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 共4372题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实验①在染色之后,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_________。
(3)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_________。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__。
(4)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阶段反应。
(5)实验④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整个视野中共有40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40×,则视野中能看到_______个细胞。
正确答案
(1)①③
(2)洗去浮色
(3)细胞膜 解离 时间
(4)三
(5)25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A1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A2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________,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B组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脂肪,可观察到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3)在实验C中细胞吸水涨破后,可获得细胞膜,要对其进一步纯化,可采用的方法及其原理是_______。
(4)D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蓝绿 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2)红色
(3)细胞膜与细胞质中的物质质量不同,可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与其它物质分开
(4)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用黑藻作为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黑藻的根细胞可以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可以。黑藻的根细胞内无叶绿体。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③
(2)细胞膜 时间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某高等植物叶片细胞的结构及生理的问题:
(1)该细胞含有的多糖是_________;当该种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能将遗传物质从母本传递给子代的结构是_________(填图中标号并写出名称)。图一所示细胞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一所示细胞在生物体内不能进行细胞增殖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二表示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的物质转变,图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相关的细胞代谢过程,各个代谢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_,有氧呼吸包括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书写)。
(4)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苗”。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红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表所示:根据上述试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
③.由此进一步推出,叶片从黄化恢复正常形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关?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淀粉和纤维素 1线粒体、2叶绿体、3细胞核 健那绿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与此颜色相似的叶绿体会干扰观察
(2)该细胞具有大液泡,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所以不能进行细胞增殖
(3)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内膜 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H2O ④→②
(4)①.研究光对叶绿素的合成及黄化植物恢复正常形态的影响
②.无光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或无光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且类胡萝卜素不分解)
③.无关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强光下,黄化形态可以恢复,但短时间内不能合成叶绿素,即此时植物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A2组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实验观察内容肯定不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些实验用到显微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组和C组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有何不同? 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2)C
(3)A1 A2 D(或AD)
(4)B组试管不用加热,C组试管需要水浴加热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_______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正确答案
(1)幼叶中存在叶绿体,便于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幼根中细胞质流动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不便于观察。
(2)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镜头压破玻片(损坏镜头)的情况。
(3)光照
在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能不能放干了,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能。否则细胞失水皱缩,影响观察。
将浸润在0.3g/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在该过程中充当了________。以下结构或物质属于原生质层的是____________。
A.液泡膜 B.线粒体 C.液泡色素 D.细胞核 E.细胞壁
(2)请在坐标系中绘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
(3)若将装片放在80℃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溶液仍保持0.3g/L)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颜色,应该如何操作显微镜?_______。
(4)藓类小叶是否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____,为什么?____。
正确答案
(1)半透膜 AB
(2)如图
(3)调节光圈、反光镜以改变视野亮度
(4)不是 细胞中有叶绿体,影响染色后的线粒体的观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用连线表示,每项只准选择一次。
(2)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解实验时,画滤液细线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为了防止丙酮和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在研磨和层析分离时应当分别采取的操作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正确答案
(1)
(2)滤液细线均匀且直,滤液干后重复2-3次 研磨时研钵上加开洞的纸盖 层析装置要加培养皿盖
(3)如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