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液
- 共336题
“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血同源
正确答案
E
解析
[解析] 血液与津液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任何一方大量丧失,都可以引起另一方的亏耗。
“肺为水之上源”指的是
A.肺气宣发,布散津液
B.肺气肃降,有利大肠吸收津液
C.辅助心君,转输气血津液
D.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与精解] 本题主要考查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以及朝百脉、主治节。其中,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气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并且主司腠理开合,以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代谢后的水液,经肾和膀胱气化后,排除体外。即肺通过宜发肃降功能和通调水道功能调节着人体水液代谢,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肺主呼吸,使人体的呼吸运动有节奏地一呼一吸
B.肺的宣发肃降,调节着津液的代谢
C.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D.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
E.排出体内的浊气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病人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百合固金汤
B.定喘汤
C.养阴清肺汤
D.清燥救肺汤
E.麦门冬汤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评析] 养阴清肺汤由生地、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组成,有养阴清肺的功用,治疗白喉;增液汤由玄参、生地、麦冬组成,有滋阴清热,润燥通便的功用,治疗阳明温病,证见大便秘结;百合固金汤由生地、熟地、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甘草、玄参、桔梗组成,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用,治疗肺.肾阴虚,证见咳痰带血,咽喉燥痛,骨蒸潮热等,所治的阴虚脏腑在于肺肾;麦门冬汤由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组成,有滋养肺胃,降逆和中的功用,治疗肺阴不足和胃阴不足,证见咳逆上气,或咳吐涎沫,气逆呕吐等。方中粳米、大枣补脾益胃,使中气健运,则津液自能上输于肺,于是胃得其养,此即“培土生金”之意。
下列选项中,气不能固摄的物质是
A.血液
B.汗液
C.唾液
D.精液
E.水谷
正确答案
E
解析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对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固摄皿液,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水谷,即饮食物,是后天水谷精微的基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入胃,才能转化为精微,并经脾气运化而营养周身。水谷入胃是流动的,通降下行的,不属于需要固摄的物质。而血液、精液则需固摄而不能妄泄,汗液和唾液亦是被气的固摄作用所调控而适时适量地外散或外吐,但汗液不可妄泄,唾液亦不应吐出过多。故A、B、C、D均为干扰项。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的物质是______。
A.津
B.精
C.液
D.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在津液中,津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液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
阴虚证可见
A.渴喜冷饮
B.渴喜热饮
C.渴不欲饮
D.渴不多饮
E.但欲漱水不欲咽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题思路] 阴虚证应为渴不多饮,因阴虚津液不足,不能上承于口,故觉口渴,而阴虚所生内热耗津不多,故不多饮。温病热入营分耗伤营阴,故渴,但热邪蒸腾营阴上承,则饮水不多。[命题规律] 考查“异常渴饮的临床意义”。必须掌握。
津液不包括
A.精血
B.涕泪
C.汗液
D.唾液
E.脑脊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风邪的特性是
A.炎上动血
B.重浊黏滞
C.善行数变
D.干涩伤津
E.收引凝滞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燥邪干涩,易伤津液;风邪其性善行而数变。
越鞠丸治六郁,方中为什么没有治痰郁的专药
正确答案
越鞠丸治六郁证。方中所用香附、川芎、栀子、神曲、苍术,分别用治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而痰之生,与气郁、湿郁相关。方中香附行气解郁,则气流畅,津液自能流通;苍术燥湿运脾,痰浊亦无由以生。故行气可以消痰,燥湿可祛痰,方中也就无需另加化痰专品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