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将解离、漂洗、染色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B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制片

C观察线粒体,用新鲜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效果较佳

D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将解离、漂洗、染色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进行压片处理后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A错误;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即该实验需要用卡诺氏液进行固定后才可解离,B错误;

C、新鲜的藓类叶中含有叶绿体,该绿色将会影响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的观察,C错误;

D、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变成染色体,而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所以不分裂的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出现细胞相互重叠--漂洗不充分

B用斐林试剂检测荔枝汁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材料含葡萄糖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细胞液浓度过高

D酸性条件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细胞呼吸产物,出现灰绿色--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细胞出现相互重叠是解离和压片不到位,漂洗只是影响染色效果,A错误;

B、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还原糖不只是有葡萄糖,B错误;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可能是细胞外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高度失水死亡,C错误;

D、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步骤甲称为______

(2)步骤乙称为______,目的是______

(3)步骤丙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

(4)在步骤丁的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5)在你的观察中,处于有丝分裂______期的细胞最多

(6)某学校不同班级学生在同一天不同时间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实验效果有明显差异.为了探究该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步骤甲称为解离.

(2)步骤乙为漂洗,的目的是漂洗解离液和便于染色.

(3)步骤丙为染色,常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4)步骤丁为制片,该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再加盖载玻片后用拇指轻轻按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5)由于有丝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以上,所以观察时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

(6)为了探究该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可在不同的时间取材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对比实验效果,进而得出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

故答案为:

(1)解离

(2)漂洗   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龙胆紫溶液

(4)加盖载玻片后用拇指轻轻按压

(5)间

(6)在不同的时间取材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对比实验效果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步骤甲称为解离.

(2)步骤乙为漂洗,的目的是漂洗解离液和便于染色.

(3)步骤丙为染色,常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4)步骤丁为制片,该操作过程中,将酥软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后,再加盖载玻片后用拇指轻轻按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5)由于有丝分裂间期时间最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以上,所以观察时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

(6)为了探究该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可在不同的时间取材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对比实验效果,进而得出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

故答案为:

(1)解离

(2)漂洗   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龙胆紫溶液

(4)加盖载玻片后用拇指轻轻按压

(5)间

(6)在不同的时间取材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对比实验效果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

(3)在做C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____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象,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______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4)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丙图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_____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_____.丁图①一②、②一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时期.

正确答案

洗去浮色

划滤液细线的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①②

RNA聚合酶

高尔基体

间期、前期

解析

解:(1)脂肪鉴定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划滤液细线的次数不够;层析时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等.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选择③分生区细胞,因为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能力旺盛.乙图中分裂中期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和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要将该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左移动装片.图乙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是: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可移动装片找到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观察,①正确;   

②分裂期细胞数目太少,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②正确;

③视野中细胞已经分散开,说明制片时压片力量合适,③错误;  

④视野中细胞已经分散开,说明解离时间合适,④正确.

故选:①②.

(4)mRNA分子是转录形成的,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e为末期,此时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板,而与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丁图①一②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②一③表示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故答案为:

(1)洗去浮色

(2)划滤液细线的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3)③左    ①②

(4)RNA聚合酶    高尔基体   间期、前期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现象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

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着细胞质在流动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分子水平的蔗糖,A错误;

B、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碱性染料染色观察到,B正确;

C、叶绿体属于显微结构,并且呈绿色,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但是不能看到核糖体这种小的细胞器,C错误;

D、光学显微镜下大肠杆菌可以看到,但是由于噬菌体太小,因此看不到,D错误.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