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187题
26.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稿同。右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 ).次分裂。如果形成了染色体组成为XX的精了,其原因是( )
(2) 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 );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3) 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儿率为 ( );如果此雄果蝇的D区段同时存在另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几率为( ) 。
(4) 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一的位置是A区段还是B区段。
实验步骤:
①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 ),雄性亲本表现型为( )
② ( )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位于A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位于B区段.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右图为某家族色盲病的系谱图,其中2号和4号个体都不携带色盲基因,下列有关7号个体患色盲病的病因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7.(15分)下图为某家族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为黑尿病(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另一种为钟摆型眼球震颤(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请据 图分析:
(1)图中的( )病为钟摆型眼球震颤,其遗传方式为( ) 。在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女性( )(小于/等于/大于)男性。
(2)若Ⅱ—1和Ⅱ—6婚配生出了,一个正常孩子,则该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 。
(3)Ⅳ1为患钟摆型眼球震颤的男孩,分析其体内该患病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有:
①Ⅲ—1在减数分裂( )(填时期)( )引起的;
②Ⅲ—2在减数分裂( )(填时期)( )引起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已知控制卵色的B基因(黑色)对b基因(白色)为显性。雄性(ZZ)家蚕利用饲料效率高,茧丝质量好,但是在卵期很难分辨雌雄,育种工作者经过下图过程获得新品种丙,实现了通过卵色直接分辨雌雄。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可知,甲经1号处理是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不是交叉互换,故A错;
由图可知,乙的两对染色体各不相同,应该能产生4种卵细胞,故B错;
丙个体也能产生不含B的卵细胞,故C错;
b所在的染色体是Z,ZZ染色体组成是雄性,故D正确。
考查方向
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
解题思路
分析图示,理清过程,理解选项,仔细推敲
易错点
易位和交叉互换易搞错
教师点评
题目难度较大,过程复杂,最好画些简图解决
知识点
6.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甲图中生物的基因型是AaDd,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1/2,dd的概率为1/4,因此产生Aadd个体的概率为1/8,A错误;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B错误;丙图家系中有父母双方都患病生有正确女儿可推知,该病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C错误;丁图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AaXwY, 可产生基因型为AXw、aXw、AY 、aY的四种配子,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细胞的有丝分裂、伴性遗传及减数分裂等知识点中,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细胞的有丝分裂、伴性遗传及减数分裂等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误认为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说法正确。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28.现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几种果蝇,已知表中所列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研究人员通过裂翅型品系与其他品系果蝇的杂交实验,阐明了裂翅基因的遗传规律。
请分析并回答:
(1)若要确定裂翅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将裂翅与野生型进行正反交实验,若( ),则可确定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 ),则可确定裂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F1裂翅型互交后代中,裂翅型与野生型比例并不是典型的3:1,最可能原因是( )。
(3)已知黑体性状由3号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若要对裂翅基因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定位,现选择(2)中裂翅型与黑体型进行杂交,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将该子一代中( )(表现型)雌蝇与黑体型雄蝇进行交配产生后代。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裂翅基因与黑体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后代只出现2种表现型,则说明裂翅基因在( )号染色体上,且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该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 )。
正确答案
(1)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 正交和反交结果不一致
(2)显 裂翅纯合子为致死个体
(3)灰体裂翅:灰体直翅=1:1 灰体裂翅
灰体裂翅:灰体直翅:黑体裂翅:黑体直翅=1:1:1:1 3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7.家蚕原产于我国,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它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有关家蚕的问题。
(1)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正常情况下,雌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_条Z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______条Z染色体。
(2)在家蚕中皮肤正常(A)对皮肤油性(a)为显性,且A和a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所以极早鉴别出蚕的雌雄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根据油蚕幼虫皮肤油纸样透明和身体虚弱等特点,易于把雌蚕分开,大量淘汰雌蚕,保留雄蚕。可利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杂交,杂种F1代中,雄蚕全部正常,而雌蚕都是油蚕。
(3)生物科技工作者用X射线处理蚕蛹,将家蚕第10号染色体上含有黑卵基因的一段染色体转移,连接到___________染色体上,从而可以借助光电自动选卵机将黑卵选出并杀死,达到去雌留雄的目的。蚕卵的这种变异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 0或2
(2)正常雌蚕和皮肤油性雄蚕
(3)W 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易位)
(4)白色:黄色= 3:1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24分)
I.(12分)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 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A、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不同。限制乙图m点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至少答出一种)。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II.(12分)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雌性个体的翅膀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基因A、a控制),雄性个体的翅膀只能表现为白色。该昆虫的眼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无致死现象。右图表示某组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分析杂交结果后回答:
(1)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
(2)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 ( ) 。
(3)让F1代中的白翅红眼雌性与白翅白眼雄性杂交,F2代中白翅红眼雄性个体占 ( ) 。
(4)若只考虑翅色的遗传,F1的白翅个体中纯合子占 ( )。
(5)若一只基因型为AaXBXb的雌虫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sXb的极体,则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 )(仅考虑染色体发生异常分离的情况)。
正确答案
答案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果蝇(2n=8)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12.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摩尔根用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的雌雄个体交配,F2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红眼白眼各半,据此摩尔根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而 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F2出现的结果是否属于性状分离? 。
13.Ⅰ: 长翅和小翅是果蝇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杂交实验如下:
据此回答:控制长翅和小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填“常”或“X”)?长翅对小翅为 性。亲本基因型为 。
Ⅱ: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灰身小翅雌果蝇和灰身长翅雄果蝇相互交配,如果子代中出现了黑身果蝇,则子代中黑身小翅雄性个体的概率是 ,子代中灰身长翅雌性个体的概率是 。
正确答案
(1)假说演绎法 X Y 是
解析
摩尔根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实验用了假说演绎法,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的雌雄个体交配,F2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红眼白眼各半,摩尔根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因此 F2出现的结果属于性状分离。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实验及分离定律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摩尔根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实验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知道假说演绎法而误填第一空。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2)X 显 XAY × XaXa 1/8 3/8(2分)
解析
Ⅰ:
由F2的比例推知F1是测交的组合,而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应是杂合子,据此控制长翅和小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对小翅为显性,F1是 XaY × XAXa,亲本基因型为 XAY × XaXa。
Ⅱ:依据题意,子代中出现了黑身果蝇,现有灰身小翅雌果蝇和灰身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Bb XAY,由亲代推子代的方法分析,子代中黑身的概率是1/4、小翅雄性个体的概率是1/2,所以黑身小翅雄性个体的概率是1/8;子代中灰身的概率3/4、长翅雌性个体的概率是1/2,因此灰身长翅雌性个体的概率是3/8。
考查方向
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遗传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伴性遗传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由子代推亲本及由亲本推子代的分析方法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学生对实际遗传问题的分析能力不足而错填。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