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成本分析
- 共1623题
甲公司根据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A产品采用的品种法计算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采用约当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问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加工费用发生较为均衡,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平均按50%计算。
资料1:甲公司2009年12月有前A产品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月初A在产品220件,直接材料为220000元,直接人工为18000元,制造费用为24000元。
(2)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780件,本月完工产品84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
(3)本月生产A产品发生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①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耗用主要材料700000元,辅助材料4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耗用材料3000元。②本月分配直接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145800元,福利费1836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0元。③本月确认的生产A产品应负担的车间管理部门水电费30700元,车间生产工人劳保用品费3500元。
资料2:甲公司2009年A产品单位计划成本1100元,其中直接材料803元,直接人工154元,制造费用143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填列甲公司A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见下表)。 (2)根据上述材料,编制甲公司结转完工人库A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3)根据上述材料,计算甲公司2009年12月份A产品计划总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金额,分析说明当月成本计划完成的情况。
(答案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正确答案
(1)产品成本计算单见下表 (2)结转完工入库A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A产品 106512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65120
(3)直接材料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803×840=674520(元)直接人工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154×840=129360(元)制造费用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143×840=120120(元)A产品当月计划总成本=674520+129360+120120=924000(元)
综上所述,直接材料实际比计划超支1318805元,计划完成不好;直接人工实际比计划超支369607元,计划完成也不好;制造费用实际比计划节约27720元,计划完成良好。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30+75)/(50+100)=0.7;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
(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
借:库存商品 53
贷:生产成本 53
解析
暂无解析
编制会计凭证。
考生以操作员“003大唐”的身份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录入会计凭证。
企业2009年12月份经济业务(每笔业务做一张凭证):
①2日,向银行提取现金25000元,以备发放工资。
借:库存现金 25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
②6日,出租给F公司闲置设备一台,按协议规定预收半年租金44574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44574
贷:预收账款――F公司 44574
③6日,职工张三预借差旅费2000元,付现金。
借:其他应收款――张三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④13日领用乙材料60吨,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30吨,生产B产品耗用18吨,车间一般耗用6吨,厂部一般耗用3吨,销售过程耗用3吨,期初库存乙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52.57元/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4577.1
――B产品 2746.26
制造费用 915.42
销售费用 457.71
管理费用 457.71
贷:原材料――乙材料 9154.2
制造费用结转(按耗用单位比例):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72.14
――B产品 343.28
贷:制造费用 915.42
⑤16日,向丙厂购买甲、乙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甲材料20吨,单价110元,计2200元,增值税为374元,乙材料20吨,单价160元,计3200元,增值税为544元,货款暂欠。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200
――乙材料 3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18
贷:应付账款――丙单位 6318
⑥16日,以上所购买甲、乙两种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搬运费440元,按重量比例分配。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20
――乙材料 220
贷:银行存款 440
⑦16日,前所购甲、乙两种材料,按其实际成本入库。
借:原材料――甲材料 2420
――乙材料 342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2420
――乙材料 3420
⑧19日,分配结转本月职工工资60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27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17000元,行政管理部门16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7000
――B产品 17000
管理费用 1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60000
⑨产品入库结转。
借:库存商品――A产品 32149.24
――B产品 20089.54
贷:生产成本――A产品 32149.24
――B产品 20089.54
⑩19日,交来E公司前欠货款39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900
贷:应收账款――E公司 3900
(11)20日,向华联商场销售A产品100件,单位售价800元,计80000元,专用发票列明增值税为13600元,货款全部存入银行。(假设期初产品余额没一次性入库,且公司规定按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1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40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40000
(13)26日,计提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中销售部门计提折旧3200元,管理部门计提1300元。
借:销售费用 3200
管理费用 1300
贷:累计折旧 4500
(14)31日,接到银行通知,本季度实际付款利息6000元已经扣除。
借:财务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15)将本月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80000
贷:本年利润 80000
(16)将主营业务成本等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67325.42
贷: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40000
管理费用 17757.71
销售费用 3567.71
财务费用 6000
(17)31日,按本月利润25%计算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3168.6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168.65
(18)将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3168.65
贷:所得税费用 3168.65
(19)按税后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950.59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金 950.59
正确答案
编制凭证。
以“003大唐”身份登录总账系统。
打开“总账”→“凭证”→“编制凭证”,打开空白凭证。单击“增加”。
根据分录输入基本信息:
比如业务1输入摘要“提现以发放工资”,输入科目代码“1001库存现金”,借方金额“25000”,回车;摘要自动带到下一行,输入科目代码名称“1002银行存款”,贷方金额“25000”,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凭证已成功保存!”信息提示框,单击“保存”按钮。
参照业务1继续增加凭证,完成业务2、业务3、业务4……,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0.1×150=15元
直接人工=5×4=20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5+20+6+5=46元
本月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
直接材料=0.11×140=15.4元
直接人工=5.5×3.9=21.45元
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5.4+21.45+5+6.25=48.10元
要求:
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2
=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1280+480
=-800(元)
由于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 1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为有利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计划本年实现利润200000元,计划销售产品100000件。该种产品销售单价15元,单位变动成本10元,则该企业的固定成本不得超过( )元
A.500000
B.400000
C.300000
D.200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所涉及的考点是本量利基本公式。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例如,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财产保险费、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等均属于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但是单位业务量所分摊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即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单位业务量分摊的固定成本将减少。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生产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成的销售佣金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业务量所分摊的变动成本不变。 本量利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或者 利润=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本题计算过程为:固定成本=单价×销售量-利润-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15×100000-200000-10×100000=300000(元)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产量变化,固定成本随之发生变化
B.产量等于销售量,即当年生产的产品(商品)当年销售出去
C.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D.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E.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解析]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有: (1)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2) 产销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总生产成本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3) 产销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销售收入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4) 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不同产品的生产负荷率的变化应保持一致。 产量变化,固定成本不会随着变化,随之变化的是变动成本。
万合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单位:件),2009年度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包括营业税金)为51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1026152元,全年实现净利润为450000元。2009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500000元,敏感资产总额为3710324元,敏感负债总额为254751元。
2010年公司计划生产销售甲产品的数量比2009年增加7000件,固定成本相应增加10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相应下降10%,销售单价保持不变。考虑到公司能筹集到相应的营运资金,为此公司将2010年分配利润总额定为2010年实现净利润的80%。
假设公司2009年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且每个年度均无纳税调整事项。
万合公司2010年甲产品的销售净利润率比2009年增长( )%。
A.5.23
B.7.60
C.32.09
D.47.2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2009年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450000/(47828×85)×100%=11.07%
2010年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12622.8×(1-25%)/[(47828+7000)×85]×100%=16.30%
万合公司2010年甲产品的销售净利润率比2009年的增长率=(16.30%-11.07%)/11.07%×100%=47.24%
下面是某金属公司的一组经营数据资料。
(1)销售A种钢材的固定成本分摊为50万元,单价为2500元/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000元/吨。企业计划期预测销售量为1500吨。
(2)企业报告年度生产B种设备1680台,钢材消耗定额为250千克/台,计划年度生产计划量增加20%,由于采取降低消耗的措施,自计划年度7月份起,钢材消耗水平可降低25%。
(3)为核算C种物资的计划期初库存量,在编计划时盘点该种物资库存量150件,平均一日需要量10件,预计期发出量比收入量多30件。
(4)D种物资每月采购总量1200件,单价30元/件,年储存费率是12%,一次订购费用为20元。
(5)E种物资每月需要1080件,采用定量库存控制方法,EOQ为550件,最高储备量为650件,备运时间6天。
(6)公司经营的F种小型机械,单价(C2)为1700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C1)为14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K)为6万元,预计明年的销售量(Q)为170台。
试运用有关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计划年度生产B种设备的钢材需用量为( )吨。
A.315
B.367.5
C.378
D.441
正确答案
D
解析
1680×250×6/12×(1+20%)+1680×250×6/12×(1+20%)-(1-25%)=441(吨)。
下面是某金属公司的一组经营数据资料。
(1)销售A种钢材的固定成本分摊为50万元,单价为2500元/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000元/吨。企业计划期预测销售量为1500吨。
(2)企业报告年度生产B种设备1680台,钢材消耗定额为250千克/台,计划年度生产计划量增加20%,由于采取降低消耗的措施,自计划年度7月份起,钢材消耗水平可降低25%。
(3)为核算C种物资的计划期初库存量,在编计划时盘点该种物资库存量150件,平均一日需要量10件,预计期发出量比收入量多30件。
(4)D种物资每月采购总量1200件,单价30元/件,年储存费率是12%,一次订购费用为20元。
(5)E种物资每月需要1080件,采用定量库存控制方法,EOQ为550件,最高储备量为650件,备运时间6天。
(6)公司经营的F种小型机械,单价(C2)为1700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C1)为14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K)为6万元,预计明年的销售量(Q)为170台。
试运用有关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E种物资的订购点为( )件。
A.100
B.116
C.216
D.316
正确答案
D
解析
650-550+1080/30×6=31.6(件)。
下面是某金属公司的一组经营数据资料。
(1)销售A种钢材的固定成本分摊为50万元,单价为2500元/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000元/吨。企业计划期预测销售量为1500吨。
(2)企业报告年度生产B种设备1680台,钢材消耗定额为250千克/台,计划年度生产计划量增加20%,由于采取降低消耗的措施,自计划年度7月份起,钢材消耗水平可降低25%。
(3)为核算C种物资的计划期初库存量,在编计划时盘点该种物资库存量150件,平均一日需要量10件,预计期发出量比收入量多30件。
(4)D种物资每月采购总量1200件,单价30元/件,年储存费率是12%,一次订购费用为20元。
(5)E种物资每月需要1080件,采用定量库存控制方法,EOQ为550件,最高储备量为650件,备运时间6天。
(6)公司经营的F种小型机械,单价(C2)为1700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C1)为14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K)为6万元,预计明年的销售量(Q)为170台。
试运用有关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如果公司要使F种小型机械取得盈利,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如果K,C2,C1不变,通过促销使销售量达到210台
B.如果Q,C2,C1不变,将固定成本由6万元降低到5万元
C.如果K,Q,C1不变,将变动成本由1400元/台降低到1300元/台
D.如果K,Q,C1不变,将销售单价由1700元/台提高到1750元/台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计算判断过程A:保本销售量Q0=K/(C1-C2)=60000/(1700-1400)=200(台)。要盈利必须使销售量大于200台,通过促销使销售量达到210台,方案可行。
B:如果Q,C2,C1不变,将固定成本由6万元降低到5万元,保本销售量Q0=K/(C1-C2)=50000/(1700-1400)=167(台),小于170台,故可行。
C:如果K,Q,C1不变,将变动成本由1400元/台降低到1300元/台,保本销售量Q0=K/(C1-C2)=60000/(1700-1300)=150(台),小于170台,故可行。
D:如果K,Q,C1不变,将销售单价由1700元/台提高到1750元/台,保本销售量Q0=K/(C1-C2)=60000/(1750-1400)=171(台),大于170台,故不可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