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逐渐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

AHI、HBr、HCl、HF

BHCl、H2S、PH3、SiH4

CH2O、H2S、HCl、HBr

DHF、H2O、PH3、NH3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卤化氢稳定性为HF>HCl>HBr>HI,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稳定性:HCl>H2S>PH3>SiH4,故B正确;

C、非金属性O>Cl>Br>S,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Cl>HBr>H2S,故C错误;

D、非金属性F>O>N>P,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NH3>PH3,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  )

A半径:F->Na+>Mg2+>Al3+

B沸点:H2O<H2S<H2Se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熔点:SiO2>NaCl>CO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F->Na+>Mg2+>Al3+,故A正确;

B、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水分子间含有氢键的沸点较高,则氢化物熔沸点:H2O>H2Se>H2S,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3PO4<H2SO4<HClO4 故C正确;

D、SiO2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熔点顺序: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非金属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B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mX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性强显负价,则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故A正确;

B.非金属性强的第一电离能可能小,如非金属性:N<O,第一电离能:N>O,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mX,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等.

仪器:①______,试管,试管夹,烧杯,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

(3)实验内容:(将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填在答题卷上)

(4)实验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实验方案①③④⑤可验证金属的活泼性,②可验证非金属的活泼性,即实验目的为证明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或证明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性递变规律或证明Na、Mg、Al金属性强弱及S、Cl非金属性强弱,

故答案为:探究同一周期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由实验操作可知还需要胶头滴管,故答案为:胶头滴管;

(3)由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可知,该现象对应方案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

由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①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由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由D.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由E.生成淡黄色沉淀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2S+Cl2=2H++2Cl-+S↓,

故答案为:

(4)由实验可知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则实验结论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解析

解:(1)由实验方案①③④⑤可验证金属的活泼性,②可验证非金属的活泼性,即实验目的为证明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或证明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性递变规律或证明Na、Mg、Al金属性强弱及S、Cl非金属性强弱,

故答案为:探究同一周期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由实验操作可知还需要胶头滴管,故答案为:胶头滴管;

(3)由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可知,该现象对应方案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

由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①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由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由D.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由E.生成淡黄色沉淀可知,该现象对应的方案为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2S+Cl2=2H++2Cl-+S↓,

故答案为:

(4)由实验可知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则实验结论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O<S<Na

B稳定性:PH3>H2S>NH3

C电负性:P<S<Cl

D第一电离能:Na<Al<Mg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以半径:O<S<Na,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N>S>P,所以稳定性PH3<H2S<NH3,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P<S<Cl,所以电负性P<S<Cl,故C正确;

D.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周期的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所以第一电离能Na<Al<Mg,故D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元素的物理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