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分析
- 共1623题
大海公司2011年生产甲产品,计划产量为2000件,计划单位成本为150元,实际产量为25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为245000元。假定将甲产品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2011年甲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A.34.7%(超支)
B.34.7%(节约)
C.40%(超支)
D.40%(节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2011年甲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2500×150-245000=130000(元),降低率=130000÷(2500×150)=34.7%。
(二)
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该公司生产经营A产品,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0元(不含税),单位成本为350元。2009年3月份该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有:
(1)向本市某商场销售A产品60台,价税款收妥存入银行。
(2)按合同规定销售给外地某单位A产品80台,产品已发出,价税款尚未收到。
(3)以银行存款支付A产品,广告费5000元。
(4)支付当月短期借款利息费用2000元。
(5)支付业务招待费等管理费用5800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公益性捐赠款1500元。
(7)当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1675元,所得税当即以银行存款缴纳。不考虑其他冈素。
假设该公司“应交税费”账户月初无余额,则“应交税费”账户3月的余额为( )元。
A.贷方余额11900
B.借方余额11900
C.贷方余额13575
D.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增值税计算
[解析] 第(1)项增值税为500×60×17%=5100(元),第(2)项增值税为500×80×17%=6800(元),且都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故应交税款总额为:5100+6800=1900(元)。故选A。
具有大众化程度高、渗透性强以及表现力丰富等优势,能够以较低的单位成本将产品信息传播到目标市场的一种促销方式是()
A.广告促销
B.人员促销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欲引进生产线,预计年产量为800万件,若引进甲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4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6元;若引进乙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5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4元,则( )。
A.应该引进甲生产线
B.应该引进乙生产线
C.甲乙生产线都不引进
D.无法判断应该引进哪一条生产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甲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发出某产品100台,委托乙企业代销,该产品单价 1000元,单位成本8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运费2000元,月末收到乙企业代销清单,已销售出该产品80台,款项尚未收到。按与乙企业的代销协议规定,按代销收入的6%支付代销手续费,乙企业交来代销清单上列明的代销商品款为8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3600元。则甲企业在收到乙企业代销清单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委托代销商品 8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B.借:应收账款 93600 贷:主营业务收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C.借:主营业务成本 64000 贷:委托代销商品 64000
D.借:营业费用 4800 贷:应收账款 4800
E.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应收账款 93600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委托代销商品的账务处理。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1年度财务报告于20×1年4月1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报出前有关情况和业务资料如下:
(1)甲公司在20×2年1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
①20×1年7月1日,甲公司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乙公司代销B产品200件,售价为每件10万元,按售价的5%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由乙公司从售价中直接扣除)。当日,甲公司发了B产品200件,单位成本为8万元。甲公司据此确认应收账款19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销售收入2000万元,同时结转销售成本1600万元。
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转来的代销清单,B产品已销售100件,同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尚未收到乙公司代销B产品的款项。当日,甲公司确认应收账款170万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元。
②20×1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销售C产品一批,售价为2000万元,成本为1560万元。当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丙公司预付货款1000万元存入银行。20×1年12月31日,该批产品尚未发出,也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据此确认销售收入10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780万元。
③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拥有丁公司60%表决权的股份。当日,如将该投资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500万元,预计相关税费为20万元;如继续持有该投资,预计在持有期间和处置时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总额为1450万。甲公司据此于20×1年12月31日就该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300万元。
(2)20×2年1月1日至4月10日,甲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资料如下:
①20×2年1月12日,甲公司收到戊公司退回的20×1年12月从其购入的一批D产品,以及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相关证明。当日,甲公司向戊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D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销售成本为240万元。至20×2年1月12日,甲公司尚未收到销售D产品的款项。
②20×2年3月2日,甲公司获知庚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预计应收庚公司款项300万元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甲公司在20×1年12月31日已被宣告知庚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可能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因而相应计提了坏账准备180万元。
(3)其他资料:
①上述产品销售价格均为公允价格(不含增值税);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除特别说明外,所有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②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2年2月28日完成.在此之前发生的20×1年度纳税调整事项,均可进行纳税调整;假定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③甲公司按照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要求:
中判断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逐笔编制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合并编制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资料①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贷:应收账款 351
借:库存商品 2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4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6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资料②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
贷:坏账准备 1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120×25%)
(5)合并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2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27.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2.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2.75
解析
暂无解析
ABC公司的一种新型产品原有信用政策N/30,每天平均销量为20个,每个售价为75元,平均收账天数40天;公司销售人员提出了新的政策,以便促销产品,新的政策包括改变信用政策:“2/10,N/50”,同时以每个60元的价格销售,预计改变政策后每天能多售出 60个,估计80%的客户会享受折扣,预计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企业资本成本率为10%,存货单位变动年储存成本是9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25元,该新型产品的每个购买价格为50元。
要求:
(1) 计算公司该产品改变政策前后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次数;
(2) 若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存货正常交货期为10天,延迟交货1天的概率为0.2,延迟交货2天的概率为0.1,不延迟交货的概率为0.7,计算合理的保险储备和再订货点;
(3) 按照上面确定的经济订货量和再订货点进行采购,综合判断应否改变政策。
正确答案
原政策:
年销量=B0×CF0=GB00(个)
经济订货量=(B×GB00×BBE/I)A/B=F00(个)
订货次数=GB00/F00=AB(次)
新政策:
年销量=H0×CF0=BHH00(个)
经济订货量=(B×BHH00×BBE/I)A/B=AB00(个)
订货次数=BHH00/AB00=BD(次)
(B)改变政策前:
每天需要量B0个,正常交货期内需要量=A0×B0=B00(个)
若延期交货A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AA×B0=BB0(个)
若延期交货B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AB×B0=BD0(个)
不设保险储备(即B=0)时:
再订货点=B00+0=B00(个)
缺货量S=(BB0-B00)×0.B+(BD0-B00)×0.A=H(个)
相关成本TC(S, B)=E×H×AB=DH0(元)
保险储备为B0个(即B=B0)时:
再订货点=B00+B0=BB0(个)
缺货量S=(BD0-BB0)×0.A=B(个)
相关成本TC(S, B)=E×B×AB+B0×I=C00(元)
保险储备为D0个(即B=D0)时:
再订货点=B00+D0=BD0(个)
缺货量S=0
相关成本TC(S, B)=D0×I=CF0(元)
所以合理保险储备为B0个,再订货点为BB0个。
改变政策后:
每天需要量H0个,正常交货期内需要量=A0×H0=H00(个)
若延期交货A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AA×H0=HH0(个)
若延期交货B天,则交货期内的需要量=AB×H0=IF0(个)
设保险储备(即B=0)时:
再订货点=H00+0=H00(个)
缺货量S=(HH0-H00)×0.B+(IF0-H00)×0.A=CB(个)
相关成本TC(S, B)=E×CB×BD=CHD0(元)
保险储备为H0个(即B=H0)时:
再订货点=H00+H0=HH0(个)
缺货量S=(IF0-H00)×0.A=AF(个)
相关成本TC(S, B)=E×AF×BD+H0×I=BFD0(元)
保险储备为AF0个(即B=AF0)时:
再订货点=H00+AF0=IF0(个)
缺货量S=0
相关成本TC(S, B)=AF0×I=ADD0(元)
所以合理保险储备为AF0个,再订货点为IF0个。
(C)
单位:元
原政策 新政策
销售收入 GB00×GE=ED0000 BHH00×F0=AGBH000
销售成本 GB00×E0=CF0000 BHH00×E0=ADD0000
销售毛利 AH0000 BHH000
日销售额 GE×B0=AE00 H0×F0=DH00
应收账款的应计利息 AE00×D0×(E0÷GE)×A0%=D000 DH00×DE×(E0/F0)×A0%=AH000
变动存储成本 (F00/B÷)×I=BH00 (AB00÷B÷AF0)×I=FHD0
变动订货成本 AB×BBE=BG00 BD×BBE=ED00
折扣成本 0 AGBH000×H0%×B%=BGFDH
缺货成本 E×B×AB=AB0 0
税前收益 AG0C00 BC0AAB
所以,应该改变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本期正常销售其生产的A产品1400件,其中对关联方企业销售1200件,单位售价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对非关联方企业销售200件,单位售价0.9万元。A产品的单位成本(账面价值)0.6万元。假定上述销售均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甲公司本期销售A产品应确认的收入总额为( )万元。
A.900
B.1044
C.1260
D.138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A产品应确认的收入总额=1200×0.6×120%+200× 0.9=1044万元。
A快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可靠的原料来源、丰富的套餐产品组合以及号称A公司独有的烹制秘方可谓首要优势。其次是其丰富、超值的附加产品与服务,如干净明快的用餐环境等。这些构成了A公司既有特色,又有显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油条是中国老百姓早餐中最爱吃的油炸食品之一,消费量大。北京街边手工小摊的传统油条每根售价仅0.5元。针对如何替代传统制作工艺、不依靠添加明矾而使油条膨松和香脆的问题,A公司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研究测试,最终推出了“安心”油条,售价每根3元,并将其作为A公司早餐长期保留产品。其产品说明上讲,A公司的安心油条,大小如麻花、口味似糍粑。不添加明矾,其在健康上的卖点击中了中式传统油条的软肋。从价格和取材用量上来衡量,A公司的价格相对较高,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该油条销售量急剧上升,规模效应开始显现,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利润开始不断增加。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新产品开发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A.构思-筛选-商业分析-产品概念-市场分析-产品试制-市场试销-批量上市
B.构思-筛选-产品概念-商业分析-市场分析-产品试制-市场试销-批量上市
C.构思-筛选-产品概念-商业分析-市场分析-产品试制-市场试销-批量上市
D.构思-筛选-产品概念-市场分析-商业分析-产品试制-市场试销-批量上市
正确答案
C
解析
应当先有产品概念才能进行商业分析,商业分析应当位于市场分析之前。
长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长城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只有一种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单位计‘划成本0.5万元/吨。2012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65万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长城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日,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的发票,载明数量10吨,实际成本4.9万元,增值税为0.833万元,无其他相关费用,款项未付。
(2)2日,购入甲材料62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万元;发生运输费用(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用和保险费共计2.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收到。
(3)5日,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4)10日,长城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接受A公司以账面价值50万元(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45万元)的100吨甲材料对长城公司进行投资,长城公司以增发的20万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7.6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5)20日,长城公司从B公司购入20吨公允价值为8万元的甲材料,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1.36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长城公司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
(6)31日,经汇总,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120万元用于生产乙产品。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30小时,第二道工序20小时,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7)本月职工薪酬分配如下:乙产品生产工人职工薪酬57万元,丙产品生产工人职工薪酬86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20万元,行政管理人员薪酬80万元。
(8)分配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00万元,其中乙产品负担40万元,丙产品负担60万元。
(9)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本月完工80件,月末在产品40件(第一道工序30件,第二道工序1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6)~(8)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⑥
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120
贷:原材料 120
借:材料成本差异 2.4
贷:生产成本―乙产品 2.4
⑦
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57
―丙产品 86
制造费用 20
管理费用 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3
⑧
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40
―丙产品 60
贷:制造费用 100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