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1)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 (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53 贷:生产成本 53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厂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单价为15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12元,年固定成本100000元,年销售 40000件,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为0.3元,则BEP(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 )。

A.13.5元
B.13.2元
C.12.5元
D.12.2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核要点] 本题主要考核盈亏平衡分析的原理和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解题思路]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找到使销售收入与总成本费用相等时,即盈亏平衡时各个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因素的临界点值,借此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应从该原理出发理解盈亏平衡点的各种表达形式的计算过程。本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产品单价×产销量-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销量=年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产销量,将相应数字代人上式,即: 15×40000-0.3×40000=100000+BEP(单位产品可变成本)×40000 则BEP(单位产品可变成本)=(15×40000-0.3×40000-100000)÷40000=12.2(元) 教材只给出了盈亏平衡点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但应结合本题深入掌握盈亏平衡点的各种表达形式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二)某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某单一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含单位产品税金等)为600元、销售价格为1600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6000件。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 )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C.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D.生产产品的需求量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是( )。

A.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B.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C.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答]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记入相关产品成本中。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不记入产品成本,应分别记入“管理费用”、“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账户的借方。故答案为A。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7,22)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计划本年实现利润200000元,计划销售产品100000件。该种产品销售单价l5元,单位变动成本10元,则该企业的固定成本不得超过()元。

A.500000
B.400000
C.300000
D.200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所涉及的考点是本量利基本公式。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例如,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财产保险费、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等均属于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但是单位业务量所分摊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即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单位业务量分摊的固定成本将减少。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生产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成的销售佣金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业务量所分摊的变动成本不变。
 正确答案为C。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农产品成本调查的主体是( )。

A.各级省政府
B.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
C.学校教授、学者
D.国务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农产品成本调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领导、组织和部署全国成本调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接受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各级有关业务部门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做好本部门分管的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产品成本调查是仅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调查核算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情况的行政活动
B.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已开展60多年
C.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还未在组织、制度、方法和技术方面形成一套规范体系
D.我国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有责任调查核算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情况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农产品成本调查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调查核算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情况的行政活动。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已开展50多年,在组织、制度、方法和技术上都已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和系统的体系。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工作基础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定点农调户逐日逐项登记投入产出情况
D.定期报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我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为主要调查方法,以定点农调户逐日逐项登记投入产出情况为调查工作基础,以定期报表为主要调查形式,以抽样调查、一次性调查和专项调查为补充调查方式,多种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主要反映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效益的专业经济调查体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2012年生产A、B两种可比产品和C产品(属于不可比产品)。2011年A、B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00元和80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和400件;2012年A、B产品计划产量分别为550件和500件,计划单位成本分别为980元和78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600件和55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分别为594000元和434500元。2012年C产品计划产量为250件,计划单位成本为400元,实际产量为3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为123000元。
要求:
计算2012年C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正确答案

2012年C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300×400-123000=-3000(元)
降低率=-3000÷(300×400)×100%=-2.5%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公司2012年生产A、B两种可比产品和C产品(属于不可比产品)。2011年A、B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00元和80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和400件;2012年A、B产品计划产量分别为550件和500件,计划单位成本分别为980元和78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600件和55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分别为594000元和434500元。2012年C产品计划产量为250件,计划单位成本为400元,实际产量为3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为123000元。
要求:
计算甲公司2012年A、B两种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正确答案

甲公司2012年A、B两种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6000-5500=-11500(元)
降低率=-11500+(600×980+550×780)×100%=-1.13%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