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回答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问题:

(1)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可使其组织细胞______,解离后,须经______才能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

(2)对装片进行镜检时,需要调整物镜和装片间的工作距离.这时,两眼应从镜筒的______面注视物镜,使镜筒慢慢下降至距玻片0.5厘米时停止.然后用左眼注视显微镜的视野,同时右眼应______,慢慢上升镜筒,直至物象清晰.在这过程中是转动______准焦螺旋来调节物镜与玻片间距的.观察时,如物象在视野右上方.欲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______方移动,再找出分裂相对较多的部位,进一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3)观察处于分裂期______期的细胞,可以较清晰地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正确答案

分散开来

漂洗

龙胆紫(醋酸洋红)

侧面

睁开

右上方

解析

解:(1)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可使其组织细胞分散开来;解离后,须经漂洗才能染色,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醋酸洋红)使得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需调整物镜和装片间的距离,两眼应从镜筒的侧面注视物镜,使镜筒慢慢下降至距玻片0.5厘米时停止,防止下降速度过快,压坏物镜镜头;然后用左眼注视显微镜的视野,同时右眼应睁开,慢慢上升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由于显微镜下成立的是倒像,则物象在视野右上方,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3)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故答案为:

(1)分散开来   漂洗    龙胆紫(醋酸洋红)

(2)侧面     睁开   细    右上方

(3)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

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示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_____次,该细胞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时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分开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形成两个子细胞,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2)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以没有标记的DNA母链为模板,利用3H的胸腺嘧啶核苷作为原料,因此复制形成的每个DNA分子中有1条链带有放射性,并且每条染色体上两条染色单体都带有放射性.Ⅱ中,开始亲代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而后来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又放射性,说明已完成一次有丝分裂且染色体数目加倍,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因此细胞染色体已复制2次,并且含有4个染色体组.

(3)该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2   1   2  4

(3)半保留复制

解析

解:(1)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时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分开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形成两个子细胞,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2)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以没有标记的DNA母链为模板,利用3H的胸腺嘧啶核苷作为原料,因此复制形成的每个DNA分子中有1条链带有放射性,并且每条染色体上两条染色单体都带有放射性.Ⅱ中,开始亲代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而后来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又放射性,说明已完成一次有丝分裂且染色体数目加倍,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因此细胞染色体已复制2次,并且含有4个染色体组.

(3)该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2   1   2  4

(3)半保留复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再盖上载玻片进行压片,之后再镜检,A错误;

B、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盖上盖玻片,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B错误;

C、色素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C正确;

D、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全部能看一组结构是(  )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

C细胞膜、核膜、核仁

D细胞壁、纺锤体、叶绿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以观察到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A正确;

B、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不存在的板,B错误;

C、核膜、核仁在前期已经消失,末期才重新出现,C错误;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

②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中,橙黄色色带最窄

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量红色

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结论是,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⑤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⑥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等浓度的淀粉溶液.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该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①错误;

②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中,由于胡萝卜素含量最少,因此橙黄色色带最窄,②正确;

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量红色,因此选择的材料必须是无色的,③错误;

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结论是,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负相关,即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功能越低,④错误;

⑤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需要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使用,并且需要现配现用,⑤错误;

⑥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此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即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等浓度的淀粉溶液,⑥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