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这几年全球范围内大公司合并或兼并的现象时有发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汽车和食品,则最有可能表示汽车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其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结合上图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汽车产业生产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所需零部件多,协作工厂多,生产规模大

(2)规模太小,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技术革新  产业重组,形成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加大科技投入

(3)企业达到规模经营时的生产规模 规模经营的规模有极限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及其占制造业的比重(1995~2005年)

(1)据图分别描述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及其占制造业的比重的变化特征。(5分)

(2)结合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回答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分);

占制造业比重2003年前逐年增加(2分),2003年后略有回落(1分)

(2)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大科研费用的投入,加强自主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交通条件;国家政策扶持;优化环境等(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1)读图可知,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在2003年前逐年增加、2003年后略有回落。

(2)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措施: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大科研费用的投入,加强自主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交通条件;国家政策扶持;优化环境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珠江三角洲城镇图(图甲)、珠三角经济区扩展图(图乙)及材料,并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回答各题。

上世纪8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大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目前东莞的非农业人口已占70%。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产业升级。原先的劳动密集产业向广东北部转移。

   

(1)读图甲,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快的原因。

(2)读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原因。

(3)珠江三角洲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由于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污染日益显露出来。简述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地区,有优惠政策;临近港澳,就近接受港澳产业转移;工业化迅速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快       (2)知识  (内部条件)劳动力价格低廉,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丰富(资源较丰富);(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政策优惠等。(外部条件:)珠江三角洲因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3)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污染,城市居民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享有优惠的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临近港澳,就近接受港澳产业转移促进了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抓住了世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迅速发展了电子等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促使了产业的升级。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地价和劳动力价格较低,资源丰富的广东北部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三废大量排放,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酸雨、“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森林、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特点。

(2)该城市周围属于稻作农业区,稻草是大宗的造纸原料之一,用稻草浆可制作出不透明度较高、吸墨性能好、纸质柔软的凸版纸。该城市在发展规划过程中,将M地区规划为造纸工业园区,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这一规划进行评价。

(3)简述M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该地域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

(1)分布于城市中心区的外缘;沿公路、铁路、河流分布;东北部工业区分布相对稀少。

(2)优势:接近原料产区;劳动力丰富;靠近铁路、公路、河流,交通便利;周围市场广阔;靠近南京、上海,易获得先进造纸技术支持;靠近河流、湖泊,水源丰富;位于市区河流下游,对市区河水污染小;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不足:造纸厂排放的污水易污染湖泊。

(3)正面影响: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负面影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交通、治安、住房等)。

(1)据图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2)评价造纸工业园区应从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3)M工业园区的建成对城市化产生的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和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

(2)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正确答案

(1)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2)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3)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港澳;交通便利。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的区位选择、产业转移、工业集聚等内容。

(1)顺德地区家具工业高度集聚,是为了便于企业间交流和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2)由图可知,佛山市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养殖业、蔬菜种植等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3)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台等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因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4)佛山地区的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既有利于产业升级,又能保护环境。

下一知识点 :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