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共1015题
洋葱是实验中常用的生物材料,下列与洋葱有关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洋葱鳞片叶表皮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形成染色体,不能用于观察洋葱染色体形态和数目,A错误;
B、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细胞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难以发生质壁分离与其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大有关,B正确;
C、在提取和分离洋葱叶绿体色素实验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溶解、提取色素,C错误;
D、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D错误.
故选:B.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1)A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观察到的小颗粒应该呈______色,该实验是否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______
(2)B组实验中,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请说出2种可能的原因.______
(3)在做C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____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所示图象,此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a.视野选择不台适 b.取材时间不合适 c.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d.解离时间不合适
(4)研究洋葱根尖处r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图丙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_____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_____.图丁①→②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正确答案
解:(1)鉴定脂肪实验中,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该实验在低倍镜下也可以观察到.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其可能的原因有:划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即甲图中③.
a、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台适,a错误;
b、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b错误;
c、图中细胞已经分散开,因此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不可能是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c错误;
d、图中细胞已经分散开,因此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不可能是解离时间不合适,d错误.
故选:ab.
(4)在a和c两时期,mRNA含量较高,而mRNA是转录形成的,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e为分裂末期,该时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图丁①→②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故答案为:
(1)洗去浮色 橘黄色 否
(2)划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3)③ab
(4)RNA聚合酶 高尔基体 间
解析
解:(1)鉴定脂肪实验中,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该实验在低倍镜下也可以观察到.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其可能的原因有:划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即甲图中③.
a、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台适,a错误;
b、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b错误;
c、图中细胞已经分散开,因此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不可能是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c错误;
d、图中细胞已经分散开,因此分裂期细胞数目过少的原因不可能是解离时间不合适,d错误.
故选:ab.
(4)在a和c两时期,mRNA含量较高,而mRNA是转录形成的,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e为分裂末期,该时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图丁①→②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故答案为:
(1)洗去浮色 橘黄色 否
(2)划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3)③ab
(4)RNA聚合酶 高尔基体 间
有关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间期,可见完整的细胞核,B正确;
C、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错误;
D、由于解离液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所以在染色前要进行漂洗,其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影响染色效果,D正确.
故选:BD.
下列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取材时剪取根尖过长,会观察到大量伸长区或成熟区细胞,A正确;
B、漂洗在解离之后进行,目的是洗去多余解离液,避免影响染色,B错误;
C、制片时需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目的是细胞分散开来便于显微镜观察,C正确;
D、观察时我们需移动装片,目的是为了能够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分裂图象,因为不能观察到一个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D正确.
故选:B.
在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供实验时选用.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A.10-4mol/L秋水仙素 B.15%HCl和95%酒精溶液 C.0.1g/mL NaOH溶液
D.0.02g/mL龙胆紫溶液 E.10-10g/mol/L吲哚乙酸 F.0.5g/mL蔗糖溶液
(1)如果要比较两种植物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则应选用试剂______(填写序号).
(2)某人被怀疑为糖尿病患者,初步鉴定应选用试剂______(填写序号),同时还应配合使用试剂CuSO4.
(3)欲使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植株结实,则应选用试剂______(填写序号)处理其幼苗.这一试剂的作用原理是______.
(4)如果用试剂F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过一段时间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再用清水处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比较两种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形态时,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在染色前还需用15%HCl溶液对细组织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
(2)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鉴定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即0.1g/mL的NaOH溶液(A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B液)混合使用.
(3)普通小麦的体细胞染色数为42,是六倍体,由其配子直接发育的单倍体植株不能正常结实;欲使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植株结实,则应选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会观察到质壁分离,用清水处理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但用0.5g/mL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时,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使得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滴加清水后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故答案是:
(1)B、D
(2)C
(3)A 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4)质壁分离 维持原状(或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解析
解:(1)比较两种植物细胞的染色体形态时,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在染色前还需用15%HCl溶液对细组织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
(2)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鉴定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即0.1g/mL的NaOH溶液(A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B液)混合使用.
(3)普通小麦的体细胞染色数为42,是六倍体,由其配子直接发育的单倍体植株不能正常结实;欲使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植株结实,则应选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会观察到质壁分离,用清水处理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但用0.5g/mL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时,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使得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滴加清水后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故答案是:
(1)B、D
(2)C
(3)A 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4)质壁分离 维持原状(或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