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KOH>Ca(OH)2>Mg(OH)2

C稳定性:HCl<H2S<PH3

D原子半径:Na<Mg<Al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非金属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A正确;

B、金属性K>C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碱性越强,故B正确;

C、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稳定性HCl>H2S>PH3,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Na>Mg>Al,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色试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根据图1回答:

(1)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C______

(2)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根据图2回答:

(3)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4)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B处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要比较碳和硅两种元素的非金属强弱,可以通过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即可用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因此可考虑把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看是否有硅酸沉淀生成.观察图1,B为颗粒状固体,则可判断B为CaCO3,应用硝酸(不用硫酸,因为硫酸无法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制取CO2.则A是硝酸,B是碳酸钙,C是硅酸钠溶液.故答案为:硝酸;碳酸钙;硅酸钠溶液;

(2)烧瓶中应是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要写分子式,硝酸是强酸,要写成离子,因此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烧杯中应是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硅酸钠易溶于水可写成离子,CO2是其他,要保留分子式,因此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是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3)由图2,根据题意,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氯气,然后氯气经过B处会与KI反应生成I2,由此可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的实验原理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 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故答案为: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4)氯气在B处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碘单质与淀粉作用会变成蓝色,即B处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5)B处氯气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KI═2Cl-+I2,其离子方程式是:2I-+Cl2⇌I2+2Cl-.故答案为:2I-+Cl2⇌I2+2Cl-

解析

解:(1)要比较碳和硅两种元素的非金属强弱,可以通过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即可用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因此可考虑把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看是否有硅酸沉淀生成.观察图1,B为颗粒状固体,则可判断B为CaCO3,应用硝酸(不用硫酸,因为硫酸无法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制取CO2.则A是硝酸,B是碳酸钙,C是硅酸钠溶液.故答案为:硝酸;碳酸钙;硅酸钠溶液;

(2)烧瓶中应是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要写分子式,硝酸是强酸,要写成离子,因此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烧杯中应是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硅酸钠易溶于水可写成离子,CO2是其他,要保留分子式,因此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是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SiO32-+CO2+H2O═H2SiO3↓+CO32-(CO2不足)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O2过量);

(3)由图2,根据题意,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氯气,然后氯气经过B处会与KI反应生成I2,由此可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的实验原理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 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故答案为: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4)氯气在B处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碘单质与淀粉作用会变成蓝色,即B处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5)B处氯气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KI═2Cl-+I2,其离子方程式是:2I-+Cl2⇌I2+2Cl-.故答案为:2I-+Cl2⇌I2+2C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宣城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F>HCl>HBr>HI

B微粒半径:K+>Na+>Mg2+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还原性:Al>Mg>Na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Cl>Br>I,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故A正确;

B、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Mg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微粒半径K+>Na+,故微粒半径K+>Na+>Mg2+,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P<S<Cl,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故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减弱,故还原性Al<Mg<Na,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非金属性:F<O<S

C稳定性:PH3>H2S>HCl

D酸性:HClO4>HBrO4>HIO4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Na、Mg、Al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的碱性逐渐减弱,即碱性:NaOH>Mg(OH)2>Al(OH)3,故A正确;

B、F和O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F>O,O和S属于同一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O>S,即非金属性F>O>S,故B错误;

C、P、S、Cl属于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稳定性:

PH3<H2S<HCl,故C错误;

D、Cl、Br、I属于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的酸性逐渐减弱,即酸性:HClO4>HBrO4>HIO4,故D正确.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漯河校级期中)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O、F

BLi、Al、Mg

CLi、B、C

DCl、Br、I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N、O、F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5、6、7,而O、F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故A错误;

B.Li、Al、Mg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3、2,其最高化合价分别为+1、+3,+2,故B错误;

C.Li、B、C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3、4,其最高化合价分别为+1、+3,+4,按最高正价递增的顺序排列,故C正确;

D.Cl、Br、I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其最高化合价均为+7,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元素的物理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