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187题
3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 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了 200个性染色体为ZW的鸡蛋,发现有76个鸡蛋孵化并发育 成具有完整雄性生殖器官的雄鸡(发生性反转)。请回答:
(1)这76只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仍是ZW,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的结果。
(2)由上述实验可知,雌鸡的原始性腺可发育成______;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促进雌鸡的原始性腺发育成______;
(3)鸡的芦花(羽毛黑白相间)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基因决定。不考虑性反转的情况下,请在方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非芦花雄鸡与芦花雌鸡交配产生后代的情况。
(4)研究发现性染色体为WW的胚胎不能存活,据此推测,鸡的两种性染色体中,与胚胎能否存活密切相关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____染色体上;遗传学家发现少数雌鸡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理 论上雌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几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31.(10分)⑴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
⑵雄鸡或雌鸡的生殖器官 雄鸡的生殖器官
⑶如图 ⑷Z 4/5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_
(2)白眼雌果蝇(XrXr 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 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 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I.若( ) ,则是环境改变;
II.若 ( ) ,则是基因突变;
III.若 (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正确答案
(1)2;(2)XrY ; Y (注:两空顺序可以颠倒); XRXr 、 XRXrY
(3)3︰1(2分) ; 1/18 (2分)
(4)结果预测:I.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2分) II.子代表现型全是白眼(2分) III.没有子代(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果蝇是遗传学经典的实验材料。果蝇的繁殖速度很快,25℃条件下:l0—12天可繁殖一代。控制长翅(B)与残翅(b)、正常体色(E)与黑檀体色(e)、红眼(R)与白眼(r)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产生的某配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 )(用图中表示染色体的符号回答)。
(2)现将一只基因型为BBEEXRXR的果蝇与一只基因型为bbeeXYYY的果蝇放入盛有合适培养基的培养瓶里,交配产卵后移走亲代果蝇。三周后,培养瓶中出现了一些长翅黑檀体色白眼的雄果蝇,这些果蝇的基因型有 ( ),它们最可能属于子 ( )代。
(3)某次杂交实验获得的子代果蝇中,红眼:白眼=1:1,若只考虑眼色性状,则亲本果蝇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 ( ) 。
正确答案
(1)X、Ⅱ、Ⅲ、Ⅳ或Y、Ⅱ、Ⅲ、Ⅳ(答“和”不给分)(2分)
(2)BbeeXrY、BBeeXrY(4分) 二(2分)
(3)XRY×XrXr 或XrY×XRXr(4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现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个纯系品种的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已知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
(1)为探究羽色遗传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中栗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黄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实验三和实验_______互为正反交实验,由实验结果出现栗羽雄性推测亲本中白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科研人员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并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将纯系的栗羽和黑羽进行杂交,F1均为浅黑羽(不完全黑羽)。随机选取若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统计F2羽色类型及比例,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表中结果均为雏鸟的统计结果)。
①依据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_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遗传与性别不相关联。
②若控制黑羽性状的等位基因为H/h,纯系的栗羽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F2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③根据F2的实验结果推测,H/h与Z染色体上的B/b和Y/y基因存在相互作用,黑羽与浅黑羽出现是在_______基因存在的条件下,h基因影响_______基因功能的结果。
(3)根据上述实验,以黑羽雌性和白羽雄性杂交,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___________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鹌鹑。
正确答案
(1)①ZBy ZBy ②四 ZbY ZbY
(2)
①F2栗羽:浅黑羽:黑羽=1:2:1;每一性状的雌雄比例相同
②hhZBYZBY或hhZBYW ;6
③B;Y
(3)白羽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