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 共4372题
下列诸项均是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有关的表述,其中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胞质流动是所有活细胞特征,A错误;
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B错误;
C、细胞中叶绿体有颜色,因此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移动可以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C正确;
D、植物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代表细胞代谢的强弱,D错误.
故选:C.
下列是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扦插枝条的种类、处理插条的时间、每根插条上芽的大小和数量等都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都有遵循等量性原则,A正确;
B、健那绿染液为活细胞染料,只能对活细胞染色观察其线粒体分布,B错误;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抽样检测法,C正确;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密度,而非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BD.
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同的细胞器的重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A正确;
B、用蒸馏水浸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使红细胞吸水涨破,然后通过过滤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B正确;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进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C正确;
D、观察线粒体利用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选:C.
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并用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错误;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C错误;
D、观察线粒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叶绿体的结构有两层膜,A错误;
B、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在接受到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故具有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B正确;
C、根瘤菌的固氮基因位于细胞内的质粒上,C错误;
D、胰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因此胰蛋白酶可水解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而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利用高倍镜只能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基粒,A错误;
B、细胞内物质代谢途径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追踪研究,B正确;
C、利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园草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对某些簇生植物不易区分植株数,不适用样方法调查,C错误;
D、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错误.
故选:B.
用显微镜观察生活状态下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时,常用的染色剂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基绿和吡罗红是用来检测核酸的分布,A错误;
B、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B错误;
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色线粒体的活体染料,C正确;
D、斐林试剂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开,A正确;
B、纯化蛋白质可用电泳法、凝胶色谱法,不用纸层析法,B错误;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进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C正确;
D、健那绿染液是活体染色剂,观察线粒体利用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选:BD.
在“观察叶绿体”活动中,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内(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显微镜观察中,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故选:A.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苏丹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属于化合物鉴定,不需要细胞保持活性,A不符合;
B、肝脏研磨液需要将肝脏细胞磨碎提取,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B不符合;
C、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所以细胞是活的,C符合;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洋葱细胞中的DNA和RNA,要用盐酸处理细胞,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从而使细胞失去活性,D不符合.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