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要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分裂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越大,就越容易找到分裂期细胞(尤其是中期)进行观察.

物种A的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3.6%;

物种B的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2.7%;

物种C的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10.1%;

物种D的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18.1%.

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物种D作为实验材料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盐酸能加速杀死细胞,有利于龙胆紫染料进入细胞与染色体的结合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D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均能在宿主细胞中反向转录生成DNA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在观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能增大细胞膜的透性,加速龙胆紫染料进入细胞,并有利于龙胆紫染料进入细胞与染色体的结合,将染色体染成深色,A正确;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也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

C、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除两端的外,均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C错误;

D、RNA逆转录形成DNA需要逆转录酶,没有逆转录酶就不能进行反向转录生成DNA,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研究人员用四倍体马铃薯(4n=48)和抗青枯病的野生型二倍体马铃薯(2n=24)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抗青枯病的马铃薯.

(1)研究人员用四倍体马铃薯的叶片探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结果如表所示:

①据表分析,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组合是第______组,叶片解离程度主要取决于______的浓度.

②制备的原生质体应置于浓度______马铃薯叶片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培养,以保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

(2)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对杂种细胞进行镜检筛选,将用四倍体马铃薯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与用野生型二倍体马铃薯的______(填“叶片”或“幼根”)为材料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把两种原生质体置于加入______的溶液中促融.

(3)为进一步从染色体水平上检测杂种植株,科学家选取杂种植株根尖进行______后用碱性染料染色并制片,显微镜下对______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

(4)为达到育种目标,还需要对杂种植株进行______抗性检测以筛选得到抗性马铃薯新种.

正确答案

解:(1)①据表分析,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组合是第5组,根据第1组和第2组、第3组和第4组的纤维素酶浓度相同,果胶酶浓度不同,实验结果原生质的产量不同,可知:叶片解离程度主要取决于果胶酶的浓度.

②制备的原生质体应置于浓度或略高于马铃薯叶片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培养,以保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

(2)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对杂种细胞进行镜检筛选,将用四倍体马铃薯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与用野生型二倍体马铃薯的幼根为材料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幼根有分裂增殖能力,能观察到染色体)把两种原生质体置于加入PEG(或“聚乙二醇”)的溶液中促融.

(3)为进一步从染色体水平上检测杂种植株,科学家选取杂种植株根尖进行解离、漂洗后用碱性染料染色并制片,显微镜下对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因为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为达到育种目标,还需要对杂种植株进行青枯病抗性检测以筛选得到抗性马铃薯新种.

故答案为:

(1)①5     果胶酶     ②略高于

(2)幼根      PEG(或“聚乙二醇”)

(3)解离、漂洗    有丝分裂中

(4)青枯病

解析

解:(1)①据表分析,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组合是第5组,根据第1组和第2组、第3组和第4组的纤维素酶浓度相同,果胶酶浓度不同,实验结果原生质的产量不同,可知:叶片解离程度主要取决于果胶酶的浓度.

②制备的原生质体应置于浓度或略高于马铃薯叶片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培养,以保持原生质体的正常形态.

(2)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对杂种细胞进行镜检筛选,将用四倍体马铃薯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与用野生型二倍体马铃薯的幼根为材料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幼根有分裂增殖能力,能观察到染色体)把两种原生质体置于加入PEG(或“聚乙二醇”)的溶液中促融.

(3)为进一步从染色体水平上检测杂种植株,科学家选取杂种植株根尖进行解离、漂洗后用碱性染料染色并制片,显微镜下对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因为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4)为达到育种目标,还需要对杂种植株进行青枯病抗性检测以筛选得到抗性马铃薯新种.

故答案为:

(1)①5     果胶酶     ②略高于

(2)幼根      PEG(或“聚乙二醇”)

(3)解离、漂洗    有丝分裂中

(4)青枯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检测对象相符合的是((  )

A健那绿--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B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

C斐林试剂--过氧化氢酶

D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而观察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使用的是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A错误;

B、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B正确;

C、使用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性糖,而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C错误;

D、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液泡,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A错误;

B、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甲和乙细胞中DNA含量相同,甲的染色体数目是乙的一半,C错误;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相对长短,D错误.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