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视野下,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B在紫色洋葱鳞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液泡由小变大但紫色变浅

C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充分

D将班氏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摇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高倍镜放大的只是低倍镜视野中央的一小部分,因此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减少,A正确;

B、在紫色洋葱鳞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渗透吸水,因此液泡由小变大但紫色变浅,B正确;

C、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正确;

D、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和班氏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还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______

实验步骤:第一步:培养洋葱根尖.

第二步:取两个广口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并装入适量蒸馏水,向1号瓶内加入2mL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向2号瓶中加入2mL蒸馏水.

第三步:将已长出根尖的两洋葱分别转移到1号,2号广口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只将其根尖伸入瓶中液体中.

第四步:从1号,2号广口瓶中洋葱上分别切取2~3mm长的根尖若干条,并分别进行______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

第五步: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比较并记录______(时期)的染色体数目.

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

______

正确答案

解:根据题目要求,实验假设可以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也可以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

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联系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一种纺锤体的形成,故是否加入秋水仙素是自变量,着丝点分裂是在后期,所以要观察并比较染色体的数目应选在分裂的后期.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想到实验结果应该有两种,即1、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所占比例相等,或者是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2号瓶,前者对应的结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后者对应的结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故答案为:

实验假设: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或是受基因控制的)

第四步: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第五步:有丝分裂后期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1号、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等,说明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

②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2号瓶的一半,说明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解析

解:根据题目要求,实验假设可以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也可以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

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联系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一种纺锤体的形成,故是否加入秋水仙素是自变量,着丝点分裂是在后期,所以要观察并比较染色体的数目应选在分裂的后期.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想到实验结果应该有两种,即1、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所占比例相等,或者是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2号瓶,前者对应的结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后者对应的结论是“着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故答案为:

实验假设: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的原因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或是受基因控制的)

第四步: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第五步:有丝分裂后期

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1号、2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等,说明丝点一分为二是受基因控制的生理活动

②1号瓶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2号瓶的一半,说明丝点一分为二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生物实验中所用试剂的作用与细胞壁有关的是:(  )

①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用盐酸处理根尖

②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先用氯化钙溶液处理大肠杆菌

③进行细胞培养,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

④进行体细胞杂交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白菜和甘蓝体细胞

⑤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研磨叶片.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用盐酸处理根尖,是处理细胞壁,让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①正确;

②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先用氯化钙溶液处理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增大其通透性,②正确;

③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故进行细胞培养,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与细胞壁无关,③错误;

④进行体细胞杂交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白菜和甘蓝体细胞,是破坏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④正确;

⑤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研磨叶片,是破坏细胞壁,加快研磨的速度,⑤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剪取5cm根尖,用70%酒精进行解离8~10分钟

B如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分生区位置约在2-3cm处,因此应该剪取根尖2-3cm,并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混合液解离3~5分钟,A错误;

B、由图中20μm可知,图示为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B正确;

C、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视野中的K细胞不会再分裂,C错误;

D、视野中,N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2倍,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C在做还原糖鉴定试验中,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A正确;

B、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但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所以用丙酮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正确;

C、在做还原糖鉴定试验中,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C正确;

D、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苏丹Ⅲ染液用于检测脂肪,D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