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10.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可用于制备锰及其化合物。

(1)早期冶炼金属锰的一种方法是先煅烧软锰矿生成Mn3O4,再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制得锰,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代冶炼金属锰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表为t℃时,有关物质的pKsp(注:pKsp =-lgKsp)。

软锰矿还原浸出的反应为:

12MnO2 + C6H12O6 + 12H2SO4=12MnSO4 + CO2↑+18H2O

①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写出一种能提高还原浸出速率的措施:        

②滤液1的pH    (填“>”、“<”或“=”)MnSO4浸出液的pH。

③加入MnF2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填Ca2+、Fe3+或Cu2+

(3)由MnSO4制取MnCO3往Mn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往MnSO4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还会产生Mn(OH)2,可能的原因有:MnCO3(s) + 2OH(aq)   Mn(OH)2(s) + CO32-(aq),t℃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填数值)。

正确答案

(1)8Al + 3Mn3O44Al2O3 + 9Mn

(2)①C6H12O6  升高反应温度(或将软锰矿研细等其他合理答案)②>③Ca2+(3)Mn2+ + 2HCO3-=MnCO3↓+ H2O + CO2↑   100

解析

(1)高温下,Al和Mn3O4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为8Al + 3Mn3O44Al2O3 + 9Mn;

(2)软锰矿还原浸出得到硫酸锰溶液,说明浸取液为稀硫酸,同时溶液中还含有Ca2+、Fe3+、Cu2+等杂质,调节溶液的pH,Fe(OH)3的PKsp为37.4与其它离子相比最大,调节pH可以将 Fe(OH)3沉淀下来,向滤液中加入硫化铵,CuS的pKsp为35.2,可以将铜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下来,再加入MnF2,形成CaF2沉淀,除去Ca2+,最后对得到的含有锰离子的盐电解,可以得到金属锰,

①软锰矿还原浸出的反应为:12MnO2+C6H12O6+12H2SO4═12MnSO4+6CO2↑+18H2O,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以C6H12O6为还原剂;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能提高还原浸出速率的措施:升高反应温度或将软锰矿研细等;

②软锰矿还原浸出的反应为:12MnO2+ C6H12O6+12H2SO4=12MnSO4+CO2↑+18H2O,溶液呈强酸性,还原浸出液中含有Mn2+、Ca2+、Fe3+、Cu2+,此时未形成沉淀, pKsp=-1gKsp,pKsp越大,沉淀溶解平衡常数越小,滤液1为形成Fe(OH)3沉淀,pKsp=-1gKsp=37.4,Ksp=10-37.4,Ksp=c(Fe3+)×c3(OH-)=10-37.4,c(OH-)≈10-10,c(H+)=1×10-4mol/L,pH=4,所以滤液1的pH大于MnSO4浸出液的pH=4才能形成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

③CaF2难溶于水,滤液2中含有Mn2+、Ca2+、NH4+、SO42-,加入MnF2的目的是形成CaF2沉淀,除去Ca2+

(3)锰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3-=MnCO3↓+H2O+CO2↑;

由MnCO3(s) + 2OH(aq)Mn(OH)2(s)+CO32-(aq)可知,

K==100;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化工流程、氧化还原反应、合金及其他金属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数据、关键反应等题供的重要信息。把每一个流程分析透彻是得分的关键。比如该题流程中的调节PH的目的是将铁离子和铜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加入MnF2,形成CaF2沉淀,除去Ca2+等。

易错点

审题不清、甚至题目都没看懂;每一步骤发生的反应及其变化分析不清。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13 分

10.钼(Mo)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镑钢的添加剂,这种元素可增强合金的强度、硬度、可焊性及韧性,还可增强其耐高温及耐腐蚀性能。如图是化工生产中制备 金属钼的主要流程图,已知钼酸难溶于水。(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的尾气可以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已知: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微粒是 A.HCOHSO B. HCOSOC.HCOH2S03 D. HSO CO向过量碳酸钠溶液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操作1和操作2,则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5)工业上制备还原性气体CO和H2的反应原理为C02+CH4高温2CO + 2H2,CH4 + H2O高温CO + 3H2含甲烷体积分数为80%的10L(标准状况)天然气与足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甲烷转化率为90%,用产生的还原性气体(CO和H2)还原Mo03制钼,理论上能生产钼的质量为 g(小数点后保留1位,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6)。

正确答案

(1)2MoS2+7O2

(2)MoO3+2NH3·H2O=(NH4)2MoO4↓+2H2O

(3)CD      2CO32-+SO2+H2O=2HCO3-+SO32-

(4)烧杯、漏斗、玻璃棒

(5)41.1

解析

(1)二硫化钼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三氧化钼和二氧化硫,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MoS2+7O22MoO3+4SO2

(2)由流程中信息可知MoO3是酸性氧化物,与NH3·H2O反应生成难溶性盐和水,所以反应方程式为:MoO3+2NH3·H2O=(NH4)2MoO4↓+2H2O;

(3)由于酸性H2SO3大于H2CO所以H2SO3可以与HCO反应生成H2CO3    ,所以不能共存,同理HSO与CO反应生成HCO不能共存,所以选CD。由于通人少量二氧化硫,所以只能完成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过程,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32-+SO2+H2O=2HCO3-+SO32-

(4)操作1和操作2都是分离固体与液体混合物,都是过滤操作,所以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5)根据反应方程式知,1 mol甲烷完全反应生成4 mol还原性气体,而:3CO+MoO3Mo+3CO2,3H2+MoO3Mo+3H2O,3 mol还原性气体理论上生成1 mol钼。n(CH4)=(10/22.4)×80%,n(H2+CO)=(10/22.4)×80%×90%×4 mol=(10×72%)/5.6,n(Mo)=[(10×72%)/5.6]/3mol=7.2/16.8mol,m(Mo)=7.2/16.8mol×96 g·mol-1=41.1 g。

考查方向

以化工生产中制备金属钼的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的共存的判断;通过实验基本操作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利用守恒法和关系式法进行简计算。

解题思路

(1)二硫化钼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三氧化钼和二氧化硫。

(2)由流程中信息可知MoO3是酸性氧化物,与NH3·H2O反应生成难溶性盐和水;

(3)由于酸性H2SO3大于H2CO所以H2SO3可以与HCO反应生成H2CO3    ,所以不能共存,同理HSO与CO反应生成HCO不能共存。由于通人少量二氧化硫,所以只能完成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过程;

(4)操作1和操作2都是分离固体与液体混合物,都是过滤操作。

(5)根据反应方程式知,1 mol甲烷完全反应生成4 mol还原性气体,而:

,3 mol还原性气体理论上生成1 mol钼。n(CH4)=(10/22.4)×80%,n(H2+CO)=(10/22.4)×80%×90%×4 mol=(10×72%)/5.6,再计算出n(Mo),根据M(Mo)求出m(Mo)。

易错点

(1)不注意对方程式配平;(2)没有捕捉图中信息,(NH4)2MoO4是沉淀,漏写沉淀符号;(3)没有理解弱酸的平衡常数与酸性强弱的关系致错,由于通人少量二氧化硫,所以只能完成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过程;(4)不了解操作1和操作2的分离实质;(5)不能利用守恒法和关系式法进行简计算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0.已知:Ksp(CuS)=1.3×10-36mol2/L2,Ksp(MnS)=2.6×10-13mol2/L2。工业生产中常用MnS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S使用量越大,废水中的Cu2+的去除率越高

B该反应可将工业废水中的Cu2+沉淀完全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1023

正确答案

A

解析

A.MnS是固体,所以增大使用量,平衡不移动,因此MnS使用量越大,不能增大废水中的Cu2+的去除率,A错误;B.当废水中的Cu2+浓度小于10-5时,就可以看作沉淀完全,B正确;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Mn2+)变大,C正确。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6×10-13)/(1.3×10-36)=2.0×1023,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溶解平衡以及沉淀转化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解题思路

A.MnS是固体,所以增大使用量,平衡不移动。B.当废水中的Cu2+浓度小于10-5时,就可以认为沉淀完全,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Mn2+)变大。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6×10-13)/(1.3×10-36)=2.0×1023

易错点

固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会影响化学平衡、当废水中的Cu2+浓度小于10-5时,就可以认为沉淀完全。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9.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Ba2+、CH3COO-

B常温下Kw/c(H+)=1×10-13mol/L的溶液中:SO42-、Fe2+、ClO-、NH4+

C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中:Na+、K+、Cl-、HCO3-

D0.5mol/LAlCl3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Ca2+、AlO2-、K+、CO32-

正确答案

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

解题思路

A.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含有OH-

B. 常温下Kw/c(H+)=1×10-13mol/L的溶液中, Kw/c(H+)=c(OH-)

C. 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即显酸性又显碱性。

D.AlCl3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显酸性。

易错点

Kw/c(H+)=1×10-13mol/L的溶液中, Kw/c(H+)=c(OH-)

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即显酸性又显碱性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通常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防腐的“银粉”,实际上是下列哪种金属的粉末

AAl

BMg

CCu

DAu

正确答案

A

解析

A.Al是银白色金属,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铝被进一步氧化,是常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防腐的“银粉”,A正确;

B.Mg是银白色金属,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不能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防腐,B错误;

C.Cu是紫红金属,可以和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铜锈,不能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防腐,C错误;

D.Au是金黄色金属,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但价格昂贵,不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防腐,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解题思路

A.Al是银白色金属,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铝被进一步氧化;

B.Mg是银白色金属,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C.Cu是紫红金属,可以和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铜锈;

D.Au是金黄色金属,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但价格昂贵;

易错点

Mg也是银白色金属,但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不能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防腐,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