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1.果蝇翻翅基因(C)与正常翅基因(c)是位于其Ⅱ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星状眼  基因(S)与正常眼基因(s)是位于未知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没有c或s基因的  胚胎致死。将星状眼、正常翅雌果蝇与正常跟、翻翅雄果蝇杂交,请回答:

(1)若F2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同时雄果蝇蝇表现为____(眼形),则可以确定基因S、s位于X染色体上。

(2)经分析F1,确定基因S、s不位于X染色体上,再将F1中星状眼、翻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①若F2果蝇均表现为____(眼形和翅形),则表明基因S、s也是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

②若F2中星状眼、翻翅果蝇占____,同时雌、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且正常眼、正常翅果蝇的性别____,则表明基因S、s位于I号或Ⅲ号染色体上。

③若F2中星状眼、翻翅果蝇占____,同时雌、雄果蝇的比例为____,且正常眼、正常翅果蝇的性别____.则表明基因S、s位于X和Y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3∶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3.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蚕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A、a控制,蚕茧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与b、C与c)控制,这3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幼蚕体色正常、红体色由基因R、r控制,该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回答:

(1)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若将桑叶浸渍在6×10-5ppm的NaF溶液中5min,捞出晾干后饲喂甲组F1,淘汰不耐氟家蚕,然后让其自由交配,则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耐氟性家蚕占(     ),F2中A的基因频率是 (     )。

②写出乙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 .

③家蚕的Z染色体和W染色体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Ⅲ),如右图所示。若丙组亲本均为纯种(ZRW  ZrW、均视为纯种),请根据丙组实验的结果分析,基因R、r应位于性染色体的(     )  区段。

④若甲组中的蚕全为红体色,丙组中的蚕全为不耐氟性蚕,则甲组F1中的耐氟性雌蚕与丙组F1中的正常体色雄蚕交配,则后代中耐氟性体色正常雌蚕的比例为____.

(2)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M导入家蚕细胞培养后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s,实际上合成120个干扰素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min,其原因是 (     )。若M基因中编码第90位谷氨酸的CTC突变成ATC,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     ) 为终止密码子。

正确答案

(1)①4/9 ;   2/3 ② AaBbCc   ; aaBbCc ③  I   ④1/6

(2)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个干扰素分子的合成;  UAG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1.野生型果蝇(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下图(左)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下(右)。分析回答: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          ) 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          ),也有可能位于(          )。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实验步骤: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          );

②用(          )与(          )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          )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          ),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

②(          ),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  。

正确答案

(1)圆眼

(2)常 

(3)(顺序可颠倒)X染色体的II区段   X和Y染色体的I区段 

(4)实验步骤:① 棒眼雌果蝇②棒眼雌果蝇   野生型雄果蝇  棒眼  结果与结论:① 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     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II  ② 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1 分

31.(21分)回答下列I、II两个小题

I.(8分)人们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生素,能够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繁殖。为此,某科研组希望通过实验来进一步探究这种抗生素是否能阻断细菌DNA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请你帮助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1)该探究实验应该设计(           )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要 物质,险了相应的酶、ATP、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蒸馏水、相应的原料外,还有 (           )。

(2)该实验中应该通过检测各组试管中有无(           ) 生成,来确认实验结果。

(3)如果科研组的实验结论为“该抗生素只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不能阻断人体DNA的转录”,实验结果中只有A装置与其余装置的实验结果不同,那么,A装置中加入的与其余装置不同的物质有(           )。

II.(13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形状(基因用B、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形状(基因用F、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

(1)灰身基因是位于(           ) 染色体上(           )性基因;分叉毛基因是位于(           ) 染色体上 (           )性基因。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 、(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伴性遗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