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近现代史
- 共1044题
我们虽然不难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找到“引咎辞职”的历史渊源,但目前我们推选的引咎辞职主要还是受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影响的结果。
这段文字表明( )
A.中国政治文化中很早就存在“引咎辞职”
B.中西的“引咎辞职”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C.目前我国的“引咎辞职”与古代完全不同
D.中国的政治受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民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摘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材料4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
摘自: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材料5
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材料2说明了什么,与材料1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或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是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看到了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和“变法修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预备立宪”的过程中,清政府在中央设立了谘议局,地方设立资政院,但这些机构的实际性质只不过是清政府玩弄“立宪”政治把戏的一个点缀品
B.《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于辛亥革命后,是清政府的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
C.清末修律在法典的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D.《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清末法律制度
[解析] “预备立宪”的过程中,清政府在中央设立了资政院,地方设立谘议局,故A项错误。《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于辛亥革命前,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故B项错误。《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故D项错误。
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官办与官商合办的股份制企业。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中国最早的股票。1914年,中国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到抗日战争前,上市股票已达百余种。但后来几经挫折,股市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A.股票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
B.股票的发源地是中国
C.股票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存在
D.股票在近代中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文段主要是讲了股票在中国的历史,但并不能说明股票发源于中国,故排除B。由“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并不能说明股票发源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但证明了股票并不是在中国的各个时期都存在,故排除A、C。所以,本题选择D。
下列对于近现代历史的说法,全都不正确的是( )。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的是伏尔泰等人的法国启蒙思想
②19世纪70年代,《朝日友好条约续约》标志着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十月革命的胜利
④朝鲜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甲午农民战争
⑤19世纪末,非洲反帝斗争史上,唯一取得胜利并保持了国家独立的一场战争是阿尔及利亚反法起义
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