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利用下图装置,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
(1)CO2(SO2) 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2)SO2(SO3,假设SO3为气体)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3)NO(NO2)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将混和气体通入到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该装置中,化学方程式是:
SO2+2NaHCO3=2CO2↑+Na2SO3+H2O
(2)将混和气体通入到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该装置中,化学方程式是:
SO3+2NaHSO3=2SO2↑+Na2SO4+H2O
(3)将混和气体通入到盛有水的该装置中,化学方程式是:
3NO2+H2O=NO+2HNO3
以黄铜矿(CuFeS2)为原料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 +21O28Cu +4FeO+2Fe2O3 + 16SO2(1)若Cu为+2价,则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u需要转移____________ mol 电子。
(2)为综合利用炉气中的大量SO2,下列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用浓硫酸吸收
b.用于制备硫酸
c.高空排放
d.用纯碱溶液吸收制亚硫酸钠
(3)为检验所得矿渣中是否含有FeO、Fe2O3、CuO、Al2O3、SiO2 等氧化物,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矿渣粉末,加入适量浓硫酸后加热,固体全部溶解,得溶液A;将产生的气体通人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由此判断矿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一定没有_________。
②将溶液A稀释后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过量NaOH 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通入过量的CO2, 溶液变浑浊。由此判断出矿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写出通入过量的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③另取一份溶液A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中有红色物质,由此判断矿渣中有_____________ , 写出此步操作中得到红色物质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2.5
(2)bd
(3) ①FeO;SiO2
②Al2O3;AlO2-+CO2+2H2O==Al(OH)3↓+HCO3-
③CuO; Fe+Cu2+==Fe2+ + Cu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
(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证明SO2有___。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证明SO2有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证明SO2有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正确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变红 ;酸性
(3)褪色 ;漂白性
(4)变浑浊 ;氧化
(5)褪色 ;还原
(6)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SO2+ 2NaOH=Na2SO3+H2O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制备SO2气体。①用下列简图,画出制各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①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①原因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因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因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
②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①溶液褪色②溶液褪色③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3)①Na2SO3变质;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
②不是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拥有化学知识可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自信。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一般情况下,合金比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硬度_________(填“大”或“小”)。
②__________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通常,在海水中行驶的轮船船身上装有一定数量的_________(填“锌”或“铜”)块来防止钢铁的腐蚀。自行车的钢圈通常采用_________(填“涂油漆”或“镀Cr”)防腐蚀。
(2)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石灰石与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及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aSO4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选择饮食、正确使用药物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
①摄入酸性食物过多,容易导致血液偏酸,甚至形成“多酸症”,引起人体缺钙、血液粘度增大等,所以需要合理摄入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下列属于酸性食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菠菜 b 胡萝卜 c 鸡蛋 d 猪肉
②抗酸药物的作用是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某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若此抗酸药每片含碳酸钙0.50 g,取此药一片研碎后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mL。
正确答案
(1)①大;②电化学(或吸氧);锌;镀Cr
(2)2CaCO3 + O2 + 2SO22CaSO4 + 2CO2 (3)①cd;②CaCO3+2H+= Ca2+ + CO2↑+H2O;11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1)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
(2) B中可以装下列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NaCl溶液 B.KMnO4溶液 C.盐酸 D.澄清石灰水 E.NaHCO3 溶液 F.碘水
(3) 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5) 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写出SO2与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气体为CO2;气体为SO2;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2)BF
(3)证明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
(4)证明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5)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6)Cl2+SO2+2H2O===4H++2Cl–+SO42-
分析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A的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直玻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置D的U形管中有无色晶体生成,此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B装置的作用很多,除了可以混匀气体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2SO2+O22SO3
(3)SO3(4)吸收尾气;SO2+2OH-==SO32-+2H2O
(5)“略”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填表格
正确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吸收过量的SO2,防止污染环境;SO2+2OH-=SO32-+H2O
(3)
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央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3(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B中,溶液颜色褪去,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填字母)_____________,仍然无法观察到沉淀产生。
A.氨水 B.稀盐酸 C.硝酸钾溶液 D.硫化钠溶液
(3)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若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澄清 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科研单位利用电化学原理用S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下图,含有某种催化剂,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通入SO2的电极为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5)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装置①可完成多种气体的发生、净化和收集,如铜屑与稀硝酸反应
B.装置②中,a为正极,d为阳极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
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气体体积
(6)用铅蓄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铅蓄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Pb -2e-=Pb2+B.铅蓄电池放电时,B极质量减轻,A极质量增加
C.铅蓄电池充电时,A极应与外电源负极相连
D.电解苦卤水时,a电极首先放电的是Br-
正确答案
(1)①相同;2SO2+O22SO3;②SO2+I2+2H2O=4H++2I-+SO42-;③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B
(3)4Cl2+S2O32-+5H2O =2SO42-+8Cl-+10H+
(4)负;SO2-2e-+2H2O=4H++SO42-;2SO2+O2+2H2O=2H2SO4(5)C
(6)D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 探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 品红能溶于酒精形成红色溶液;二氧化硫不溶于酒精也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他们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该实验方案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
(2)改进(1)中的不足之处后,按照完善后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分钟200个气泡的速率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20分钟后溶液仍不褪色。由此可知,起漂白作用的粒子可能为____。
(3)甲同学做如下实验: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的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 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 SO32-和HSO3-,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其理由是___
(4)为了做进一步探究,乙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的水溶液各20 mL于两只小 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分别加入20 mL 0.1 mol/L新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20 mL 0.1 mol/L新配制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结果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溶液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用“多”或“少”填写下表。
②根据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
正确答案
(1)浓硫酸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H2SO3、HSO3-、SO32-
(3)不正确;亚硫酸钠、亚 硫酸氢钠水解都能生成亚硫酸
(4)①少 ;多; 多
②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粒子是亚硫酸根离子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⑴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⑵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
⑶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⑸合并⑷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Cu+2H2SO4CuSO4+SO2↑+2H2O
⑵H2SO4;还原
⑶2NO+O2==2NO2
⑷①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饱和NaHSO3溶液;②甲:SO42-+Ba2+==BaSO4↓,
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
⑸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面粉增白剂主要包括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和过氧化钙两种物质。其中过氧化钙(CaO2)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常用于种子消毒、药物制造、油脂漂白及鱼池增氧等,还可以作为高温氧化剂。已知:过氧化钙与CO2反应有气体生成,而将SO2通入过氧化钙粉末中也有气体生成。有人提出:
CO2、SO2与过氧化钙的反应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O2无强还原性,反应原理不相同。据此设计如下实验操作进行判断。
实验一: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下
(1)试剂A可以选用____________,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装置E用于测定氧气的体积,请在方框中画出装置图。
(3)实验测得装置C中过氧化钙质量增加了m1g,装置D质量增加了m2g,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为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用上述有关测量数据判断,SO2未被氧化、部分被氧化、完全被氧化的V-m1 关系式。未被氧化:__________,部分被氧化:__________, 完全被氧化:__________。若SO2完全被氧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向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以证明过氧化物与SO2反应的特点。
(4)提出假设:
假设1:反应后固体中只有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未被氧化;
假设2:反应后固体中只有_______________,证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5)设计实验,证明假设3是正确的,简要回答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6)实验过程中SO2的通入量直接影响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SO2
(2)
(3)V=7m1/30;0
(5)取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少量水溶解,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原固体中既有亚硫酸钠也有硫酸钠,即Na2O2将SO2部分氧化
(6)若Na2O2有剩余,固体加水溶解时,过氧化钠能将SO32-氧化成SO42-,检验出SO42-时不能说明其是过氧化钠与SO2反应生成的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⑴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⑵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
⑶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⑸合并⑷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Cu+2H2SO4CuSO4+SO2↑+2H2O
⑵H2SO4;还原
⑶2NO+O2==2NO2
⑷①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饱和NaHSO3溶液;②甲:SO42-+Ba2+==BaSO4↓,
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
⑸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盛有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这是因为SO2具有___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下同),C瓶中盛有新制的氯水,观察到氯水褪色,这是因为SO2具有_____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3)D瓶中盛有NaOH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充分反应后,小组同学发现铜和硫酸都有剩余。若想使剩余的铜片溶解,可再加入__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
A.HNO3 B.NaNO3 C.NaHCO3 D.Na2CO3
正确答案
(1)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
(2)C;B
(3)吸收剩余的SO2,防止造成空气污染;SO2+2OH- =SO32-+H2O
(4)AB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32-;
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 H2SO4、1 mol/L NaOH、0.01 mol/L 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正确答案
(1)Na2SO3+H2O
(2)Na2SO3(3)①SO32-、ClO-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