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 共850题
如图1为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化反应三重协同作用净化污水.从图中可以看出,参与净水的生物类群除消费者外,其它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
(2)流经该人工湿地的能量,除______固定的能量外,还来自______.某段时间内,大量含N,P的生活污水注入该人工湿地,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黑藻、绿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可能是图2中的______.
(3)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通过芦苇中空的通气组织,由根部为细菌、真菌的呼吸作用提供______.
(4)人工湿地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定期从人工湿地收获各种动植物产品,有利于深度净化水质,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湿地中黑藻绿藻等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等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参与净水的生物类群除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有芦苇、绿藻、黑藻等属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比自然生态系统多了一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大量含N,P的生活污水注入该人工湿地,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黑藻、绿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可能是图2①J型曲线增长.
(3)生物群落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就是指分层现象,植物分层现象能够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它们能充分的利用光能,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通过芦苇中空的通气组织,由根部为细菌、真菌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4)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芦苇、水浮莲与浮游藻类均属于生产者,在好氧塘中不同种类的植物会争夺阳光、养料等,即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水质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含N、P的有机物,被动植物体吸收后,定期收获以上动植物产品,可净化水质.即将水体中N、P输出该系统.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和分解者
(2)芦苇、黑藻和绿藻(生产者) 污水中的有机物 ①
(3)垂直 氧气(O2)
(4)间接(生态) 通过产品输出降低水体中的N、P等物质(合理即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简称MBBR)是一种新型废(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其核心处理装置如如图所示.它的主要原理是污水连续经过装有填料的反应器时,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过控制条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请分析并回答:
(1)填料表面附着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这两种微生物属于______.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
(2)为了更好的判断MBBR的处理效果,需要很好的控制其中的微生物数量,因此需要时刻了解微生物中各种群的数量变化,对某种群数量的调查最简单直接的是采用______法,利用的仪器主要是______、______.若要调查其中物种的丰富度则应采用______法.
(3)为了提高此装置的污水处理能力,需要获得去污能力更强的细菌,若在自然界发现某细菌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则应采用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同时在纯化过程中采用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填料表面附着的细菌、真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表明这两种微生物;属于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微生物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抽样调查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来计数.物种丰富度调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3)对微生物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微生物的纯化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抽样调查 血细胞计数板 显微镜 取样器取样
(3)选择性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如图是某奶牛场污水处理流程图.
请分析并回答:
(1)进入厌氧池的污水,主要是通过池中______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
(2)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昆虫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这些能量与厌氧池中降解的产物共同参与到氧化塘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沿着食物链中的______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鸭等产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______效率.沼渣、粪渣等可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又实现了物质的______,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进入厌氧池的污水中含有有机物,池中微生物进行分解作用,进而净化污水.
(2)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昆虫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粪便、饲料残渣中的化学能;能量沿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鸭等产物.
(3)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沼渣、粪渣等可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又实现了物质的 循环再生,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故答案为:
(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生物群落 太阳能和化学能 营养级
(3)利用 循环再生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新型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污水连续经过装有悬浮填料的反应器时,附着在填料内外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错误;
B、“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B正确;
C、人们试图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设计出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进行海水淡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而题干中的生物膜利用的是微生物,C错误;
D、该反应器利用的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有机废水有很好的净化效果,而对无机废水不起作用,D错误.
故选:B.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下图是某奶牛场污水处理流程图.
请分析并回答:
(1)进入厌氧池的污水,主要是通过池中______(填生态系统成分)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这类生物代谢类型都是______.
(2)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______效率.沼渣、粪渣等可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进而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和______原理.
(3)检测水质是否达标,通常以水中大肠杆菌的密度为指标,需要添加伊红美蓝配制______培养基,通过______法灭菌,用______法接种以对菌种进行计数.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进入厌氧池的污水中含有有机物,池中分解者(微生物)进行分解作用,进而净化污水,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2)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沼渣、粪渣等可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又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3)伊红美蓝培养基用于鉴别大肠杆菌,属于鉴别培养基,需要高压蒸汽灭菌.可以稀释涂布平板法法接种以对大肠杆菌菌种进行计数.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异养厌氧型
(2)利用 物质的循环再生 协调与平衡
(3)鉴别 高压蒸汽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