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共1015题
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番茄果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
B、洋葱鳞片叶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再分裂,B错误;
C、叶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再分裂,C错误;
D、洋葱根尖分生区排列紧密,分裂旺盛,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好材料,D正确.
故选;D.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菠菜叶肉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肉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A错误;
B、由于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能看到分裂期的细胞,B正确;
C、由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所以将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浸润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正确;
D、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所以扩散速度最快,D正确.
故选:A.
洋葱具有降低血粘度、清除自由基、增强新陈代谢和抗衰老等作用,也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1)常选择经处理的洋葱根尖______区制成临时装片以便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在显微镜下该区域细胞的形态特点是______.
(2)右图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显微图片,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图中A期.观察染色体的数目与形态,最好选择图中______时期的细胞.
(3)处于图中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有的将形成根毛区细胞,有的形成根冠细胞,此过程称为______.
(4)某研究小组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测得根尖的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时间如下(分裂间期包括G1、S、G2三个阶段,G1与G2主要合成与细胞分裂相关的酶,S为DNA合成期,M为分裂期)
①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
②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____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正确答案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取根尖分生区,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
(2)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图中A、B、C三个细胞中的C所处的中期.
(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处于图中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有的将形成根毛区细胞,有的形成根冠细胞,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4)DNA的合成发生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其余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还需要经过G2、M和G1期,共需要3.5+1.5+10=15小时.若要使所用细胞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应在G1期终点之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
故答案为:
(1)分生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C
(3)细胞分化
(4)①S 15 ②G1
解析
解:(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取根尖分生区,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
(2)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图中A、B、C三个细胞中的C所处的中期.
(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处于图中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有的将形成根毛区细胞,有的形成根冠细胞,此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4)DNA的合成发生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其余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还需要经过G2、M和G1期,共需要3.5+1.5+10=15小时.若要使所用细胞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应在G1期终点之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
故答案为:
(1)分生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C
(3)细胞分化
(4)①S 15 ②G1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取材时间为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有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研究,想确实最佳的取材时间.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多个已经培养好的洋葱鳞茎(根长约为5cm左右)作为实验材料.
第二步:在某一天的5~20点时间段内每隔1小时,取3根洋葱根尖分别制成临时装片.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如下:
①解离:剪取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②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③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④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压片.
第三步:观察、计数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改正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中的两处错误.______.
(2)该研究小组的同学最后将实验结果中的数据转变成了如此曲线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该实验的最佳取材时间与教材中提到的取材时间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将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
洋葱根尖取材的最佳时间为16时左右
可能蚕豆品种不同,也可能是实验所处的季节(温度)不同
解析
解:(1)分析临时装片制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组成,而染色0.01g/mL龙胆紫溶液(碱性染料),不经过漂洗会影响染色效果;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最主要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分析曲线图,16时左右分裂期细胞数比例最大;则洋葱根尖取材的最佳时间为16时左右.
(3)该实验的最佳取材时间与教材中提到的取材时间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洋葱的品种不同,也可能是实验所处的季节(温度)不同.
故答案为:
(1)将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
(2)洋葱根尖取材的最佳时间为16时左右
(3)可能洋葱的品种不同,也可能是实验所处的季节(温度)不同
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的常用材料.请回答:
(1)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结构是______.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没有而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常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实验中可以根据______、______等的变化来判断和比较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3)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需找到______区的细胞,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所进行的物质准备主要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DN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没有而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常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实验中可以根据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等的变化来判断和比较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3)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主要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需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所进行的物质准备主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细胞核 叶绿体
(2)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3)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分生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解:(1)DN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没有而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常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实验中可以根据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等的变化来判断和比较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3)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主要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需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所进行的物质准备主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细胞核 叶绿体
(2)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3)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分生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