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键
- 共5851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属于化学性质的表现,其中含有氢键,会导致沸点较高,和性质稳定无关,故A错误;
B、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甲烷,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
C、H2O、HF、NH3分子间均存在氢键,H2O、HF、NH3的沸点高于CH4,H2O、HF、NH3、CH4的沸点依次降低,故C正确;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可能有共价键(如水分子),可能没有(如稀有气体分子),故D正确.
故选A.
(2015秋•鞍山校级期末)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HF的水溶液是弱酸,而其它卤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水溶液是强酸
②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HF的水溶液是弱酸,而氢溴酸、氢碘酸和氢氯酸都是强酸,所以其它卤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水溶液是强酸,而氢氟酸与氢氟酸分子间由于氢键形成缔合物,故正确;
②乙醇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故正确;
③冰中含有氢键,其体积变大,所以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正确;
④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与氢键无关,故错误;
⑤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故正确;
故选B.
关于氢键及范德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是作用在分子间的一种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它不是化学键,故A错误;
B.氢键的存在使分子间作用力加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故B正确;
C.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HCl、HBr、HI,都不含氢键,都是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熔沸点越高,所以HCl、HBr、HI沸点顺序依次升高,故C正确;
D.水的稳定性源于H-O键的稳定,氢键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与水的稳定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N、O、F元素的电负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C的电负性较弱,对应的氢化物不能形成氢键,则乙醇、乙酸、苯酚分子间都存在氢键,而苯不存在氢键,
故选D.
下列错误的选项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卤化氢中,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HF分子间易形成氢键,使其沸点升高,故A正确;
B.H2O分子中的O与周围H2O分子中的两个H原子生成两个氢键,而HF分子中的F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氢键越多,熔沸点越高,所以H2O熔沸点高,故B正确;
C.氨水中存在氨气分子之间、水分子之间、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等多种氢键,故C正确;
D.HF中的氢键为锯齿折线,故D错误;
故选:D.
(1)下列物质变化,只与氢键有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干冰熔化 B.乙酸汽化 C.乙醇与丙酮混溶 D.溶于水
E.碘溶于四氯化碳 F.石英熔融
(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均填字母序号),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只存在σ键的分子是______,同时存在σ键和π键的分子是______.
A.N2 B.CO2 C.CH2Cl2 D.C2H4 E.C2H6 F.CaCl2 G.NH4Cl
(3)用“>”“<”“=”填空:
第一电离能的大小:Mg______Al;电负性的大小:As______Br.
正确答案
解:(1)A.干冰熔化克服的分子间作用力;
B.乙酸汽化,克服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氢键;
C.乙醇与丙酮混溶,分子与分子间存在氢键;
D.溶于水,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存在氢键;
E.碘溶于四氯化碳,相似相溶;
F.石英熔融,克服共价键;
所以与氢键有关的是BCD,
故答案为:BCD;
(2)A.N2分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氮气分子结构简式为N≡N,所以氮气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B.CO2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简式为O=C=O,所以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C.CH2Cl2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或氯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H2Cl2分子结构式为:,CH2Cl2分子中只含σ键;
D.C2H4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乙烯的结构式为,乙烯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E.C2H6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乙烷的结构式为,乙烷分子中只含σ键;
F.CaCl2中只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G.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σ键;
故答案为:BC;G;CE;ABD;
(3)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但镁,铝特殊,理由是镁的价电子排布是3s2,3p轨道全空较稳定,而铝是3s23p1则不是全满,全空,半空中任意一种情况,不稳定,故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小;非金属性Br>As,所以电负性,Br>As,故答案为:>;<.
解析
解:(1)A.干冰熔化克服的分子间作用力;
B.乙酸汽化,克服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氢键;
C.乙醇与丙酮混溶,分子与分子间存在氢键;
D.溶于水,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存在氢键;
E.碘溶于四氯化碳,相似相溶;
F.石英熔融,克服共价键;
所以与氢键有关的是BCD,
故答案为:BCD;
(2)A.N2分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氮气分子结构简式为N≡N,所以氮气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B.CO2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简式为O=C=O,所以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C.CH2Cl2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或氯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H2Cl2分子结构式为:,CH2Cl2分子中只含σ键;
D.C2H4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乙烯的结构式为,乙烯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E.C2H6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乙烷的结构式为,乙烷分子中只含σ键;
F.CaCl2中只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G.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σ键;
故答案为:BC;G;CE;ABD;
(3)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但镁,铝特殊,理由是镁的价电子排布是3s2,3p轨道全空较稳定,而铝是3s23p1则不是全满,全空,半空中任意一种情况,不稳定,故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小;非金属性Br>As,所以电负性,Br>As,故答案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故A正确;
B.离子键是指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包含排斥力也包含吸引力,故B错误;
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稳定性是化学性质,分子间作用力是决定物理性质,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H2O比H2S稳定,故D错误;
故选A.
(2014秋•福州校级期末)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结合形成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NH3•H2O的结构式为(氢键用“…”表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氢键应形成于X…H-Y形式当中,X、Y必须是N、O、F元素之一.这样就有两种可能:(1)H3N…H-O-H;(2)H2N-H…OH2;由于一水合氨可电离出NH4+和OH-,所以(1)结构是合理的.如果是(2)则应电离出NH2-和H3O+,只有D符合,
故选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键是分子间用力,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而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H2O比H2S稳定,故A错误;
B、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是混合物,故B错误;
C、NH3是非电解质,Cl2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分子内不含氢键,只存在于水分子之间,故A错误;
B.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故B正确;
C.溴苯中不含氮氧氟元素,不存在氢键,故C错误;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与共价键有关,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