;故答案为:2Na2O2+2SO2═2Na2SO3+O2

(2)要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只需检验出含有SO32-就可以了,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故答案为: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在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时,要考虑到Na2SO3的干扰,因为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硝酸、过氧化钠等氧化成SO4,故答案为:不合理;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也可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解析

解:(1)由CO2与Na2O2的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SO2═2Na2SO3+O2;故答案为:2Na2O2+2SO2═2Na2SO3+O2

(2)要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只需检验出含有SO32-就可以了,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故答案为: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在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时,要考虑到Na2SO3的干扰,因为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硝酸、过氧化钠等氧化成SO4,故答案为:不合理;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也可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秋•营口期末)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SO2是形成酸雨的元凶,它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某实验小组采集酸雨

样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pH,得到了如下数据:

①分析酸雨样品pH变化的主要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②酸雨可导致下列哪些危害______(填字母代号).

a.腐蚀建筑物  b.破坏农作物  c.造成洪涝灾害  d.使土壤、湖泊酸化

(2)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及其化合物扮演着重要角色.

①实验室用于盛放碱性试剂的试剂瓶不用磨口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②教材中有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Na2SiO3饱和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同时分别放置在酒精灯外焰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请据此回答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

(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发现它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因此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①汽车点火启动时产生的尾气是NO污染的主要来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

②把NO气体压缩到1.01×107Pa,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发现气体压强迅速下降.当压强降至原来的时,压强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气体产物为N2O,则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隔一段时间检测,发现pH逐渐减小,酸性增强,发生的反应为:2H2SO3+O2=2H2SO4,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故答案为:2H2SO3+O2═2H2SO4

②因为酸性物质能和很多物质反应,所以酸雨的危害是很多方面的,如: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以及树木枯萎等.

故答案为:abd;

(2)①因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粘合性,使试剂瓶在下次使用时不能打开,其离子反应为SiO2+2OH-═SiO32-+H2O,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

②Na2SiO3饱和溶液含有两种物质水和硅酸钠,要作对比实验来证明是硅酸钠起防火作用,而不是水,

故答案为:与实验b作对照,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Na2SiO3而不是水;

(3)①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N2+O22NO,故答案为:N2+O22NO; 

②由信息可知2NO→N2O,N的化合价降低2价,由氧化还原反应可知,则必有另一变化升高2价,依题意产物为NO2,该反应为3NO=N2O+NO2,此时压强降至原压强的,如果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故答案为:3NO=N2O+NO2

解析

解:(1)①隔一段时间检测,发现pH逐渐减小,酸性增强,发生的反应为:2H2SO3+O2=2H2SO4,酸雨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氧化成H2SO4,使溶液的酸性增强,故答案为:2H2SO3+O2═2H2SO4

②因为酸性物质能和很多物质反应,所以酸雨的危害是很多方面的,如: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以及树木枯萎等.

故答案为:abd;

(2)①因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粘合性,使试剂瓶在下次使用时不能打开,其离子反应为SiO2+2OH-═SiO32-+H2O,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

②Na2SiO3饱和溶液含有两种物质水和硅酸钠,要作对比实验来证明是硅酸钠起防火作用,而不是水,

故答案为:与实验b作对照,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Na2SiO3而不是水;

(3)①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N2+O22NO,故答案为:N2+O22NO; 

②由信息可知2NO→N2O,N的化合价降低2价,由氧化还原反应可知,则必有另一变化升高2价,依题意产物为NO2,该反应为3NO=N2O+NO2,此时压强降至原压强的,如果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故答案为:3NO=N2O+N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排放大量的SO2气体严重污染空气,请回答下列有关SO2的问题:

(1)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

①硫可以发生如上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a=______

②某SO2(g)和O2(g)体系,t1时达到平衡后,若不从外界增减物质,只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

(2)有学者想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用原电池原理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A、B是惰性电极.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______(用A、C表示),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含有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图4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①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5中的______;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______(填序号)(a:=10mL,b:=40mL,c:<10mL,d:>40mL)

③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g•L-1

④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根据图象变化可知,1mol二氧化硫与1mol氧气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2mol三氧化硫放出的热量为akJ,由2SO2(g)+O2(g)⇌2SO3(g)△H=-196.6kJ/mol可知,2mol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2mol三氧化硫放出196.6kJ热量,则生成0.2mol三氧化硫放出19.66kJ热量,

故答案为:19.66;

②根据图象曲线变化可知,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可能为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度,由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由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升高了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所以此时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故答案为:升温;

(2)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则A为负极,A电极发生的反应为:SO2-2e-+2 H2O=4H++SO42-;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带负电荷,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即由A流向C,

故答案为:由A到C;SO2-2e-+2 H2O=4 H++SO42-

(3)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

故答案为:SO2+H2O2=H2SO4

②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把滴定管的胶头部分稍微向上弯曲,再排气泡,所以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空气用c的方法;

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10mL刻度线下方还有40mL有刻度的溶液,另外滴定管50mL刻度线下有液体,因此管内的液体体积>(50.00mL-10.00mL)=40.00mL,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c;d;

③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0.0900mol/L×0.025L)×64g/mol=0.072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0.24g/L,

故答案为:0.24;

④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使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改进的措施为: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故答案为:原因为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解析

解:(1)①根据图象变化可知,1mol二氧化硫与1mol氧气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2mol三氧化硫放出的热量为akJ,由2SO2(g)+O2(g)⇌2SO3(g)△H=-196.6kJ/mol可知,2mol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2mol三氧化硫放出196.6kJ热量,则生成0.2mol三氧化硫放出19.66kJ热量,

故答案为:19.66;

②根据图象曲线变化可知,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可能为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度,由于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着逆向移动,由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升高了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所以此时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故答案为:升温;

(2)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则A为负极,A电极发生的反应为:SO2-2e-+2 H2O=4H++SO42-;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带负电荷,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即由A流向C,

故答案为:由A到C;SO2-2e-+2 H2O=4 H++SO42-

(3)①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

故答案为:SO2+H2O2=H2SO4

②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排气泡的方法:把滴定管的胶头部分稍微向上弯曲,再排气泡,所以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空气用c的方法;

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10mL刻度线下方还有40mL有刻度的溶液,另外滴定管50mL刻度线下有液体,因此管内的液体体积>(50.00mL-10.00mL)=40.00mL,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c;d;

③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0.0900mol/L×0.025L)×64g/mol=0.072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0.24g/L,

故答案为:0.24;

④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使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改进的措施为: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故答案为:原因为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烟气的脱硫(除SO2)技术和脱硝(除NOx)技术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1)烟气脱硫、脱硝的环境意义是______

(2)一种选择性催化脱硝(NO2)的原理为:6NO2+8NH3 7N2+12H2O

①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反应中每转移3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

②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尾气是平流层中NOx的主要来源.它们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机理为:

Ⅰ、O3O+O2

Ⅱ、NO+O3→NO2+O2

Ⅲ、NO2+O→NO+O2

上述反应中NOx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下表列出了2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原理.

①方法Ⅰ中用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转化为NH4HSO3,是利用了SO2______性质(选填字母编号)

A.漂白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酸性氧化物

②方法Ⅱ主要发生了下列反应:

2CO(g)+SO2(g)═S(g)+2CO2(g)△H1=8.0kJ•mol-1

2H2(g)+SO2(g)═S(g)+2H2O(g)△H2=90.4kJ•mol-1

2CO(g)+O2(g)═2CO2(g)△H3=-566.0kJ•mol-1

某企业脱硫前每天排放含SO2体积分数为m,体积n升的尾气(折算成标准状况),若回收利用,理论上可以回收______克硫一天.

正确答案

解:(1)烟气脱硫、脱硝可以防止酸雨的发生,

故答案为:防止酸雨的发生;

(2)①反应中氨气中的N元素由-3价升高为0价,失去电子被还原,由反应可知,转移24mol电子,生成7mol氮气,则转移3mol电子,生成3mol××22.4L/mol=19.6L,

故答案为:N;19.6L;

②将三个反应加和得到总反应为2O33O2,则反应中NOx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

(3)①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转化为NH4HSO3,为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则体现SO2的酸性氧化物性质,

故答案为:D;

②mnL为二氧化硫的体积,n(S)=n(SO2)==mol,m(S)=mol×32g/mol=g,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烟气脱硫、脱硝可以防止酸雨的发生,

故答案为:防止酸雨的发生;

(2)①反应中氨气中的N元素由-3价升高为0价,失去电子被还原,由反应可知,转移24mol电子,生成7mol氮气,则转移3mol电子,生成3mol××22.4L/mol=19.6L,

故答案为:N;19.6L;

②将三个反应加和得到总反应为2O33O2,则反应中NOx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

(3)①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转化为NH4HSO3,为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则体现SO2的酸性氧化物性质,

故答案为:D;

②mnL为二氧化硫的体积,n(S)=n(SO2)==mol,m(S)=mol×32g/mol=g,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你认为减少酸雨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少用煤作燃料、③燃料脱硫、⑤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了酸雨的形成,

而②把工厂烟囱造高不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则无法有效控制酸雨的形成,

所以减少酸雨可采取的措施是①③④,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科研小组为治理SO2对大气的污染,利用烟气中的SO2为原料制取硫酸.

(1)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2)利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制得NaHSO3溶液.

①常温时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以下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NaHSO3溶液中c(H+)<c(OH-

B.Na2SO3溶液中c(Na+)>c(SO32-)>c(HSO3-)>c(OH-)>c(H+

C.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c(HSO3-)>c(SO32-)>c(OH-)=c(H+

D.当n(SO32-):n(HSO3-)=1:1时,c(Na+)=c(HSO3-)+2c(SO32-

②然后电解该NaHSO3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开始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二氧化硫到硫酸,硫的化合价升高,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所以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H+

故答案为:SO2-2e-+2H2O═SO42-+4H+

(2)①A.NaHSO3溶液呈酸性,则c(H+)>c(OH-),故A错误;

B.Na2SO3溶液因为亚硫酸根水解生成亚硫酸氢根和氢氧根而呈碱性,亚硫酸氢根还水解生成亚硫酸和氢氧根,所以c(OH-)>c(HSO3-),故B错误;

C.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亚硫酸根离子浓度,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得c(Na+)>c(HSO3-)>c(SO32-)>c(H-)=c(OH-),故C正确;

D.当n(SO32-):n(HSO3-)=1:1时,溶液不成中性,所以c(Na+)不等于c(HSO3-)+2c(SO32-),故D错误;

故选:C;

②电解池中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NaHSO3溶液可制得硫酸,硫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阳极是HSO3-溶液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SO42-,则阳极电极反应式是:HSO3-+H2O-2e-=SO42-+3H+

故答案为:HSO3-+H2O-2e-=SO42-+3H+

解析

解:(1)该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被氧化,二氧化硫到硫酸,硫的化合价升高,所以负极上投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所以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H+

故答案为:SO2-2e-+2H2O═SO42-+4H+

(2)①A.NaHSO3溶液呈酸性,则c(H+)>c(OH-),故A错误;

B.Na2SO3溶液因为亚硫酸根水解生成亚硫酸氢根和氢氧根而呈碱性,亚硫酸氢根还水解生成亚硫酸和氢氧根,所以c(OH-)>c(HSO3-),故B错误;

C.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亚硫酸根离子浓度,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得c(Na+)>c(HSO3-)>c(SO32-)>c(H-)=c(OH-),故C正确;

D.当n(SO32-):n(HSO3-)=1:1时,溶液不成中性,所以c(Na+)不等于c(HSO3-)+2c(SO32-),故D错误;

故选:C;

②电解池中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NaHSO3溶液可制得硫酸,硫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阳极是HSO3-溶液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SO42-,则阳极电极反应式是:HSO3-+H2O-2e-=SO42-+3H+

故答案为:HSO3-+H2O-2e-=SO42-+3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答下列问题:

(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危害?

(2)建筑物中的哪些金属受酸雨破坏的程度较小?

(3)为什么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强?

正确答案

解:(1)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NO2+H2O=2HNO3+NO,

酸雨的危害:①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②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等死亡.③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等物质的腐蚀等,

答: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酸雨的危害:①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②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等死亡.③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等物质的腐蚀;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如Cu、Ag等受酸雨破坏的程度较小,因为这些金属不易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此外,合金如不锈钢、铝合金等耐酸雨的能力也较强,

答:不活泼金属Cu、Ag等,不锈钢、铝合金等耐腐蚀的合金;

(3)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所以冬天会有较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此外,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发电厂会燃烧更多的燃料,所以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强,

答: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温度低,会有更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

解析

解:(1)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NO2+H2O=2HNO3+NO,

酸雨的危害:①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②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等死亡.③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等物质的腐蚀等,

答: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酸雨的危害:①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②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等死亡.③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等物质的腐蚀;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如Cu、Ag等受酸雨破坏的程度较小,因为这些金属不易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此外,合金如不锈钢、铝合金等耐酸雨的能力也较强,

答:不活泼金属Cu、Ag等,不锈钢、铝合金等耐腐蚀的合金;

(3)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所以冬天会有较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此外,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发电厂会燃烧更多的燃料,所以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强,

答: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温度低,会有更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